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论文_邹林艳

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论文_邹林艳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鹤北林业局医院 154212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营养不良患儿81例,将其引发因素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81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结论:临床只有给予患儿正确评价,运用正确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引发因素;治疗措施;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malnutrition in children. Methods:We selected 81 malnourished children from August 2017 to December 2018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retrospectively.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81 cases was 97.5%. CONCLUSION: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can be improved only by giving them correct evaluation and using correct treatment methods.

[Key words] Childhood malnutrition;Causes;Treatment measures;Therapeutic effect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能量与蛋白质的营养不良,其是由于机体缺乏蛋白质与能量等常量营养素而引发的营养缺乏症[1],常见于婴幼儿期,患儿临床表现有:体征低下;生长迟缓;形体消瘦,部分患儿还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反应差;体温偏低;无食欲;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脏器功能紊乱,临床死亡率较高。是导致儿童死亡主要因素之一[2]。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儿科临床上还是有营养不良患儿出现,引发因素不仅仅是食物短缺,社会习惯、急慢性疾病、环境等因素均可引发小儿营养不良,致使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本文选取营养不良患儿81例,将其引发因素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营养不良患儿81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在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1±1.7岁。患儿所在地区分为:城镇13例;农村68例。患儿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7例;人工喂养46例;混合喂养28例。患儿合并疾病有:消化道感染16例;口腔溃疡8例;先性腭裂、唇裂2例;喂养困难5例;小肠旋转不良1例。患儿营养不良程度分为:轻度32例;中度46例;重度3例。

1.2 方法

治疗方法:临床治疗营养不良的原则为:处理并发症,去除病因,保进消化与代谢,调整饮食,加强护理,预防新的并发症等。(1)处理并发症:营养不良患儿易出现危急生命并发症状,如水、电解质紊乱、休克、酸中毒、肾衰、继发感染等,临床应积极给予支持性对症治疗。(2)去除病因:给予患儿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纠正先天畸形、治疗消化道感染与口腔溃疡等。(3)调整饮食:根据患儿消化能力,为其选择适宜食物:婴儿采用母乳喂养,若无母乳时,可采用配方奶粉或牛乳等;幼儿可给予增加鲜鱼粉、肉末、肝泥、蛋类、豆浆等,并增加其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摄入量。喂养方法以口服为主,如果不能口服的患儿,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等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促进消化与代谢:适贝高5.0-7.5g开水冲服,日3次,以促进消化;苯丙酸诺龙10-20mg肌注,间隔3天1次,以增加食欲、促进蛋白合成;锌制剂0.5-1.0mg/kg,日1次,以提高患儿的味觉敏感度;口服葡萄糖20-25g,肌注胰岛素2.0-3.0U,日1次,以增加患儿的饥饿感,以上治疗均为2周一疗程。还可以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促进患儿消化,增加其食欲。(5)加强护理:在给予患儿调整饮食时,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增加食物种类与数量,不可操之过急,患儿食后要刷牙或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口腔炎发生;患儿身下的褥垫应柔软,因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层较薄,极易形成压伤,因此,要经常给患儿翻身、按摩,若患儿有水肿症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渗出性感染的发生;注意患儿保暖,当患儿病情好转,可将其抱起或适当协助患儿进行肢体运动,以促进体力与智力恢复;营养不良患儿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不宜去公共场所,另外应加强饮食卫生,避免腹泻发生。

1.3 评价指标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3]。显效:患儿营养状况显著改善,食欲增加,体质量3个月内增加>25kg;有效:患儿营养状况有所改善,食欲增加,体质量3个月内增加≤25kg;无效:患儿营养状况与体重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81例患儿:显效52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7.5%。

3 讨论

小儿营养不良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其危害较明显,患儿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其脑部、智力、体格发育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可导致患儿出现继发性感染等症状,是致小儿死亡的主要因素。

引发小儿营养不良的因素有:(1)喂养方式不当:有些患儿虽然是母乳喂养,但添加辅食不及时或添加辅食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小儿,由于奶粉质量与份量不足或只以面糊与米粥为主,加之脂肪与蛋白质添加量不足,致使小儿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导致其营养不良;患儿由于挑食,摄入营养不均衡,导致营养不良出现。(2)由于小儿合并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影响了其对食物的摄入以及对营养素消化、吸收与利用[4],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另外某些先天性畸形,如小肠旋转、腭裂、唇裂等,在客观上增添了小儿喂养难度,致使小儿摄入量减少,引发小儿营养不良。

合理、充足的营养是确保小儿健康成长重要条件,因此,在临床上应鼓励与促进母乳喂养,对于不宜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者,应选择合适代乳品,并且要正确、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饮食中缺少奶类、肉类的地区,应给予小儿添加豆制品与蛋类,此外,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并适当锻炼身体,可提高小儿食欲,预防营养不良发生[5]。

综上所述,临床应做好小儿营养不良的防治工作,督促家长按时给予小儿预防接种,对于有感染或先天畸形的患儿,家长要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小儿营养不良发生,对促进儿童正常发育与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天佑.婴幼儿营养不良浅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82-84.

[2] 余文群.235例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1):104-105.

[3] 叶德志.适贝高治疗小儿营养不良64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217-218.

[4] 段志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3):49.

[5] 陈野芳.323例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7(08):31-32.

论文作者:邹林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论文_邹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