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线导向介入与运营安全几点探讨论文_朱燕娜

浅谈新线导向介入与运营安全几点探讨论文_朱燕娜

深圳市地铁集团运营总部 广东 深圳

【摘 要】以深圳地铁7、9号新线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导向介入与运营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别对导向标识设计原则、位置的设置原则、日常指引及应急指引等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新线;导向介入;运营安全;

1.概述

随着深圳市人口的日益增加,深圳市路面压力也不断增大,以致路面塞车情况经常发生,从 2004年12月28日起试通运营的罗宝线至今,深圳地铁目前共开通5条运营路线,为路面交通减轻极重压力,方便市民出行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早在2011年市轨道交通开始规划7号线(太安站-西丽湖站)、9号线(文锦站-红树湾站)新钱筹建,经过深圳地铁运营1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经验,市民在地铁车站看到的各种导向标识都极其重要。因此,地铁作为独立的运输体系,在保证车辆、设备质量以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运力和运能基本适应的条件下,设计一套作用明确且鲜明醒目的导向系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对保证行车秩序和列车的安全准点是非常必要的。

1.1导向设置适用范围

地铁车站的封闭空间、人多这特点使人容易迷失方向,在关键的位置设置导向标识就能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哪里候车、前往何地……。导向设置适用范围包括站厅(包括站厅公共区补充性消防疏散标识、设备区办公及设备用房科室牌,安全疏散线路图)、站台、通道、出入口、轨道两侧屏蔽门前部分区域确认类标识牌体设置;站外300m区域范围设置指向地铁车站的导向牌。

1.2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原则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原则是结合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乘客的心理及视觉要求科学进行设计,具备功能技术性、视觉艺术性、场所文化性、无障碍通用性、整体规范性等,且是简洁、清晰、易懂的。通过对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更加深了标识的设计理念,从中认识到,标识不是摆设,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在客流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真正为乘客起到导向服务的作用。

1.3导向标识位置的设置原则

在导向标识位置设置中要遵循直接、简单、连续、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多到少的基本原则。、

2导向照明要求与运营安全重要性

2.1大多数地铁车站都位于地下段,地下空间总是以黑暗、寒冷、潮湿、空气质量差为代言词,人们在地下空间时,往往担心发生水灾、火灾、断电、等灾难或事故,终日惶惶不安,怀有恐惧心理。因此,地铁车站内设导向照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照明设计中除了要保证舒适、健康外,还要考虑安全节能。此类牌体供电须连接不间断电源,且须保证紧急电源可持续供电时间不少于1小时。应遵循“力求实用、便于维修”为基础,并应依据不同场合要求与建筑形式相配合而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地铁车站照明分为公共区工作照明、公共区节电照明、设备和管理用房照明、应急照明、导向标识照明、疏散标志照明、出入口照明、区间照明、广告照明和站台板下安全照明。对于典型的地下车站站厅站台两端各设置一个照明配电室,每个照明配电室负责本层本端设备房照明和以车站中心线为界的公共区照明,设备层中部设置一个照明配电室,负责本层设备用房照明,站台层照明配电室除负责照明外,还应负责相邻半个区间的照明;对于典型的高架车站则在车站站台、站厅、设备层各设置一个照明配电室各自负责相应位置的照明。

3导向日常运用分析

3.1日常指引

每座城市的地铁都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这样不仅能有效利用地下资源,建设合理的地下轨道交通,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最大程度的方便乘客的出行。深圳地铁线路规划完整合理,不同线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区分明显,方便本地人及外地人进行参考。深圳地铁大多数站名都以地铁穿过的最近的主干道的名称来命名,也有一些车站以地标建筑来命名的,如以购物中心或者交通运输中心命名的。深圳地铁初期规划线路16条,一、二期已开通运营服务5条,第三期准备开通3条,每条线路指定一个颜色,代表着特定的线路,随着新增线路不断开通,深圳地铁线网系统会越来越复杂。

线路图通过设计方特殊处理,不作为测量依据,线路图中站名的地理位置是相对准确的,起始站、普通站、换乘站都用不同符号标示,它可以帮助游客通过主要城市街道旁的地铁站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信息去游览整座城市。

在深圳地铁现行开通运营131个车站当中,极多数地下站都设有公共卫生间,只有早期的高架段车站没有设置公共卫生间,这一点在作为公共应用配套方面设计中,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即将开通的7、9号线设计中,都重点解决了之前这些共性问题,有些车站在付费区内都增设了公共卫生间,极大的给乘客提供了方便,也在客运服务中减少投诉。

4 应急指引

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可以指明逃生方向,使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但一些地铁火灾案例表明造成火灾现场人员伤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火场中人们无法识别疏散方向而找不到出口,现有的疏散指示标志系统在某些环境下不能发挥其指示功能,如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现场照明失电后应急照明没有亮起,严重影响人员疏散的效率,它是火灾中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人们不能通过安全疏散指示标示获得疏散信息,人们就会不可避免陷于混乱、恐慌状态,使生还概率降低。

4.1地铁疏散指示标志规范中的缺陷

疏散通道和疏散门,均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设有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站台、站厅、疏散通道等人员密集部位的地面,宜设置保持视觉连续的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对于疏散标志在火灾时能见度以及如何正确指引人们逃生并没有进行具体说明与规定,而疏散标示能见度以及逃生方向恰恰是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否看到疏散标示并顺利逃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5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日常和应急导向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新线工程提早介入与运营安全之间的关系,只能提前介入新线导向图纸审核、现场勘察、试挂导向会审,以及成立新线导向组进行导向介入,才能根本上解决导向设计缺陷给日常和运营安全带来连锁问题反应。

论文作者:朱燕娜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浅谈新线导向介入与运营安全几点探讨论文_朱燕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