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王瑞娟1,潘丽娟2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王瑞娟1,潘丽娟2

1昌乐县人民医院 山东潍坊 262400;2昌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潍坊 262400

摘要:急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临床疾病,在消化道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起病急,且病情变化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及时掌握急诊消化道的临床特点,并予以临床诊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院就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方法展开研究。本文对2015年1至6月之间来我院治疗的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总结分析,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各种疾病也在困扰着人们,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病。所谓消化道出血是指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十二指肠、胰腺、胃和食道。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吐血、黑便和出血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因此,本文对2015年1至6月之间来我院治疗的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6月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这100例患者均经过消化内镜确诊),其中包括48名男性和52名女性,年龄在17~68岁,平均年龄46.3岁。

1.2 急救观察

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失血量,如果患者每天出血量为5~10毫升,则是大便潜血;如果患者每天出血量为50~80毫升,则是柏油样便;如果胃内容量积血量为250~300毫升,则会出现吐血;如果患者失血量达到400毫升,则会出现失代偿期的现象。

1.3 诊断

医护人员监测病人的基本特征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烦躁、嗜睡、意识模糊和昏迷等症状。每15~30分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一次,必要时给患者进行脉搏和血压的监测,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的体温和周围静脉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呕吐,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呕吐量和次数。最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

1.4 诊治方法

对于呕吐的病人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医护人员督促病人进行按时休息,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尿量、血压、脉搏、呕血和便血等。如果出现呕血和便血要给予止血剂,如在盐水中加入凝血酶或去甲肾上腺素后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或垂体后叶素,或者基于静脉质子泵抑制剂。如果病人在短时间内出血得不到控制,那么应该紧急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根据患者的出血位置和实际的病变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内镜下止血的方案。对于胃底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来说,故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对于急性胃粘膜病变或者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来说,根据病变区域和溃疡的深度,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射,对出血的位置进行生物蛋白胶的喷洒;对于相对浅的溃疡或出血的粘膜表面糜烂,在出血的位置喷洒凝血酶或经稀释过的去甲肾上腺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评价指标

显效:呕吐、黑便、恶心和腹泻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呕吐、黑便、恶心和腹泻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患者的以上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症状有继续加重的现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两组患者进行分别的记录,原始记录的数据经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用百分数(%)统计数据,以P<0.05为差异。

2 结果

诊断和治疗后,100例患者均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其中显效45例(45.00%),有效50例(50.00%),无效5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消化道是指从食道到肛门的管道,其中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盲肠、空肠、回肠和直肠。通常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是出血,如果患者大量出血,很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昏厥、冷汗、心慌和四肢发冷等症状,而急性出血可危机患者的生命。此外患者除了呕血,还可能出现黑便。因此,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到迅速、准确的救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前来诊治的出现吐血和黑便现象的患者来说,医务人员应首先确定患者是否确实是上消化道出血,然后及时地利用辅助工具来确定患者的出血位置,并询问患者的病史,对于不能有效止血的患者来说应立即给予纤维镜下止血。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其中内镜的技术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内镜不但能够确证病人是否是消化道出血,还可以帮助病人进行止血,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确定出血位置。相关研究表明,内镜止血的运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消化道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并且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和输血量。因此,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来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来说,住院以后,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记录出血量。适当的时候可给予内镜下止血,以提高治愈率,所以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大力的推进。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一般为事发突然,出血量大,这样容易使得患者失血性休克或心衰竭,因此,医护人员应更加积极主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准确治疗,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但对于少量出血的患者来说,应给予无刺激性、温热、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进行食用,病人不出血后,就可以基于更多的营养食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主要以半流食为主,尽量少食多餐。对于出现急性出血的病人来说,还需要对病人进行禁食。

参考文献:

[1] 其米卓嘎.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9(15),89.

[2] 崔海沫,田勤娟.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04(35),311-312.

[1] 侯文英.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32(36):88.

[2] 赵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6):70.

[3] 相兵.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56(29):3945-3946.

[4] 毛蓓.凝血酶联合冸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8):132-133.

[5] 黎明.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延边医学,2015,3(13):31.

论文作者:王瑞娟1,潘丽娟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  ;  ;  ;  ;  ;  ;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王瑞娟1,潘丽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