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论文_蒋晓璐

把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论文_蒋晓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小学 311113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教学方式就需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训练,保证知识的有效教学和综合理解能力的发展。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融入,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有活力,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获取的情况。教师要把握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和新课标,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因为知识的基础性,所以教师都是将阅读和写作分步进行。阅读就是进行课文的解读,积累基础知识;而写作则是进行技巧和结构讲解,让学生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不能得到发展,基础知识不能自主获取,也无法灵活应用;写作练习也较为困难,没有主动写作的兴趣。因此,就要将读写结合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现状,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使语文知识多样化呈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其能够参与教学,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弱,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探究,这就需要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融入,让语文知识多样化呈现,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全面认识和理解知识内容。读写结合方式让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进行了整合,所以知识的呈现就有了多种方式和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保障语文知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读写本身就是语文能力,而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开展能够让听说能力在读写结合中得到实践,提升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的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而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和写作理解做出设计,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综合能力的成长,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态度和思维结构,而读写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的整体性,并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单调性,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也就会有综合能力的提升。

3.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读写教学方式的融入让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思考课文知识的写作应用,完成知识的积累,形成应用阅读。读写结合方式还要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培养应用阅读,促进深度阅读习惯的建立,并有审美和语言素养的提升。而在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方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素材和知识,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提高写作的兴趣,可以更好地完成个人思想的表达,实现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所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未来的学习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问题

1.教学方式形式化,没有相关练习。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开展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调整,从而让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读写结合的开展呈现出形式化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练习,只是将课堂分为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严重制约了两种方式的相互促进;同时教学方式也没有实际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负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少知识支持。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开展无论以哪种为主,都需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而不是单一的将方式变成方法。如果没有知识理解的支持,那么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做出写作思考,在写作中也没有阅读知识的应用。这样教学方式也就成为空谈,没有实际的效果。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就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方式强行引入,使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忽视了核心素养,没有实际效果。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保证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学习积累中有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融入中却忽视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的渗透,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教学方式的有序开展,不利于自主学习的进行。

三、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方式的融入需要考虑到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要有所侧重,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1.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以写促读。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从而完成知识的探究理解。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读写教学方式就要以阅读为主,让写作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完成知识的理解吸收,同时也让写作技巧能够被学生所掌握。以写促读的方式主要以阅读教学过程中组织仿写、缩写、续写等形式开展,让学生通过写作完成对课文的分析,深度理解其中的内容。例如,在《秋天的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口头写作,表达自身对秋天的印象,以此就能构建一个关于秋天景色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情感的帮助,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深意。而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针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仿写,以理解和吸收其中的语句和词汇,完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比如让学生依据课文中对丰收的描写拓展写作,将基础知识进行内化。在课文阅读教学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缩写课文或者写读后感,促使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强化知识的理解认识,不仅可以深化阅读理解,也能让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得到积累,实现综合性的教学。

2.在写作学教中开展以读促写。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难点,以往教师都是让学生去读优秀文章,然后讲写作的框架,学生对于写作的知识理解程度低,所以写作困难,兴趣也比较低。而在新课改下的写作教学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大多是让学生自选写作,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对于命题作文还是不能有效地完成。对于这种情况,融入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可以加以解决,不仅能高效地完成写作教学,还能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3.以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构建全新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上,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单元教学任务为基础,分课时、分内容开展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核心素养,并在实践学习中养成,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新的教学模式以群文阅读和应用写作为方法,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利用第一课时开展群文阅读,做浅层的课文分析,总结诗词和课文中的字词解释、写作方法,以此来实现语言和思维素养的培养;然后利用第二课时深层阅读,建立统一的传统文化认识,了解不同文体对传统文化的展现方式;最后利用第三课时开展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写作,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结构,让阅读与写作能够真正融合,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落实,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养成正确的、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的融入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以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为出发点,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进行应用,并创新结合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使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能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石磊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2。

[2]王少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7。

[3]周琪雯 如何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有机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44。

[4]任凤玲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67。

论文作者:蒋晓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把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论文_蒋晓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