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论基础_土地资源管理论文

试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态平衡论文,耕地论文,总量论文,试论论文,理论依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主题,而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食来保证人类的生存。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持续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本文就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论依据提出看法,以引起进一步商榷。

1土地稀缺原理

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是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的绝对有限性、土地的不动性、质量的差异性及土地报酬的递减性等因素所造成的。随着人口增加、社会产业的规模和种类的发展,不仅需重更多的耕地,也需要适合城市建设的各类用地。西方土地经济学创始人伊利(R·Ely)等在其《土地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具有合适特性的土地供应,一经减少到不敷需求的时候,这种土地就可以说是比较稀少,就值得花代价去购买,位于大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就有这种情形。土壤肥沃,其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有利地出售的那种农地,也有同样的情形。”土地的稀缺性就是适合各种一定用途的土地供不应求,土地供给的稀缺件,不仅表现在土地供给总量与土地需求总量的矛盾上,还可导致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和某种用途(如耕地)的土地特别稀缺上。我国现有耕地约19亿亩,远低于美国的28亿亩,印度的25亿亩水平,人均占有耕地从1949年的3.92亩减少到1995年的1.63亩,全国还有1/3的省区,人均耕地已不足1亩。如上海、福建、浙江、广东人均耕地已在0.6亩以下,而联合国规定人均耕地最低警戒线为0.795亩。从耕地质量来看,全国耕地的高产土壤约占总耕地面积21.5%,中低产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87.5%,据1403个县的调查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0.67%的已占农田的11%,大约有50%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此外,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3453万公顷,1993年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农田达1000万公顷,其中因污水灌溉水质不合标准造成污染农田330万公顷,大气污染(以酸雨和污染为主)农田53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侵占污染农田90万公顷,因农田受污染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当前,世界人均耕地为3.8亩,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耕地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充分认识土地的稀缺原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人地关系原理及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人地关系主要表明土地能够给人类提供多少生活所必需的产品。人地关系一词,源于17世纪西方人文地理学家,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论点,如“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说明只有土地才能作为给人类提供食物的最基础物质保障。早期人地关系理论一般立足于人对自然的依赖和适应上,以向土地索取食物作为人地关系的平衡点,随着人口增加和科技发展,人类有能力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满足日益增多的需求,因而人地关系内涵也扩展为“人口—资源(土地)一粮食—能源—环境”的多元结构上,来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马克思主义人地关系和人口经济理论始终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增殖的两种生产必须相互适应和相结合协调发展。耕地总量动态平稀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人地关系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是人地关系的表现,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使土地供求关系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双重制约。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而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为了使土地管理方式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土地供应要由需求决定供给转向供给决定需求。确立耕地总量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双向控制指标,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宏观调控机制。

研究耕地的供求关系,其出发点是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及满足程度。中国粮食总产量虽已跃居世界首位,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1.6亿吨增加到1994年的4.5亿吨,但近4年的人均占有粮食为:1991年3.758kg;1992年377.8kg;1993年387kg;1994年379kg,始终未突破400kg,而国际公认的粮食过关标准为人均500kg。按2000年人口达到13亿,人均产粮维持400kg计算,粮食产量应达到5.2亿吨,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不可回避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日益加剧的中国耕地紧张的供求关系。

3集约经营原理

实行耕地总量控制,保护基本农田,必须依据集约经营原理,走集约发展道路,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

人们利用土地资源,就是要在土地上投放劳动和资本,而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称为集约度,以公式表示:I=[(A+K+Z[2])/F],其中I代表经营集约度,A代表工资费用,K代表资本消费,Z代表经营资本所需支付的利息,F代表用地面积,通常把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变量投入(劳动一劳力、资本)称为集约经营;而把大面积土地投入变量低比率的经营称为粗放经营。实行集约经营,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这是由于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所决定的,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要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只有靠不断地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经济学家把集约度的最高限度称为利用的集约边际,把集约度的最低限度称为利用的粗放边际,前是指某块土所达到的临界点,该点所用的资本和劳动的变量投入成本与其收益相等;而后者认为是无租边际,即在最佳条件下土地的产出只能补偿其生产成本,集约边际除适用于农业外,也适用于城市、矿区、净通和其,他土地的利用。

中国土地利用要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符合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总精冲,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如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容积率,以充分挖掘现有越设用地的潜力;调整农村居民点用地,退宅还田:土地的开发和废弃地的复垦;实施轮作、间作、套种、复合农林业;多熟高产耕中栽培技术:亩产吨粮超吨粮技术;速生丰产林技术;高产快越优质畜禽技术等等,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4动态平衡原理

土地资源不仅是农业的基础,也是水利、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顶事业发展的基地。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以国民经济折算费用最小,增大土地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减少土地尤其农业土地的非农业占用量。和国民收入的土地占用率最小作为衡量和评价标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但是,吃饭毕竟是建设和发展的前提,针对我国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我们决不能以牺牲大量耕地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建设发展。

动态平衡理论是指当事物变化的正向进行速度等于逆向进行速度时,其所处的状态就称为动态平衡。且这种变化具有可逆性,即不但能正向进行,同时也能逆向进行。耕地总动态平衡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L[,c]建设用地;L[,p]表示耕地;n为自然因素;c为经济因素:i为制度

因素。→表示可逆变化。

设耕地的曾加为正向变化,则L[,p]=f(D.R.M.I.T,……)其中:D为土地开发;R为土地复垦:M为多熟种植:I为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T表示时间。

若建设用地的增加为负向变化,则L[,c]=f(V.E.(B.T……)其中,W为水利建设;E为能源;C为交通;B为建筑;T为时间。

应当说明的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程式只是对此概念一种概括,两个函数式均表示影响的主要因素,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并不能用现代数学(微积分)方法逐个解答公式的每一个成份。因为每一个都是极其复杂的动态因索,它们不仅是独立可变的,而且彼此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着错综复杂地作用于这一平衡系统。

对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调控,可采用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Raleigh-barlowe)“影响土地利用的二重框架”学说。即n:自然生物因素;e:经济因素;i:制度因素。自然生物框架要求必须考虑自然物质和生物现实性,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框架是指在价格机制下处理好投入产出关系和产销、分配关系,并考虑经济上的运行性,实现收益最大化:制度框架是指土地利用方案与政策必须具有制度可容性,符合宪法、法律,并在行政上切实可行。`

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调控过程中,我们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地运用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充分利用租、税、费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积极培育并完善土地市场,重视法制建设,建立新型的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确立耕地总量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双向控制指标,建立耕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机制,以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宏伟目标的实现。

5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原理

持续发展最早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著名的布朗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衡量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持续性,是指环境保证人类持续发展的能力。

持续发展已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我国积极响应并制订出本国的21世纪议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中国1996年土地日的主题为“土地与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这表明已把切实保护耕地,贯彻基本国策同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关于持续土地利用管理方面的国际会议已召开了多次,1990年印度的新德里、1991年泰国有清迈、1993年加拿大的莱斯布瑞和1996年德国的波恩,这标志着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已成为持续发展这一当今世界性热点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是将技术、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环境保护相结合作为其实现目标,它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5.1土地利用方式应首先保证人类的生存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关键是要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生产足够的粮食来保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保障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完善了粮食保障体系的概念,提出持续生存保障,其含义是使人口最终稳定在一定数量上,合理配置资源,保障良好的耕作,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使土地利用方式首先保障人类持续生存的需要。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切实保护耕地,确保农业的稳定增长,确保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始终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全国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永远忽视和放松不得”。

5.2土地利用应保证生生态国限内的生产力

持续土地利用应考虑态国阈限内的生产力,即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最大生产力,这与环境容量有某种程度的类似。土地生态系统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自然要素及过去和现代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复杂物质体系,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要达到既增加耕地的产量而又不损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双重目的,变得越来越困难。随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迫使一些国家开垦一些不太适宜耕种的边际土地,如干旱缺水、山高坡徒成交通不便的土地。另外,在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态经济交错的脆弱带,不适当的开发会造成土地退化。如农牧交错带的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山地平原交错带陡坡垦殖引起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湖陆交错带的竭泽而渔,湖泊围垦,造成洪涝加剧,土壤沼泽化;城乡交错带的废弃物污染和海陆交错带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因此,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土地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相互联系,正确处理用地与养地的关系,使土地资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土地退化过程,并能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5.3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降低生产风险:使土地产出稳定;保护自然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并且在经济上可行:社会可以接受。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以上述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接受性构成基本框架,而且以这5点来检验和监测土地利用。这是FAO于1993年发表的《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指明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下测定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所有目标能否实现。

5.4持续土地利用应满足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众所周知,几千年来,历代统治者都把土地和人民作为治国之本,“地者政之本也。地不平均和调,政不可正也”。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繁荣的经济形势和安定的政治局面,不难想象,一个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国家(或地区)不但无法保证持续发展,而且可能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倒退。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威胁论,使我们面对“人口—耕地—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珍惜和保护好耕地,必须作为国计民生、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民族安危的大问题大政策来对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我们就要犯永远无法弥补的历史性错误”。

因此,“靠中国的地养中国人”,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全新目标,切实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生命线,也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标签:;  ;  ;  ;  ;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论基础_土地资源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