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对采后香蕉贮藏生理的影响研究

多胺对采后香蕉贮藏生理的影响研究

安广杰[1]2001年在《多胺对采后香蕉贮藏生理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巴西香蕉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了果皮与果肉中所含主要多胺的种类、分布及其变化,同时,就内、外源多胺在常温(28℃)及冷害温度(5℃)下对采后香蕉生理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果实中游离多胺含量以精胺最多,腐胺次之,亚精胺最少,另外,还可能含有极少量的尸胺。各处理温度下,亚精胺含量变化不明显,腐胺均有所积累,而精胺变化较为复杂。在常温果实及低温果皮中,精胺在开始阶段逐渐积累,随着果实成熟含量逐渐下降,而在冷害过程中,果肉中的精胺则逐渐积累。 在常温条件下,精胺与亚精胺的生成有助于延缓果实的衰老,而腐胺的积累是果实衰老的结果。外源腐胺处理香蕉果实的实验表明,腐胺可以减缓叶绿素的降解,另外,低浓度的(5mmol/L左右)腐胺可以较好的抑制乙烯的生成和呼吸作用,延缓果实衰老,而高浓度(10、20mmol/L)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呼吸作用,对贮藏不利。 在低温条件下,内源多胺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减缓冷害的发生。外源腐胺处理香蕉果实能够刺激脯氨酸的合成,抑制呼吸作用,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对膜的渗透性却无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腐胺对冷害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邱佳容[2]2015年在《冷激处理减轻香蕉果实冷害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香蕉是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植物,是世界贸易量及消费量最大宗的水果之一,也是我国种植量很大的一种水果,在我国南方多个省份都有种植,而且一年四季都有结果。香蕉以其营养丰富、芳香味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低温贮藏是我国使用最广泛且最有效的果蔬保藏方法,但香蕉对温度很敏感,低温容易使香蕉发生冷害,从而不能正常后熟;而在常温下香蕉的新陈代谢和呼吸作用旺盛,会加速成熟衰老,从而使香蕉很快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不利于香蕉产业的长远发展。冷激处理是对采后果蔬进行不致发生冷害和冻害的短时低温处理,以提高果蔬抗冷性和贮藏品质的物理保鲜方法。但目前我国对冷激处理减轻香蕉冷害机理的研究甚少。本文采用远低于香蕉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进行冷激处理,筛选有效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研究冷激处理对香蕉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后熟和抗冷性生理指标、活性氧代谢、脂氧合酶和膜脂脂肪酸、内源多胺和乙烯等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冷激处理减轻香蕉冷害的机理,为我国香蕉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冷激处理对香蕉果实后熟及抗冷性的影响香蕉果实经0℃冷风分别处理2h、3h、4h、5h和3C冷风分别处理4h、6h、8h、10h后置于(8±0.5)℃冷库中贮藏,对照果实直接置于(8±0.5)℃冷库中贮藏,贮藏30d后置于(20±0.5)℃恒温箱中催熟,观察冷害症状和后熟情况,并定期取样测定3℃冷激处理6h的香蕉果实在(8±0.5)℃贮藏期间抗冷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冷激处理能显着降低冷害指数、提高后熟品质以及延长货架期。此外,冷激处理还延缓了香蕉果皮细胞膜透性上升,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综上所述,3℃冷激处理6h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持香蕉果实的后熟品质、延长货架期,而且还能显着地提高香蕉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抗冷性。2.冷激处理对香蕉果实活性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3℃冷激处理6h对香蕉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冷激处理减轻冷害作用的机理。用3℃冷激处理香蕉果实6h后置于(8±0.5)℃贮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定期取样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研究表明:冷激处理抑制了 O2-和H202含量的上升,延缓了 SOD活性的下降,提高了 POD、CAT和APX的活性。综上所述,3℃冷激处理6h通过延缓酶活力的降低,提高组织防御体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减轻了香蕉果实冷害的发生。3.冷激处理对香蕉果实脂氧合酶和膜脂脂肪酸的影响研究3℃冷激处理6h对香蕉果实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香蕉果肉中含有8种脂肪酸,分别为十叁烷酸(C18:0)、十七烷酸(C17:0)、顺-10-十七碳烯酸(C17:1)、反亚油酸(C18:2)、亚油酸(C18:2)、花生酸(C20:0)、γ-亚麻酸(C18:3)和α-亚麻酸(C18:3);饱和脂肪酸以十叁烷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以亚麻酸为主。(2)与对照组相比,冷激处理明显地抑制了 LOX活性、十叁烷酸、十七烷酸、花生酸含量的上升;有效地延缓了顺-10-十七碳烯酸、反亚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膜脂不饱和脂肪酸指数和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从而增强香蕉果实的抗冷性。4.冷激处理对香蕉果实内源多胺和乙烯的影响研究3℃冷激处理6h对香蕉果实内源多胺和乙烯的影响及其与冷害的关系。用3℃冷激处理香蕉果实6h后置于(8±0.5)℃下贮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0.5)℃的作为对照组,定期测定香蕉果实内源多胺和乙烯的含量。结果表明:Put与乙烯生成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随着乙烯生成的增加,Spd和Spm含量会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3℃冷激处理6h可明显降低香蕉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Put含量,并延迟二者峰值的出现,同时延缓了 Spd和Spm含量的下降,从而减轻香蕉果实冷害的发生。

魏好程[3]2005年在《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及其品质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后桃果实对低温胁迫环境极其敏感,不适宜的长时间低温贮藏会引起果实发生冷害(chilling ingury),导致果实品质下降。本研究以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VFC)为重要品质因子,运用先进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高效液相技术(HPLC)对采后“大久保”桃果实(Prunus persica (L.) Batsch.cv.Okubao)在冷藏、气调贮藏(CA)和气调贮藏阶段间歇采用外源乙烯(CA+C_2H_4)处理期间果实芳香品质(Aroma quality)、感观贡献(Sensory attributes)、生理生化变化(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HS-SPME-GC分析桃果实中挥发性芳香物质成分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NaCl用量0.3g·mL~(-1)。为获得良好的实验重复性,还需要严格控制顶空瓶果浆液面上方体积及搅拌速度等因素。 2.应用HS-SPME-GC/MS技术鉴定了“大久保”桃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有己醛、反-2-己烯醛、苯甲醛、芳樟醇、β-紫罗酮、γ-癸内酯、δ-癸内酯等,并且在不同的贮藏方式和贮藏阶段中,上述物质的变化不尽相同。总体而言,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己醛和反-2-己烯醛含量逐渐下降;芳樟醇和γ-癸内酯逐渐升高,共同构成桃果实芳香风味。 3.应用HPLC技术系统研究了“大久保”桃果实在冷藏、气调贮藏和气调贮藏阶段间歇添加外源乙烯处理中,果实中糖、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变化。探明其中糖类包括多聚糖、葡萄糖、果糖、叁糖、二糖、山梨醇,总糖在贮藏期间变化趋势为:采后初期逐渐升高,贮藏20d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快速下降;有机酸包括D-(L)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乙酸、丙酸,总酸变化趋势为:首先持续下降,贮藏20d后逐渐上升,30~40d达到高峰,继而快速下降。气调贮藏阶段间歇添加外源乙烯贮藏方式平衡了糖、酸的代谢速率,在贮藏后期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糖、酸含量,对果实感观品质有贡献。 4.通过两年重复实验,验证了“大久保”桃果实在1±1℃下MA贮藏效果最好,MA贮藏30d后果实无明显冷害症状;1±1℃,10%O_2+10%CO_2 CA效果最好,CA贮藏50d后果实无明显冷害症状。 5.气调贮藏阶段间歇添加外源乙烯的“品质唤醒”技术处理桃果实后发现,外源

陈守江[4]2003年在《果蔬贮藏过程中总抗氧化能力与后熟衰老生理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果蔬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氧化胁迫而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与体内自由基清除剂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但采后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多种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内活性氧代谢平衡被破坏,自由基大量产生并累积,对果蔬造成伤害作用,从而加速了果蔬的衰老与死亡。但由于采后的果蔬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其生命代谢活动仍在有序地进行,它们对自由基造成的损伤作用具有一定的防卫能力。 果蔬体内防御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体系主要包括酶类抗氧化物质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概括地说,前者称为抗氧化酶,后者称为抗氧化剂。它们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主要是通过与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性质稳定且对果蔬无害的其它化合物的过程。但其中某种单一的抗氧化酶或抗氧化剂均不足以防御较严重的氧化胁迫,果蔬只有通过体内各种成分的共同作用或通过激活整个防御系统来抵抗氧化胁迫。即果蔬贮藏过程中某种酶类或非酶类成分的变化并不能代表机体总的防御能力的变化,而反映机体防御氧化损伤能力的总抗氧化活性(TAA)的变化则可表示机体总的保护能力的变化。 本文以葡萄、草莓、菠菜、芹菜和萝卜等果蔬为试材,通过利用DPPH光度分析法对果蔬体内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来反映果蔬在贮藏过程中防御能力以及自由基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外源自由基清除剂茶多酚对以上果蔬进行处理,研究了它们的TA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VC、叶绿素、质地以及容重等衰老指标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果蔬在贮藏初期受到的环境胁迫较轻微,所产生的自由基被机体内较完善的防御系统清除,并且当自由基的产生超过体内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时,可诱导体内新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的产生;但随着衰老的不断进行,自由基不断累积,果蔬体内新的抗氧化物质的合成能力下降,抗氧化能力也因不断耗竭而下降,当自由基的累积超过某一“阈值”后,就会加速果蔬的衰老与死亡。并且经茶多酚处理的果蔬能够有效地保护内源抗氧化成分,保持良好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能够有效地延长果蔬的“有效贮藏寿命”,但却不能有效地延长果蔬的极限贮藏寿命。

王慧[5]2012年在《热激处理诱导采后青椒抗冷性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Prudence”牛角椒为试材,采后进行热激处理(45℃、4min和50℃、1min),从青椒1℃低温贮藏期间的贮藏品质、生理特性、活性氧代谢、膜脂过氧化作用、细胞壁结构以及蛋白合成变化等方面,研究冷害胁迫对青椒的影响以及热处理诱导果实抗冷性的机理。1、青椒在冷藏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呼吸跃变高峰,可确定为呼吸跃变型果实。2、青椒在1℃下贮藏2周后出现冷害症状,4周后冷害加剧,V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大量损失,冷藏结束时冷害指数达到86.5%。低温胁迫造成果实呼吸代谢紊乱,果实防御冷害的能力下降。3、低温胁迫诱导青椒组织02-和H202大量产生,LOX活性上升,启动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SOD和CAT、POD协调紊乱,MDA含量和膜透性升高,细胞膜结构损伤,果实发生不可逆冷害。4、45℃、4min和50℃、1min热激处理降低果实冷害程度,控制叶绿素分解速率,维持果肉高Vc含量,抑制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加,降低了膜的损伤程度,贮藏42天时好果率分别为80%和76.5%,诱导青椒抗冷性的效果最佳。5、热激处理诱导青椒冷藏初期H202含量的增加,降低果实的冷害指数和02-生成速率,提高SOD、CAT、APX活性,延缓AsA含量的减少,抑制贮藏中后期LOX活性的升高,并使MDA和02-的积累得到控制。热激处理通过调节活性氧代谢体系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从而减轻了青椒的冷害程度。6、热激处理诱导青椒产生新的热稳蛋白是青椒抗冷性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热激处理显着推迟了果实跃变高峰的出现,抑制了呼吸强度和PG、Cx活性的升高,原果胶和纤维素的的降解速率减缓,避免了低温胁迫造成的细胞壁代谢异常,减轻了青椒的冷害症状。

侯媛媛[6]2014年在《水杨酸处理减轻杏果实冷害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从控制杏果实采后低温贮藏导致的冷害入手,研究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冷藏品质、活性氧代谢、内源多胺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水杨酸处理提高杏果实采后抗冷性的机制,为控制杏果实冷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1)用质量浓度为0.01g/L的水杨酸(SA)以减压渗透方式处理,置于温度为0℃、90%~95%RH的冷库贮藏,以蒸馏水处理果实作为对照。统计冷害指数和冷害发病率,定期测定硬度、TSS、TA、膜透性、出汁率及MDA含量,结果表明0.01g/L SA处理能显着降低杏果实冷藏期间冷害指数和冷害发病率,有效保持杏果实硬度、TSS、TA和出汁率,降低膜透性和MDA含量。由此得出,0.01g/L的SA处理能有效的维持杏果实冷藏期间的品质,从而提高杏果实的抗冷性。(2)定期测定杏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苷肽还原酶(GR)的活性和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01g/LSA处理能明显减缓杏果实冷藏期间CAT、POD活性的下降,有效提高杏果实SOD、APX、GR的活性,抑制O2-.产生速率和H2O2、GSH、MDA含量的增长。说明SA处理可减轻杏果实冷害的发生与其能防止冷藏期间过高的氧化伤害,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密切相关。(3)研究冷藏杏果实腐胺(Put)、精胺(Spm)及亚精胺(Sp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A处理可明显降低杏果实Put含量,并显着提高Spm和Spd的含量,使其在冷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水平。试验结果说明SA处理能有效减轻杏果实冷害的发生与SA对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有很大相关性。(4)通过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杏果实冷藏初期、冷藏中期和冷藏后期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在冷藏初期,SA处理组和对照组杏果实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及各细胞器结构完整,二者无明显差异。从冷藏第28天开始,杏果实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变形及细胞器解体,细胞间隙大,细胞内含物减少,空腔化等现象。与对照果实相比,SA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低温对杏果实细胞壁及各细胞器的破坏,维持细胞器和膜系统的完整性,提高杏果实冷藏期间的抗冷性。

王晓玲[7]2008年在《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水杨酸与多胺的互作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杨酸和多胺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多胺参与细胞分裂、胚胎发生、果实形成及成熟等生理过程;能稳定DNA,RNA结构,加快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与膜上阴离子基团结合,起稳定膜的作用。水杨酸也对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如植物开花、产热、膜通透性及离子的吸收等起调控作用,水杨酸还可提高植物的抗性。水杨酸、多胺对鸭梨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果实抗性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二者在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过程中有着相似的作用,但二者在其调控果树生长发育的同时是否也调控者彼此的生物合成及效应的发挥,二者到底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些问题还尚未清楚,国内外这方面报道鲜见,基于此,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研究水杨酸和多胺对彼此含量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水杨酸对多胺代谢的调控。通过研究,旨在深入揭示果树发育的生化机理,为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水杨酸和多胺的信号转导途径奠定基础,同时,为人为调控果树发育的进程、改善果实品质等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1.苯甲酰化一紫外检测法最适宜的ADC提取液为略呈酸性(pH6.3)的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系统,测定ADC活性的反应系统则为pH7.5的Tris—HCI缓冲液。2.外源水杨酸能够显着提高鸭梨叶片内源多胺的含量,但各多胺含量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水杨酸处理首先增加了内源游离Put的含量,其次是Spd和Spm含量的积累。3.叶圆片试验中,处理叶片和对照ADC活性均比处理前显着升高,但是在处理后2小时处理叶片与对照并无显着差异,2小时后除20mmol/L与对照无差异外其余均显着高于对照。而对于ODC活性,则在处理后6小时高于对照,ADC比ODC的响应时间要提前。4.在田间试验中水杨酸显着提高了Put和Spd含量,但是水杨酸对Spm含量无显着影响。5.SA对ADC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ODC活性无明显影响,甚至有反作用。PAO活性在7月上旬之前还是比较低的,7月份以后活性上升很快,与之相对的多胺的含量便有下降趋势。6.随处理盐浓度的上升,叶片内催化Arg合成游离Put的关键酶ADC活性明显上升,盐浓度过高时(200、300nmol/L)酶活性不再上升。催化orn合成游离Put的ODC活性明显低于ADC,盐处理前后活性变化不明显。7.催化游离多胺向高分子结合态多胺转化的关键酶TGase活性随处理盐浓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盐浓度过高时(200、300nmol/L)活性略有下降。多胺氧化酶活性在盐处理后明显被激活,盐浓度过高时(200、300nmol/L)活性略有下降。8.Put、Spd和末知多胺X则是在低浓度盐处理时含量明显上升,随盐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含量迅速下降,结合态多胺总量在低浓度盐处理时含量上升,盐浓度过高时明显下降。9.盐胁迫下SA的调节作用在于促进Put向SPd和PAx的转化,进而导致游离态f(Spd+PAx)/fPut的上升。

罗自生[8]2002年在《热处理诱导采后柿果抗冷性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发现适当的热空气处理可诱导柿果的抗冷性。为此研究了热空气处理和对照(未处理)柿果在1℃下贮藏及20℃下后熟期间内源多胺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脂氧合酶、脂肪酸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特性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以探索热处理诱导柿果抗冷性的机理,结果如下: 柿果在12℃下可贮藏20—25天;在8℃下可贮藏35—45天;要贮藏50天以上,要求在4℃或以下的低温下贮藏。但柿果在低于4℃下贮藏20天后,移到常温下后熟时,又容易出现冷害症状,引起代谢失调和紊乱。表现为:外观色泽灰暗,有灰褐色斑点,局部凹陷、水渍状,严重果变黑;未成熟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软化;果肉风味平淡、褐变,局部发生果肉凝胶化(flesh gelling);果汁粘稠,果肉出汁率降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异常增加。 适当的热空气处理减轻了柿果低温贮藏引起的冷害,其中以48℃热空气处理3小时和44℃热空气处理4小时的效果最佳,其冷害指数远低于对照。这两种处理均可抑制柿果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促进果实正常成熟软化,降低果汁相对粘度低,提高果肉出汁率,但对TTS含量影响较小。但柿果经52℃热空气处理2小时,容易引发热伤害,对果实贮藏反而不利。 柿果Spm、Spd和Put的积累水平与冷害的发生程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Spd(-0.923)>Spm(-0.904)>Put(-0.781),Cad与冷害的关系不明显。热空气处理(48℃,3h)可以增加柿果内源多胺含量(Spd,Spm,Put,Cad),减轻柿果冷害的发生。 柿果贮藏期间SOD、CAT、APX和GR活性降低,LOX活性增加。热空气处理(48℃,3h)延缓了CAT、APX和GR活性的降低,抑制了LOX活性的上升。 柿果冷藏期间脂肪酸各组分变化很小,当移至20C下后熟时,棕搁酸。硬脂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增加,亚油酸、亚麻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和 IUFA下降,促进冷害的发生。热空气处理(48 OC,3 h)延缓了亚油酸。亚麻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和 IUFA下降,以亚麻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最为明显,延缓了冷害的发生。 柿果后熟软化与 PE、exoPG、endoPG、p-Gal、Xyl和 Cx活性上升有关。热处理柿果 endoFG、D-Gal和 Xy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PE、exo{G和 Cx活性与对照柿果间无明显差异。冷害柿果无法正常软化与 endo-PG、p-Gal和 Xyl受到抑制,CSP、SSP和 ASH不能正常降解有关。 冷藏期间柿果的 CWM含量略有下降。当移到 20 C下成熟时,CWM含量迅速下降,热处理柿果的CWM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柿果冷藏期间细胞壁各组分含量和粘度均无明显变化。当移到20OC下成熟时,WSP含量迅速上升,热处理WS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WSP相对粘度迅速下降,但热处理柿果的 WSP相对粘度低于对照。CSP、SSP、ASP和 ASH含量和相对粘度下降,热处理CSP、SSP、ASP和 ASH含量和相对粘度低于对照。柿果的 a-纤维素含量迅速下降,热处理a-纤维素含量低于对照。 柿果刚采收时,细胞壁结构完整,初生壁在中胶层的两边。在常温下后熟3天后,中胶层溶解,只剩下及少量排列松懈的微纤丝,初生壁局部被水解酶降解,甚至断裂。热处理柿果与正常成熟果类似,但中胶层溶解不完全,仍有大量微纤丝存在,但结构完整。冷害柿果细胞壁结构完整,初生壁加厚,中胶层少量溶解。 文中通过分析柿果冷害与内源多胺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脂氧合酶、脂肪酸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特性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的关系,对柿果冷害发生机理和热处理诱导柿果坑冷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李佳颖[9]2018年在《草酸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阳丰’甜柿采后冷害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甜柿在常温下贮藏极易软化,低温贮藏可减缓其软化进程。但甜柿果实对低温敏感,冷藏易发生冷害,影响其商品品质。草酸(OA)是生物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外源草酸处理可延缓采后果实的成熟衰老,抑制其冷害发生。1-甲基环丙烯(1-MCP)作为乙烯受体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采后果实保鲜。目前,国内外有关OA处理对甜柿冷害控制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阳丰’甜柿为试材,以不同浓度OA处理‘阳丰’果实,筛选出最适宜的OA处理浓度,再分别用OA、1-MCP以及OA和1-MCP复合处理后置于1±0.5℃,RH 90%±5%冷库中贮藏,探索各处理对‘阳丰’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5 mmol·L~(-1)、15 mmol·L~(-1)、25 mmol·L~(-1) OA处理均可以抑制‘阳丰’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呼吸速率的上升,降低果实冷害率和冷害指数,减轻冷害症状,其中5 mmol·L~(-1)OA处理减轻冷害效果最显着。2.‘阳丰’果实的冷害症状主要为果皮和果肉褐变,从果肉纵切图可以看出果肉褐变是从果实顶端向果实梗端蔓延,而在横切中是从果皮向果心蔓延;OA、1-MCP和OA+1-MCP处理均可有效延缓‘阳丰’果实冷害症状的发生,推迟并降低其冷害率和冷害指数,其中OA+1-MCP处理的效果最佳。3.OA、1-MCP和OA+1-MCP处理均可使‘阳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单宁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抑制‘阳丰’果实L*和硬度的下降及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上升,降低其出库时的失重率和腐烂率。说明OA、1-MCP和OA+1-MCP处理均有缓解‘阳丰’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延缓其成熟衰老的作用,而以OA+1-MCP处理的效果最好。4.与对照相比,OA、1-MCP和OA+1-MCP处理均可减轻由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所造成的细胞组织絮乱;3个处理均可抑制由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所造成的果实褐变;各处理均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使脂氧合酶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减轻冷害对‘阳丰’果实的膜损伤;OA、1-MCP和OA+1-MCP处理促进了果胶溶解,并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出汁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尤以OA+1-MCP处理的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在降低‘阳丰’果实采后冷害上OA处理有明显的作用,而OA+1-MCP复合处理更具有迭加效应。

胡亮[10]2008年在《番木瓜冷害及抗冷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木瓜(Carica papaya L.)营养丰富,对温度敏感,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冷害,在较高温度下贮藏会快速后熟软化,难以达到贮藏保鲜和长途运输的目的。为此,本文以台湾主栽品种“台农二号”为试材,建立不同成熟度与番木瓜果实色泽、硬度和糖酸比等指标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不同前处理条件、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成熟度等因素与番木瓜各冷害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揭示出番木瓜果实冷害和抗冷性的一些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番木瓜成熟度与相关理化指标间的数学模型以色泽、硬度及总糖和总酸质量分数为指标,考察了番木瓜不同成熟度与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番木瓜成熟度的提高,L值减小,a、b值逐渐增大,并且成熟度与L、a、b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同时,总糖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总酸却随之减少,糖酸比也因此而急剧增加;另外,成熟度和硬度之间的关系为y=1991.7403x~(-3.0754)。2.贮藏温度与番木瓜品质和冷害间的关系以七成熟番木瓜为试材,选用(6±0.5)℃、(94±0.5)℃、(12±0.5)℃、(15±0.5)℃、(18±0.5)℃、(21±0.5)℃、(24±0.5)℃不同温度贮藏,考察贮藏温度与番木瓜品质和冷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贮藏温度低于12℃时,冷害指数会迅速增加;而当贮藏温度高于15℃后,在贮藏后期,番木瓜的外观品质指数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可认为12℃左右为番木瓜果实冷害发生临界温度,当贮藏于12℃时,贮藏至第10d出现轻微冷害。3.成熟度与番木瓜品质和冷害间的关系以冷害临界温度12℃为贮藏条件,选用六成熟、七成熟、八成熟和九成熟的番木瓜,考察成熟度与番木瓜品质和冷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成熟度和番木瓜冷害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熟度越高,越不易冷害,低成熟度的番木瓜体内保护酶活性较低,抗冷性较差,在冷藏过程中容易遭受冷害。4.冷激处理对番木瓜耐贮性及诱导其抗冷性的影响以未经冷激处理的为对照,采用两种冷激处理方式,定期调查果皮外观品质指数和冷害指数的情况,筛选出最佳冷激处理条件,以此条件考察冷激处理后的番木瓜在12℃下的生理变化,探讨冷激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耐贮性和抗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空气处理3.5h组为最佳番木瓜冷激处理条件,冷激处理可有效地降低番木瓜的呼吸强度,但对呼吸峰值出现的时间却影响不大;同时,冷激对番木瓜的硬度下降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冷激处理能提高CAT的活性,延缓SOD和AsA-POD活力的降低,因此,冷激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冷藏中冷害的发生。5.热处理对番木瓜耐贮性及诱导其抗冷性的影响在番木瓜冷藏和后熟前选用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考察热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耐贮性和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的番木瓜果肉CAT、SOD、AsA-POD活性在冷藏期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热处理不但可提高果实的抗冷性,而且也提高了抗病性,减少了腐烂的发生率。6.番木瓜冷害和抗冷性的综合试验选取均匀设计表U_(12)(4~3×3),以热空气处理时间、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和成熟度为因素,探讨它们对番木瓜贮藏期间的冷害和抗冷性的影响,并确定各因素对番木瓜冷害发生的主次作用。结果显示,成熟度是影响外观品质指数的主要因素,而贮藏温度却决定着冷害指数的高低;对番木瓜果肉CAT和POD活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贮藏温度,且均随贮藏温度的上升而活性呈上升趋势;热处理可以有效诱导SOD活性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多胺对采后香蕉贮藏生理的影响研究[D]. 安广杰.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1

[2]. 冷激处理减轻香蕉果实冷害机理的研究[D]. 邱佳容. 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 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及其品质控制的研究[D]. 魏好程.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

[4]. 果蔬贮藏过程中总抗氧化能力与后熟衰老生理的关系研究[D]. 陈守江. 江苏大学. 2003

[5]. 热激处理诱导采后青椒抗冷性的机理研究[D]. 王慧. 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 水杨酸处理减轻杏果实冷害机理的研究[D]. 侯媛媛. 新疆农业大学. 2014

[7]. 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水杨酸与多胺的互作关系研究[D]. 王晓玲.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8]. 热处理诱导采后柿果抗冷性机理的研究[D]. 罗自生. 浙江大学. 2002

[9]. 草酸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阳丰’甜柿采后冷害的控制作用[D]. 李佳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10]. 番木瓜冷害及抗冷性技术研究[D]. 胡亮. 福建农林大学. 2008

标签:;  ;  ;  ;  ;  

多胺对采后香蕉贮藏生理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