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论文_张艳艳

浅谈妇产科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论文_张艳艳

张艳艳

聊城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究相应护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发生的医院内感染病例,统计感染部位及年龄分布,探究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妇产科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为主,感染的发生率与就诊患者年龄呈正相关。结论妇产科护理应针对疾病类型,易感因素等,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妇产科;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围手术期(多发生在手术后30d内)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为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皮肤、皮下组织、器官及腔隙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居医院感染第3位,约占15.00%,且有上升趋势,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医院感染率的高低已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指标【1】。由于妇产科患者群体的特殊性,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也较大。因此,分析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妥善护理应对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并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15例,探究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发生的院内感染的患者1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5±10.7岁。包括妇科3例,含无痛流产手术1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全子宫切除术2例,卵巢癌根治术2例;产科6例均来源于剖宫产手术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资料纳入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临床检查资料,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2.排除因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原发性感染病例。

1.2方法

对纳入研究范围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感染部位等,分析各因素引起的患者感染几率的大小及相应护理应对措施,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改进方法。

2结果

妇产科院内感染部位及构成比分析

15例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8例;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感染次之,分别为3例和1例;切口感染1例;宫腔感染2例。

3讨论

由于患病群体的特殊性,妇产科是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加重医疗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负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研究表明院内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感染及术后切口和宫腔内感染等【2】。妇产科感染中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包括全麻手术中机械通气操作对呼吸道粘膜具有损伤作用,易引起感染发生。研究表明感染的发生率与机体免疫功能呈负相关。疾病、年龄等因素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消化道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泌尿道感染患者与术后尿管的滞留时间呈正相关。导尿操作具有侵入性,使用过程损伤尿道粘膜,因此会发生感染。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的影响,妇产科患者接受腔道内检查过多,如果无菌操作不到位,也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因此,在妇产科患者的就医过程中,任何侵入性操作均应严格控制,保证无菌操作。术后切口感染或腔内感染的发生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无菌操作控制不到位或手术时间过长导致切口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伤口的感染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患者做出相应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妇产科综合病房的感染防范护理管理工作2.妇产科病房合理管理患者分布3.建立健全医院妇产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谢丽吉,唐一鸣.妇产科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00-1701.

[2]占丽芳,卢春芬,叶彩眉.我院妇产科2160例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J].预防医学,2014,52(28):75-77.

论文作者:张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浅谈妇产科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论文_张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