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O多级自动监控与网络通讯研究

FPSO多级自动监控与网络通讯研究

高传虎[1]2003年在《FPSO多级自动监控与网络通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课题来源于国家经贸委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一条龙”项目》中的一个子专题:“FPSO全封闭高速信息公路自动化网络系统开发”以及国家计委立项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分项:“BINGO 9000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平台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FPSO的多系统网络通讯问题,设计开发了SQL数据库,利用ADO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实现对测量点的状态监测,使用Socket套接字开发了网络通讯程序,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信号监测和数据传输;研究了FPSO油船货油舱的参数监测系统和BINGO 9000型钻井平台燃油的加装与加温监控系统,这两个系统主要由信号测量、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库查询以及网络通讯等部分组成;研究了监控软件的设计方法和编程环境,并开发了货油和燃油两个系统的监控软件;在VC编程环境下开发出实时动态显示液位、温度、压力以及电流信号变化的图形界面,本文开发的图形界面,内容丰富、直观、且易于操作使用,能方便的对全船的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很好的达到了使用要求。 本文结合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利用数据采集板进行了多参量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实验并对FPSO多级监控系统,如货油、压载、机器、火气等系统进行了网络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软件设计运行良好、安全、稳定,性能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单铁园[2]2005年在《磁式光纤液位探测器及压载监测的设计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国家经贸委立项的“20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项目的子专题“船舶电气模——MEM设计”,研究的工程依托是大连新船重工建造的Belanak FPSO,本文对FPSO压载系统安全监测进行了研究与设计。 由于大型FPSO舱内大量易燃易爆气体的存在,如果舱内存在电信号,将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本课题研制开发了一种磁式光纤液位探测器,它利用磁铁的相互作用,将液位高度的变化转化为红外光线光强的变化,从而产生变化的数字信号,实现了油舱液位的安全探测。本文重点完成了磁式光纤液位探测器机械结构的设计、分析和计算,红外光发射与接收电路、倍频辨向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以及液位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的设计。 FPSO压载系统监测是FPSO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结合大型FPSO压载系统安全监测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多次深入实船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设计了Belanak FPSO压载系统的阀门开关逻辑,完成了压载系统液位监测、温度监测、阀门开关状态监测以及泵的压力监测等软件设计。本文运用虚拟仪器的思想,采用了目前测控领域比较先进的LabVIEW 7.0开发平台,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及模块化编程思想,着重完成了实时动态图形显示界面的设计,压载系统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的设计,数据库存储程序的设计,网络传输程序的设计等。 本文对所研制的磁式光纤液位探测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设计的压载系统监测软件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装置设计正确,软件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熊勇[3]2006年在《浮式生产储油船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t,简称FPSO)的不断发展,FPSO电力系统中不仅具有高、低压网络,而且网络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开展FPSO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也就非常迫切,突破制约FPSO电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本文主要就FPSO电力系统保护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本文结合常规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引入陆用电网设计方法,对船用大容量配电系统所面临的几个关键难点给出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FPSO实际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和设计上的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常规船舶相比FPSO的电力系统本身具有其特点,对FPSO电力系统的使用要求的特殊性,对运行工况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找出FPSO电力系统的设计难点;针对FPSO短路电流较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常用的串联感应电抗和并联旁路限流电阻的短路电流限制方法和Is-Limiter的比较分析,得出在船舶有限电网使用Is-Limiter是较为实用的方案,它不仅能有效限制系统短路电流同时也能使经济性得到较好兼顾;FPSO对电网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传统基于电流和时间进行电力系统选择性保护的方法存在着难以实现完全选择性的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逻辑选择性保护的原理和优点,讨论了在FPSO上应用逻辑选择性保护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最后针对FPSO对设备自动化程度和人员安全操作的要求较高的问题,给出了智能化供配电控制和保护系统的应用方案,在实际使用中,该系统智能化的供配电控制功能和分散型的网络结构能更好的适应FPSO的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性能需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倪国江[4]2010年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叁,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叁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孙波[5]2006年在《项目管理方法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环境持续多变,项目业主需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项目执行中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项目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和项目管理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信息化,为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的的一个领域、分支、学科乃至一种方法在全球范围正引起人们空前的重视。项目管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和企业层面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造船企业较国内其它行业较早地运用了项目管理技术,多年来通过承揽各类国际造船工程也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然而,当今世界越来越开放,国际造船工程承包的方式也由过去的单一性,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国际造船工程承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的国际造船工程承包企业中多年形成的项目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要想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站稳脚,并持续的建立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造船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积极创新,不断进取,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武装自己。本文着眼于企业应用项目管理的意义,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介绍项目管理知识和分析造船业项目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以大连船舶重工(DSIC)建造FPSO为例,将项目管理科学与造船实践中相结合,发展适用于造船企业的项目管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管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阐述了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原动力分析,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展望。介绍西方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项目管理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项目管理对我国建设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21世纪对我国项目管理的新挑战。(2)船舶工业开拓海洋工程项目的回顾,进行市场分析,介绍FPSO船市场概况,FPSO船兴旺的市场动因,FPSO船技术发展和建造趋势,我国船厂涉足FPSO船需要注意的问题,阐述大连船舶重工(DSIC)积极开发海工市场,强化项目管理的思路,承接BELANAK FPSO项目建设。(3)FPSO建造中项目质量管理模式,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成功关键要素之一,船舶建造项目管理要制定该特定船舶建造的质量方针,建立有效的造船质量体系;保证FPSO-3项目成功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规范项目操作的程序文件。通过对文件的控制管理,可以使项目执行的整个过程具有可控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4)阐述项目计划内涵,分类,在海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编制的总原则等等;接着说明DSIC现有计划编制中的不足,FPSO-3项目计划管理的借鉴;最后阐述CMS系统的应用。(5)阐述项目采办和商务管理两方面内容。项目采办管理主要介绍设备采办,采办管理,进步与差异比较,采购控制管理和业主物流;项目商务管理主要介绍项目的加减帐管理,包括加减帐的总体情况介绍,加减帐管理的概念,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加帐支持文件的管理,商务人员的配备等。(6)阐述FPSO-3项目HSE(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HSE方针与目标,培训与教育,项目安全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组织机构、职责和文件,风险管理与预防等等。

佚名[6]2011年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P112011011954一般成本环境下分散式多工厂资源调度/陈胜峰,蔚承建(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2010,39(5).―640~645.研究多工厂一般成本结构特征,即工厂含有固定成本和单位成本,提出了一种分散式多工厂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连续双向拍卖市场机制的ZI2策略。ZI2策略是一种包含价格和数量的二维报价策略,agent采用该策略在给定价格范围内随机提交报价。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ZI2策略可以实现较高的调度效率,整体平均效率达到90%。图2表8参10

佚名[7]2005年在《计算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文中研究指明1710 计算技术与计算机科学IELDVD056:9035 05284632004年信息技术:编码和计算会议录=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and Computing[会,英]/IEEE Computer Society TaskFor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Business Applica-tions.—P.814(E)本会议录收集了会上发表的320篇论文。内容涉及采用 GF 设计快速并行乘法器,基于约束的查询修

朱峰[8]2009年在《深水结构现场监测系统与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对深水环境下海洋结构物的动力响应研究主要采取数值模拟、实验室模型试验和现场实验方法。由于海洋结构所处的环境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不可能准确计算出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海洋结构计算所得到的结构系统的应力响应仅仅是名义应力响应,跟真实受力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场监测可以为深水环境以及结构响应提供最直观,最准确的信息,并且可以和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室模拟进行比较互补。现场实验对深水结构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监测所获得信息可用于改进结构设计,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并为结构的优化、更新提供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实时的监测信息配合相应的软件系统,对现实操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避免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国外监测实例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了适合深水结构物的监测体系。深水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及评价体系,四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和评价体系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基于现有技术,根据环形敏感元件理论,设计了适合深水立管监测的相关传感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经验,给出了自容式传感器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技术要求,并给出了布点设置分析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证明了传感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总结调研了相关设备,并给出了选择标准及方案。

罗福才[9]2011年在《船舶资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产评估是一项国际性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为了适应航运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国际航运企业要及时做出买卖船、造船及租船决策,寻找新的航运经营模式,联合其他航运企业组建新的班轮工会、运输联盟,或者实施重组、兼并、收购其他航运企业等等。在这些交易中,都需要对交易船舶进行资产评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船舶的买卖、转让、抵押、租赁、保险、担保、损害赔偿等事项经常发生,船舶资产评估随之而来。针对目前船舶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缺乏状况,以资产评估内容为基础,对船舶资产评估的种类、特点、原则、基本要素、评估程序和评估报告等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船舶性能和主要设备状况、作业航行区域、船龄、船舶的各种证书和建造国家等因素对船舶资产评估的影响。论文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结合船舶资产的特点,对船舶资产评估的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进行了研究,对评估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评估程序和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根据技术经济学理论,将现值法应用于船舶资产评估。对上述四种船舶资产评估方法在船舶资产评估中如何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各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资产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并行、分布式存储和处理、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能力,特别适合处理需要同时考虑许多因素和条件的、不精确和模糊的信息处理问题,可以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任意非线性映射等特点,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二手船和废船资产评估方法。建立了两种估算二手船价格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载重量做为输入的模型;以载重量和建造年份同时做为输入的模型。建立了叁种估算废船空船重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船长做为输入的模型、以载重量做为输入的模型;以主尺度做为输入的模型。船舶安全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对船舶的价值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船舶资产评估的同时,应该考虑船舶安全风险对其评估价值的影响。论文研究了基于安全风险的船舶资产评估思路,提出了基于安全风险的船舶资产评估流程、方法和计算公式。通过对被评估船舶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确定船舶安全风险水平,计算船舶安全折扣率,从而确定考虑船舶安全风险的船舶资产的评估值。以渔船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对渔船安全状况加以分析,简要介绍了综合安全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渔船安全危害最大的全损事故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对事故进行了分类,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渔船全损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估,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矩阵,提出了对渔船安全的风险控制方案和决策性建议,对渔船安全风险折扣率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

孟长生, 李金沙[10]2014年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应用实践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是提升营销现代化、自动化作业,化解管理瓶颈的最佳手段。近几年来,鄂州供电公司进一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加速推进,圆满实现了面向“大计量”的采集全覆盖建设目标。2009年至今,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建设与改造变电站及互供关口860个、公变台区4426个、高压客户3297户、低压客户39.79万户,实现了市—县—站(所)

参考文献:

[1]. FPSO多级自动监控与网络通讯研究[D]. 高传虎.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磁式光纤液位探测器及压载监测的设计实验研究[D]. 单铁园.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3]. 浮式生产储油船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研究[D]. 熊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4].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5]. 项目管理方法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孙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6].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11

[7]. 计算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J]. 佚名. 电子科技文摘. 2005

[8]. 深水结构现场监测系统与监测技术研究[D]. 朱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9]. 船舶资产评估研究[D]. 罗福才.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10].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应用实践初探[J]. 孟长生, 李金沙. 湖北电力. 2014

标签:;  ;  ;  ;  ;  ;  ;  ;  ;  

FPSO多级自动监控与网络通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