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论文_葛妍芹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SBAR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2例消化内科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监护汇报方式;观察组: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SBAR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治疗效果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3.92%与消化道出血率11.76%低于对照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19.61%与消化道出血率43.14%,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开展SBAR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即可增强护士的观察与评估疾病能力,还可预防相关危险因素,促进疾病好转,从而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关键词】SBAR模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消化内科; 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对疾病进行评估,特别是预后与潜在的危重病方面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医师诊断提供依据,确保护士工作效率与质量。情况、背景、评估与建议英文缩写为SBAR,此模式有助于医护人员将交班内容简化,及时、快速、有效的传递信息,利于提高疾病汇报速度[1]。为进一步推动医院的发展,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针对消化内科应用SBAR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观察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8至2019-9收治的102例消化内科患者,根据应用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不同小组;

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性21例,患者平均年龄(45.74±1.55)岁;

观察组51例:男29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45.88±1.59)岁;两组消化内科患者在资料方面相比较,差距小(P>0.05)。

1.2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消化内科患者;②患者或者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③年龄超过18岁。

剔除标准:①精神系统疾病;②中途退出者;③听力障碍者;④恶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监护汇报方式,护士根据医嘱进行相关操作,及时将情况进行汇报,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实施相对应护理服务。

观察组: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SBAR模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流程为:通过患者生命指标情况、体温以及精神状况等方面获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于0分的患者进行正常巡视,并每日评估疾病1次;对于评分1-3分的患者,每间隔2h巡视,并每日评估疾病2次;对于评分4-5分的患者,每间隔1h巡视,并每日评估疾病2次;对于评分超过5分的患者,立刻进行心电监护、备好相关急救药物,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SBAR与科室特点进行结合,查阅相关文献,科室人员进行讨论,从而获得SBAR交接单,具体交接单内容见表1。应用前,相关工作人员先对护士进行培训,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与SBAR模式充分了解 ,并细化讲解应用流程,针对其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培训结束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护士进行考核。并开展责任制,设定组长,组长对组员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SBAR模式掌握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若表现不理想者,可再次对其开展培训。并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值与SBAR标准,制定完善的标准卡片,利于护士进行监督与评估,并根据评分制定不同颜色的预警标识,放置在病房醒目处,提高医护人员的注意力,并在交接工作时,通过SBAR模式将患者的疾病状况快速交接。

1.4观察指标

观察在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与SBAR系统中,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发生消化道出血率。对护士工作治疗进行评价,通过服务态度、评估疾病能力、工作积极性为评估内容,分数越高表明其工作能力越强。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本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基本治疗效果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3.92%与消化道出血率11.76%低于对照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19.61%与消化道出血率43.14%,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护士工作质量评价

对照组:服务态度(69.82±9.87)分、评估疾病能力(72.53±8.92)分、工作积极性(72.53±9.87)分;

观察组:服务态度(93.65±9.99)分、评估疾病能力(94.76±10.03)分、工作积极性(95.87±0.67)分;两组在工作质量评价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护士在评估疾病能力、服务态度以及工作积极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存在一定差异,(P<0.05)。

3 讨论

消化内科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随时有打出血、休克、窒息情况发生,提高对疾病的监测利于及时开展相对应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健康[2]。此外,消化内科部分患者会存在传染性疾病,做好隔离与监管工作,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3]。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有效的对疾病实施评估,预测预后效果。常规监护方案对患者血压、脉搏、心率以及腹痛等情况关注度不够,对部分疾病没有进行有效的鉴别,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会发生不安全事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加强对患者生命指标的观察,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处理。同时,与SBAR模式联合应用,利于护士将患者疾病状况进行记录,并精确的汇报给医师,若有异常情况立刻开展相对应处理[4]。此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与SBAR模式可让护患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让患者更加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对护士而言,通过SBAR表格中,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利于尽早开展自我保护工作[5]。

综上所述: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开展SBAR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即可增强护士的观察与评估疾病能力,还可预防相关危险因素,促进疾病好转,从而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沙玲, 马济芬. MEWS 评分联合 SBAR 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 . 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6( 10) : 124 - 126.

[2] 徐敏, 甄暐, 过锡艳. MEWS 评分系统在肺病科住院病人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J] . 护理研究, 2015, 29 ( 12) :4433 - 4435.

[3] 汤蓓, 李雯.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复发的影响[J] . 护理研究, 2013, 27 ( 11) :3787 - 3789.

[4] 王桂莲.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J] .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4( 12) : 311 - 312.

[5] 邓艳, 张建林, 唐湘. SBAR 交流模式在肾脏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 . 护理研究, 2014, 28( 35) : 4418 -4421.

论文作者:葛妍芹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论文_葛妍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