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一女生呼唤:我不要过早成为“家庭主妇”——教育界人士提醒:父母不要同时外出打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界论文,家庭主妇论文,父母论文,人士论文,女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不需要金钱,我要的是母爱。”这是舒城新街中学初一的婷婷近日写给笔者信中的结尾一句话。一位14岁的少女为何发出这样的呼唤?笔者于6月30日来到了婷婷所在的学校。
“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够多回来看看我。”一见到笔者,婷婷便这样说。其实,婷婷也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她和弟弟以及整个家庭。但是,每年春节一过,父母双双外出,婷婷便把整个家庭的重担接了过来:上要照顾年逾七旬的爷爷,下要照顾才10岁的弟弟,每天烧饭、洗衣、喂猪、提水……“每天我都累得像散了架似的,根本没精力去学习。”“最使我头痛的是弟弟不听话和爷爷生病。读小学的弟弟顽皮,我简直拿他没办法;而爷爷一生病总是急得我团团转,要跑前跑后端茶送饭,还要跑到几公里外去找医生……”笔者从婷婷的一篇作文中看到:“爸、妈!难道你们就忍心让您这个才14岁的女儿这么早就成为‘家庭主妇’吗?”
据婷婷介绍,他们家的经济状况还可以,“房子盖了,地砖贴了……但父母就是不知足,每年也就过大年回来一趟,春节一过他们就抛下我们外出打工,从来没有关心过我们、教育过我们……”据婷婷的老师介绍,婷婷在小学三四年级时成绩一直很好,但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最近几年她的成绩很不理想,“作为老师,我为婷婷的遭遇而深感担忧,因为教育孩子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
婷婷的遭遇已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身上“上演”着,校方早已为这部分同学而感到担忧。据该较袁孝卓老师介绍,全校约1000名学生中,至少有一半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
笔者随即对肥东梁园、六安丁集等11所乡镇中学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每所学校都有50%左右的学生家长在外打工。梁园中学的程风同学说:“父亲外出打工的确给我寄来了不少钱,但在金钱与父爱之间我永远选择后者。”
笔者又电话采访了6位打工家长,其中一位家长说他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而外出挣钱的;有4位家长都说自己本不想外出打工,可看看周围的人都出去挣钱了,于是在“攀比”之下被“逼”上了打工之路;还有一位家长竟持这样的观点:“丢下孩子独自在家,可培养他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成长。”
省教育厅基教处一位工作人员说,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他们不具备完全自理能力,对很多事难以辨明是非,如果缺少大人的呵护和正面教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这位工作人员就此提出建议:一、打工父母要常回家看看,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更不能长时间脱离与孩子的联系;二、父母不要同时外出打工,可实行“交叉式”的方法,今年父亲外出,明年母亲外出,这样不至于使孩子同时失去父爱和母爱,也不至于让家庭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到孩子身上。
我们安徽省是劳务输出大省,那些身为父母长年在外的打工者大都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一问题值得关注。
标签: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