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通信网的管理及规划论文_秦涛

浅谈电力通信网的管理及规划论文_秦涛

国网江苏省供电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215004

摘要:近年来,电力通信网的管理及规划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其所面临的挑战。在探讨TMN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电力通信网管理和规划的原则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管理;规划

1前言

作为电力通信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及规划问题的关键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电力通信网管理及规划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电网高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集传摘、交换、终端为一体的有多个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载波、微波、光纤、程控交换、图像监控、电源监控和录音等系统。如何提升电力通信网的管理水平、丰富电力通信网的管理手段,进一步为电网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服务,是电力通信网规划建设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电力通信网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各种电力生产和管理业务信息。随着通信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网规模越来越大,网络节点越来越多,网络功能越来越强,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网络本身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必须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

3面临挑战

电力通信网的网络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可系统分为以下四点:网管系统的质量、互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以及网管技术的融合。(1)可持续性。在建设和发展电力通信网的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扩大网络的容量和规模,业务需求逐渐增加,这就对网络的灵活性、安全性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网管系统应该注重网络建设的可持续性。(2)互操作性。电力系统建设一般采用不同厂家的网管系统和通信设备,因为没有统一标准的网管以及通信设备接口,所以网络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只能按各自设备厂家的接口连接,当升级通信设备时,各厂家的接口也会随之变化,就会严重影响网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3)管理技术融合。网络管理涉众多的技术类型,涉及范围大,例如:人机界面以及数据库技术等,还有很多网络管理技术,主要的网管技术有面向数据网和计算机网的SNMP、面向网络互连的OSI、面向电信级的TMN、面向系统互连的CORBA、面向分布处理的ODP、还有WEB、JAVA等。所以,网络管理要考虑多种管理技术的融合。(4)网管质量。随着网络管理的功能逐渐完善和发展,网管的质量也需要随之提高,例如:客户需要动态定义网管故障级别,也就是不在开发和运行系统之前定义故障级别,而是网管用户使用后按需进行自动、动态的定义。

4TMN体系结构

网管系统TMN时通过一个具有统一接口标准的体系结构,将电信设备与操作系统互连,形成一个标准化、自动化的网络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TMN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结构、功能结构以及物理结构。

4.1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是用来描述物理接口及实体的结构类型。物理实体是其基本的结构单元,主要包括:MD协调设备、WS工作站、QA适配器、NE网络单元以及OS运行系统等。物理实体对应着特定的功能实体。

4.2功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用来描述功能分布的,功能块是其结构基础。TMN有五种功能块:MF协调功能、WSF工作站功能、QAF适配功能、NEF网络单元功能以及OSF运行系统功能。①OSF运行系统。运行系统功能主要是处理管理通信信息,控制、协调或监视各通信管理任务的完成。OSF分为网元管理层、网络层、服务层以及商务层。②NEF网络单元。主要是实现通信设备的功能、为通信设备以及网管系统提供接口。③QAF适配。QAF可以提供非TMN管理实体间的互联接口,TMN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统一管理全网系统,QAF可以为非TMN接口的设备之间提供接口适配。④WSF工作站。工作站功能主要是一种为信息管理用户提供TMN信息解释的手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用户编辑输入、屏幕数据维护、TNN接入、支持分页、窗口、屏幕和菜单、确认和格式化输出、确认和识别输入、安全登录和接入终端等。⑤MF协调。TMN的Q3接口属于管理接口。但是很多设备没有Q3接口,只有QX接口。MF就是实现QX和Q3之间的转化,从而实现OSF。

4.3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是基于目标的,可以描述各功能块信息管理特性,主要结构基础是通信模型、组织模型、信息模型以及管理层模型。

5电力通信网管理和规划的原则

电力通信网建设中,网管系统、标准以及技术支持的选择都应遵守相关原则,从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和规划的实际出发,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网络管理的设计和规划要向功能多样化、标准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2]。

(1)网络化。网络化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网管系统相互兼容;第二,各网管系统的独立性;第三,网络分成: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网络服务层。(2)标准化。第一,统一标准的建立,直线不同厂家接口兼容;第二,数据库面向对象模式,电力管理动态化。(3)多样化。网络管理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资源管理、拓扑管理、安全维护以及账目管理等功能。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管理及规划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电力通信网管理及规划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李会庆.现代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2):60-62.

[2] 李文轩.如何提高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管理模式[J].广东科技.2016(02):115-116.

[3] 张聚明.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16(02):88-89.

论文作者:秦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通信网的管理及规划论文_秦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