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黄瓜常见生理病害的防治_地黄瓜论文

保护地黄瓜常见生理病害的防治_地黄瓜论文

保护地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病论文,黄瓜论文,生理论文,常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低温障碍

黄瓜受低温影响发生寒害或冻害后。先在叶的大叶脉间出现黄白色斑,冻害加重后扩大而连片,或植株发根缓慢,或不发根,或花芽不分化,整个植株生长瘦弱,甚至叶片枯死或全株枯死。

病因黄瓜相对其他蔬菜作物耐寒力比较弱,在0℃~10℃时就会受害,低于5℃生理机能出现障碍。这是因为:低温时,根细胞原生质流动缓慢或停止,细胞渗透压降低,造成水分供求不平衡。另外,植株受低温侵袭后,细胞间隙的水分结冻,使细胞原生质的水分析出,冰块逐渐加大,致细胞脱水或使细胞胀裂而死。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耐低温的品种;二是低温锻炼,苗期经受一定的低温可提高抗寒能力:三是在棚室上加盖双层草帘;四是熏烟或临时补温;五是低温后慢慢升温,不可操之过急,严重受害的植株要拔除重新定栽。

花打顶

黄瓜在苗期至结瓜初期出现顶端形不成心叶的“花抱头”现象叫花打顶。

病因花打顶类型分烧根型、沤根型、营养障碍型和伤根型。定植穴内有机把施用过量,定植后浇水不及时,棚室土壤干旱烧根形成烧根型花打顶。棚温低于10℃,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5%,土壤潮湿,根系生长受抑形成沤根型花打顶。夜间温度低于10℃后一段时间,植株矮小,叶色变深绿色,叶面凹凸不平,出现营养障碍,造成营养障碍型花打顶。瓜苗或植株根系受伤后,养分吸收受抑,出现伤根型花打顶。

防治方法 防治烧根型花打顶应及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22%,空气相对湿度达65%,浇水后中耕。防治沤根型花打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含水量。对夜温低造成的花打顶应提高夜温,上半夜温度达15℃,并保持4~5小时,下半夜保持在10℃。对伤根型花打顶,中耕时少伤根,采取保秧护根措施,提高根系活力。

叶片卷曲

植株上部叶片多发生上卷,颜色呈褐色。

病因棚室内温度过高,植株上部叶片遭受高温烧伤。

防治方法发现症状后及时检查棚室内温度,通风降温,把温度控制在25℃左右。

苦味瓜

病因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特别是一次性施氮肥过多,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会出现生长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坐果不齐,侧枝上易出现苦味瓜;气温过高,高于32cC,致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营养失调;土壤过于干旱;阴天多,阳光少,地温低,水分养分吸收受抑,易形成苦味瓜。此外,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防治方法配方施肥,使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及时浇水,防止干旱;控制温度,避免出现高温低温;阴天光照不足时补充光照,可采用后墙涂白、挂反光膜、反光镜等措施;选用不易产生苦味瓜的品种。

畸形瓜

黄瓜畸形瓜种类很多,有尖嘴瓜、大肚瓜、细腰瓜、曲形瓜等,这些瓜条直接影响销售,菜农损失严重。

病因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透光不良,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染病虫害,或遇连阴天。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料,防止植株早衰,采用高光效无滴棚膜,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害。

药害

病因药害主要是由于用药浓度过大、用药时间和方法不当等因素所致。如烟雾剂如果放到植株行间点燃释放,容易出现“烟”害,使叶片退绿焦枯;多效唑不仅可以使黄瓜茎蔓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也会使瓜条变粗变短。

防治方法一是选择对作物安全的农药;二是尽量避开在作物耐药力弱的时期喷药,一般在苗期、花期易产生药害;三是正确掌握施药技术,严格按照规定浓度、用量配药。

化瓜

瓜条长2~5厘米时,停止生长,萎蔫。

病因保护地黄瓜栽培化瓜的原因很多:一是品种结实能力差;二是高温,保护地内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温度高于18t,就会导致化瓜,结瓜初期如果连续2~3个晚上出现20℃高温,会使瓜秧徒长而导致化瓜;三是低温冷害;四是二氧化碳浓度低;五是密度过大,肥水供应不足,根系争夺养分,茎叶争夺空间,透光、透风差,光合效率低,消耗增加;氮素营养过剩,使黄瓜发生徒长等多方面因素引起化瓜;六是根瓜采收不及时;七是病虫侵害,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病害直接侵害叶片而影响光合作用,引起化瓜,蚜虫、白粉虱危害也会引起化瓜。

防治方法一是选择适宜品种,掌握适当密度。另外,可通过人工授粉、放蜂等措施提高坐果率。二是嫁接育苗,培育壮苗。三是调节温湿度,改善光照条件。加强放风管理,把温度控制在适宜于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范围内。冷天可小放风,晴暖天大放风。采用透光率高的无滴防老薄膜,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清洁膜面,以利透光,晚上用日光灯等光源进行人工补光。四是合理施肥浇水。在根瓜坐住前,不要浇速效氮肥。缓苗后若植株生长正常,不再浇水进行蹲苗,直到根瓜长至手指粗时再浇水和叶面喷肥,并及时通风排湿。叶面喷肥可采用1%的磷酸二氢钾加1%的葡萄糖加1%的尿素混合液或0.3%的红糖加0.2%的碳酸二氢钾加0.3%的尿素混合液。五是及时调整植株。保留根瓜节以上的带雌花的侧枝,并在其雌花以上留1~2片叶摘心,其他侧枝和卷须要及时除去。还应适当通风,保证二氧化碳的浓度。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七是适时采收。

沤根

病因 主要是地温低于12℃,且持续时间较长,再加上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气,苗床温度和地温过低,瓜苗出现萎蔫,萎蔫持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沤根。沤根后地上部子叶或真叶呈黄绿色或乳黄色,叶缘开始枯焦,严重的整叶皱缩枯焦,生长极为缓慢。在子叶期出现沤根,子叶即枯焦;在真叶期发生沤根,真叶就会枯焦,因此从地上部瓜苗表现可以判断发生沤根的时间及原因。长期处于5℃~6℃低温,尤其是夜间低温,致生长点停止生长,老叶边缘逐渐变褐,致瓜苗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 畦面要平,严防大水漫灌。加强育苗期的地温管理,避免苗床地温过低或过湿,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大小。采用电热线育苗,控制苗床温度在16℃左右,一般不宜低于12℃,使幼苗茁壮生长。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  ;  ;  ;  

保护地黄瓜常见生理病害的防治_地黄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