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90例WB不确定结果随访转归观察论文_吴学美,白子匡,雷寿雄,王兴金

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57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9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疫印迹法试验(WB)的不确定结果的随访转归观察分析,探讨HIV不确定结果的处理方法,明确个体诊断。方法 对昭通市2008年-2013年90例免疫印迹法试验(WB)为不确定结果的样本,采取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随访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是否在窗口期、条带带型特点与最终转归的相符关系。结果 在2008年-2013年确证检测(WB)为HIV不确定的样本,能追踪随访到的90例样本中,以下4种带型最为常见:p24(+)36例,占40%;p24(+)gpl60(+)31例,占34.44%;gpl60(+)13例,占14.44%;p17(+)p24(+)10例,占11.11%。31例p24(+)gpl60(+)全部转为阳性;13例gp160(+)有1例转为阳性,12例转为阴性;而36例p24(+)和10例p17(+)p24(+)的全部转变为阴性。结论 p24(+)gpl60(+)转为阳性的概率很高,gp160(+)转为阳性有一定的可能性;在检测过程中,应该对各个环节加强控制,避免出现对结果无法判断或者判断错误的情况。

【关键词】HIV;不确定;随访;转归

昭通市自1997年发现首例感染者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全市范围蔓延,而且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1】。作为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发现早治疗感染者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检测到HIV抗体阳性是HIV感染者或者AIDS病人的诊断依据【2】。昭通市2006年建立确证实验室以来,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及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Gene lab HIV Blot2.2 WB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条带出现不满足阳性标准的均判为不确定。对90例不确定样本患者随访观察,获得对不确定结果的进一步认识和对不确定结果的更趋合理的处理方法。

一.材料及方法

1.样本来源

选取2008年-2013年昭通市抗体免疫印迹法试验(WB)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确定结果的90例样本。其中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8.67±2.19)岁,

2.试剂

1)筛查试剂 采用HIV1+2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HIV1+2第三代抗体诊断试剂盒(Vironostika HIV Uni-form Ⅱ Plus O),快速检测为日本雅培硒标或韩国SD金标准。

2)确证试剂 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生产的Gene lab HIV Blot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免疫印迹试验,并且都在有效期内使用。

3.仪器

1)洗板机美国宝特(Bio-Tek)ELx50,酶标仪美国BioTek ELx808。

2)全自动免疫印迹仪TECAN ProfiBlt 48。

4.方法

所有标本进行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印迹(WB)试验。

5.判定标准 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1】和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Gene lab HIV Blot2.2试剂使用说明书的结果判断标准,HIV抗体不确定为特异性条带出现但不满足阳性标准的均判为不确定。

二.结果

90例不确定标本的WB带型分布及随访转归见下表

表1 四种带型转阳、转阴结果

p24(+)gpl60(+)两带型31例全部转为阳性,转阳率为100%,转阴率为0;13例gpl60(+)带型样本中有1例转为阳性,转阳率7.69%,剩余12例转阴,转阴率为92.31%;36例p24(+)和10例p17(+)p24(+)全部转阴,转阴率均为100%,转阳率为0。

三、讨论

本次研究的90例随访到的HIV不确定的样本中,p24(+)36例,占40%;p24(+)gpl60(+)31例,占34.44%;gpl60(+)13例,占14.44%;p17(+)p24(+)10例,占11.11%。其中31例p24(+)gpl60(+)全部转为阳性;13例gp160(+)有1例转为阳性,可以发现,p24(+)gpl60(+)带型的样本转为阳性的概率高达100%,说明p24(+)gpl60(+)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早期感染的重要的有效信息。但有资料显示,有p24(+)gpl60(+)带型的样本并不能判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早期感染,在相关文献报道中,14例p24(+)gpl60(+)带型的样本中,有11例转为阳性,3例转为阴性,所以,对p24(+)gpl60(+)带型的样本也不能确定,需要继续进行随访,进一步确定。

本次研究的90例不确定样本,最终的转阳率为35.56%,转阴率为64.44%。不确定结果的产生可能与受检对象与检测试验中产生的生化免疫反应如受检者有自身免疫病或者受检者处在妊娠期、免疫接种期等,进而出现不确定的条带有关【4】;检测过程中试剂的不准确或者操作人员的失误也会引起结果不确定;如果受检者的免疫缺陷病毒疾病发展到终末期,其体内的免疫系统被完全破坏,使得在检测过程中的抗体滴度下降,也会使得特异性条带无明显反应;在样本采集、分离、保存、运送等多个环节中,任何环节中使得样本被污染,均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确定。

在临床抗体免疫印迹法试验检测中,要排除受检人员的生化免疫反应,避免其影响试验结果;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检测水平,规范操作,并保证试验中所用试剂的质量,避免工作失误或者试剂质量影响结果;样本的采集、分离、保存和运送等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严格控制质量,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降到最低,提高试验的诊断率。

在免疫印迹法试验中,需要对不确定结果的样本进行随访,由于p24(+)gpl60(+)两带型转为阳性的概率特别高,对p24(+)gpl60(+)两带型结果的样本给予特别的关注,同样需要注意gpl60(+)带型的样本,也具有一定的转阳率。对HIV感染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曹栋卿,胡雪娜,赵丹燕等.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随访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5,26(1):68-70.

[2]郑晓虹,潘启超,张玮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确认试验不确定结果的分析[C].//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726-731.

[3]楚承霞,赵山平,刘芳芳等.HIV抗体不确定标本158例的结果及随访转归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59-660,662.

[4]黄炜,石晓天,贾鸣等.医院就诊者 HIV 筛查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8):1055-1056,1058.

论文作者:吴学美,白子匡,雷寿雄,王兴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昭通市90例WB不确定结果随访转归观察论文_吴学美,白子匡,雷寿雄,王兴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