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症采用针刺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的效果分析(彭)论文_谢婷

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 湖南长沙 41000

【摘 要】目的:探究广泛性焦虑症采用针刺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参照组:服用小剂量黛力新。研究组:针灸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情况要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7.78%高于参照组的84.44%(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针刺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产生并发症较低,治疗后不易产生反跳情况。而且针刺可有效降低黛力新剂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广泛性焦虑症;小剂量黛力新

广泛性焦虑症是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有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等焦虑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以及植物神经症状情况[1]。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处于痛苦状态。随着工作节奏过快,经济压力过大,人们心理产生一定压力。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从而得到医学研究者对广泛性焦虑症疾病的重视。对此疾病多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使机体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以及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而中医治疗可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因此,本文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针刺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共9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45例。

参照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5至60岁,平均年龄(45.7±1.5)岁;

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6至60岁,平均年龄(45.3±1.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疾病诊断标准

①年龄在20-60岁之间;②非药物过敏者;③器官功能正常;④近期没用过抗焦虑类药物;⑤非妊娠、哺乳期;⑥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诊断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持续性原发性焦虑症;并且满足以下2项:运动性不安或者自主神经症状,因为无任何内容和对象而产生恐慌、提心吊带情绪。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到损伤,患者无法忍受也无法摆脱,形成强烈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不可低于5个月。

1.3 方法

参照组:实施药物治疗,服用小剂量黛力新,剂量为10mg/2次/天。

研究组:针灸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小剂量黛力新,剂量为10mg/2次/天,具体针灸为:采用1.5寸毫针在太冲、百会、内关、本神、三阴交、神门、足三里以及印堂穴位进行针灸。让患者保持仰卧位的姿势,用酒精对穴位进行消毒,入针后捻转,让患者头皮保持肿胀感和紧涩感为主,留针20min,对两组患者进行15天治疗。

1.4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焦虑情况有所改善,精神状体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焦虑情况、精神状态无改善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是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不良症状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情况要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 ±s)

3 讨论

社会不断发展,工作压力过大,环境变化以及生活作息紊乱等因素导致我国广泛性焦虑症发生率逐渐递增。根据相关报道得知,我国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生率为1.9%-4.8%,特殊人群,例如高考学生、冠心病患者发生率可达9.8%以上[2]。由于部分医师对广泛性焦虑症的认知不足,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机率也非常高。

诱发广泛性焦虑症因素尚不明确,但多与遗传有所关联,而且局部神经功能改变、心理因素以及生化改变均可引发此疾病。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广泛性焦虑症已不是不可控制性的焦虑障碍,而是可以对忧虑过于担心以及过度应用焦虑来作为加工策略的一种障碍[3],从精神理论方面分析,神经症性焦虑是对未认知到的危险的一种反应。

广泛性焦虑症属于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国外针对此疾病多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高效笨二氮卓类药物以及抗神经药物、黛力新等等,其中黛力新药物有着毒副作用小、效果明显的优势,已经在临床中成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一线药物。而心理治疗,是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加以改善,其中认知行为保护认知改造、暴露疗法以及肌肉松弛锻炼等等。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不仅存在心理问题,身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因为各种应激性事件,对患者精神产生一定刺激,从而引发复杂的精神心理反应,导致身体出现疾病。建议针对广泛性焦虑症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增加心理治疗。

黛力新是四甲蒽丙胺和三氟噻吨的复合物[4],可提高去甲肾上腺素、突触间隙多巴胺都能神经介质的含量,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四甲蒽丙胺抗抑郁效果能力强,可中止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次摄取,三氟噻吨提高四甲蒽丙胺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控制作用[5]。因此,黛力新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优势。

针灸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可以疏通经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调和气血等,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而且针灸适合长期对患者治疗,不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医疗费用低。

综上所述: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针刺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产生并发症较低,治疗后不易产生反跳情况。而且针刺可有效降低黛力新剂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Connor KM,Pavidsm JRT.The neurobiology ofgeneralized anxietydisorder[J].Buil Psychiatry,2008,44:1284-1287.

[2]肖勃,谢文娇,张帆,等.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9):797-799.

[3]王秋玲,高美荣,张增.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62.

[4]马震祥.刘玉局.广泛性焦虑症遗传效应和遗传方式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6):336-337.

[5]Devane CL,Chiao E,Franklin M,et a1.Anxiety disorders in the 21stcentury:Status,challenges,opportunities,and Comorobidity with depression[J]. Am J Manag Care,2005,11(12 Supp1):S344.

论文作者:谢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广泛性焦虑症采用针刺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的效果分析(彭)论文_谢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