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园林绿化与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论文_叶晓波

浅议园林绿化与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论文_叶晓波

浙江欣华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325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逐渐成为城市发展速度的代表,通过植物绿化提升城市品味,城市绿化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引入植物与本地病虫害种类特点不够了解,方式方法时效性不足,检疫检查不到位等问题。植物生长周期长,生态链复杂,因此,应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保障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

引言

现代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内汽车尾气、内涝灾害问题逐渐加重,政府及民众对绿色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且随着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绿化功能的园林苗木,更需要具有艺术性的城市绿化,多品种、多层次的绿化苗木成为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重视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为苗木长期健康提供保障,满足园林审美与健康多重需求,为城市及园林带来积极影响。

1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后期养护的重要性

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意识的不断提升,传统园林绿化方式也逐渐向绿化、审美等多方面发展,注重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加大引入不同种类的苗木,显示不同城市特点,并出现四季不同景色的美观需求。同时近年来私有汽车的迅速增多,城市尾气、噪音等问题成为政府及民众关注的焦点,通过园林绿化是净化城市空气的重要方式,合理种植绿植保障城市空气、湿度等多方面调节,合理降低噪音,实现绿色环保需求。随着城市内涝、土壤流失等问题的严重化,合理利用园林绿化,降低城市内土壤资源流失,发挥资源调节能力,保障民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随着绿植的不断引入及覆盖,也带来病虫害问题,加强病虫害管理,减低大规模病虫害出现,为绿植生存质量及成活率提供可靠保障,为城市绿色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园林绿化对病虫害重要性预估不足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绿化面积增大,但是在绿化过程中,重视植被栽培,对病虫害预估不足。园林树木病虫害成因较为复杂,且具有交叉感染、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城市园林多数采取简单的农药喷洒治理,治标不治本,甚至有时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2.2病虫害防治监管不到位

园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城市园林建设近年逐渐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较弱,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进行管理。

2.3检疫检验环节不够细化

随着城市建设绿化面积的增加,树木数量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城市引进苗木的过程中,检疫检验环节不够细化,有可能将某些异地病虫害带入本地,影响苗木生长,甚至影响本地生态系统。

2.4园林植物配置的不合理

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根源在于城市里不合理的植物配置。因植物种植初期群落密度过高,植物不断生长易造成群落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等恶劣环境,导致植物抵抗力差,从而造成植物群落内病虫害的发生,园林植物作为寄主与害虫逐步形成协同进化关系。如紫薇煤污病、紫薇白粉病的发生都与植物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直接关系。

3园林绿化苗木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3.1科学选择园林植物

为了突出园林绿化的特色,往往在绿化时会从外地引进苗木种类,不可避免地会引进带病虫害特质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影响到其他植物受到病害侵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选择园林植物时,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引进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种植环境等因素,防止发生植物相互冲突引发的病虫害,特别重视引进树种的病虫害检疫工作,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疫区植物引进所连带的病虫害。同时,要遵循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满足园林需求的基础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多种植适应性强、易成活、便于管理和养护的植物。除此之外,选择园林植物时,要科学规划园林植物,统筹考虑景观效果,植物品种、大小、高低等要保持协调,但不能仅为注重景观效果而违背了植物间的联系,要统筹布局符合自然规律的园林生态种植,相互压制的植物要分开种植,有效提升植物抵抗病虫害的整体能力。

3.2园林病虫害科学的化学防治方式

病虫害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方式不受地域和季节性限制,最直接有效。但喷洒农药容易污染环境,病虫害严重区域可以适当使用。使用化学防治时要根据害虫类别、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化学药剂,用量要科学合理,在确保消灭害虫的同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创新施药方式,根据病虫害情况,在植物根茎部用药或采用静电喷雾用药,既根治了病虫害,又避免污染环境。

3.3园林植物的后期管理

园林病虫害防治贯穿植物的栽植和生长全程,特别是要严格控制苗木材料的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等,苗木出厂是否合格、是否存在病虫害、苗木规格是否达标,每一个环节都要层层把关,要重点加强树木生长环境的清洁维护和树木自身的管理工作,提高树苗花草的成活率。此外,要定期给树木除草、修剪枯枝烂叶、浇水施肥、喷洒农药,做好绿化环境卫生。养护管理要根据不同树木的生长规律、不同时节树木的养护方法进行。春季给予充足水分灌溉,清理杂草、注意施肥;夏季提高灌溉量,追肥、除草,注意排水防涝;秋季注意施底肥,打扫枯叶,补种防寒树木;冬季修枝防寒,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植物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4强化绿植入场检疫力度

我国生态环保工作不断深化,维护和恢复健康的生态环境成为工作重点,但在植物引入的过程中,把控力度存在不足,检测方法不够科学,对苗木的外观、长势等问题较为关注,对病虫害检疫存在不足,标准细致程度不足,尤其是外来引入品种,病虫害与本地区具有较大差异,容易出现害虫没有天敌而迅速泛滥问题。例如包头榆叶梅、国槐苗木,对其害虫桃蚜、锈色粒天牛也随之传入,造成巨大的病虫害危害,不仅对成年苗木造成影响,更造成大片面积的草坪及花卉死亡,使几十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结果难以用经济指标量进行衡量,为园林维护及生态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

3.5建立网络平台管理

随着社会信息网络交流频繁,宜建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安排相关专业部分和单位及时观测、汇报,并上传园林植物病虫害检测情况,组织专业人员和专家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并制定针对措施,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预测信息,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途径达到信息共享。也可以通过病虫害多年发生规律,及早制定预防治理措施。

3.6农业防治方法

根据苗木在中和管理期间对病虫害进行农业防治方法运用,从源头进行把握,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苗木,通过科学化检疫进入场地,加强施肥与灌溉,对苗木成长所需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积极进行补充,灌溉以灌溉、滴灌、喷灌等方式在早晨或傍晚,合理进行患病重的枝叶和果实进行修剪,保证苗木足够的光照,加大通风力度,破坏病虫害生活环境,实现病虫害方式,在出现病虫害后,及时进行处理,注重后期的管理,防范病虫害的再次萌芽。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后期养护需要大量资源进行管控,合理选择及配置绿植,加大绿植防疫检查工作力度,通过农业、化学、物理、生态等众多方式对病虫害进行管理,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建立绿植病虫害预警机制,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展速度,为园林绿化提供健康保障,不断优化我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詹慧敏.生态控制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珠山宕口遗址修复为例[J].绿色科技,2018(21):80-82.

[2]乌买尔江·热合曼提江.园林绿化与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8(16):80.

[3]刘卓丕.初探园林绿化以及园林病虫害的防治[J].江西建材,2017(23).

论文作者:叶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浅议园林绿化与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论文_叶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