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超越_混合经济论文

混合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超越_混合经济论文

混合经济: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超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民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4)04-0009-03

一、民主社会主义选择混合经济的原因

在西方经济学中,一般把战后资本主义的国有与私有并存、计划与市场并用、国家干 预的现代市场经济统称为混合经济。西方现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以美国经济样式为 例描述过混合经济,他认为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这两种极端的形式都不能代表当今美 国经济制度的现实,我们的经济是私人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实施经济控制的‘混合经济’:私有制通过市场经济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则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1]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从单一的私有制经济向混合经济转变的过程,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加大,部分经济形式国有化,国家控制一部分企业的所有权。转变的原因,一是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后在经济理论上信奉凯恩斯主义的结果;二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使得资产阶级私有制同现代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私有制让出一部分地盘有利于缓和矛盾,延续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民主社会主义走上混合所有制的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党在执政实践中发现国 有化改革难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并认识到私有制经济仍然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为了综合二者的积极因素,他们选择了混合所有制模式。国内很多学者就以此 为据,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是背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在维护资 本主义私有制。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显得过于简单。从社会党所处的主客观 环境来分析,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的国有化理想向混合经济转变,直接的原因至少有以 下几点:(1)国有化改革受到挫折。西欧社会党成为执政党后,都程度不同地进行过国 有化改革,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2)资产阶级的抵制和右翼政党执政时的政策顺延 传递,也是社会党人放弃传统所有制思想的原因之一。根据西方多党制的政治游戏规则 ,任何一个党派上台执政都不是恒定的,谁能在大选中赢得胜利,谁就能得到领导一届 政府的执政权。在西欧的政治光谱上,基本的格局是作为左翼的社会党与右翼政党之间 的竞争。它们之间既相互挑战又相互影响,不同政党上台执政后虽然会改变反对党执政 时的政策,社会党会尽力体现其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风格,但上届政府的政策不可避免 地会在下届不同政党政府的政策中留下印痕。正如右翼政党政府上台后无法全部取消社 会党人所苦心经营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一样,社会党人上台后也无法将保守党人 所推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连根拔起。因而,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践会呈现向自由 主义靠拢的趋势。(3)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合法限度是遵守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维护 现行制度,否则,它就会失去生存空间。因为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是不会允许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只是迫 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压力和国内工人阶级的斗争,资本家才不得不接受社会党人温和的社 会改良,一旦超越维护私有制的界限,就会受到资产阶级的抵制。所以,为了得到资本 家的配合和支持,也为了激发他们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党人只好淡化所有 制理论的社会主义色彩。(4)对经济规律认识程度的加深。社会党人在实践中逐渐认识 到: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或前提,而仅仅是一种限制资本权力、调节社会经济的 手段,国有化本身不能导致社会主义自动实现。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私有化和国有化 只是刺激经济发展的不同方式。不同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而且是不能相互代替的。至 于计划和市场,这完全是经济调节的手段和方法问题,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按一定比例 的混合,有利于发挥两者的优势。

二、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模式的特征

在民主社会主义者看来,各种经济形式和所有制形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最理想的方式 是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既能够使发扬各方的优势,又能抑制其弊端。具体地说:

1.在所有制上,认为公有制是调节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民主的手段,私有制经济又是 保持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活力的有力武器,因此,他们主张二种所有制的并存,这 也就是所有制上的“混合”。简言之,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构成民主社 会主义混合经济模式中的所有制结构。这种混合经济制度对市场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参与 者来说,在政治地位上和社会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国家和社会对哪一种所有制都一视同 仁,不存在制度上的偏颇。对于公有制来说,它的优势是可能保证财产的公平分配,但 在调动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缺少激励机制;而私有制经济是以生 产资料私有为核心的竞争性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效率,但又会导致分配不公 正,造成社会成员两极分化,最终也将破坏人的自由和平等。因此,他们试图在“混合 ”中对不同所有制扬长避短。

2.在经济调节方式上,认为自由的市场配置和有计划的政府干预都是必须的,这是发 展经济手段和方法上的“混合”。民主社会主义在改良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经 济的基本秩序和规则是认同的,但是它反对完全的放任自流,更加反对按市场规则建构 社会秩序,即反对市场社会,因此,它主张政府对经济实行干预,力求通过强有力的宏 观调控消除市场经济的弊端。同资本主义保守派的混合经济相比,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 运行方式的混合上,更多地倾向政府干预,并且出现管得越来越多的势头。

3.在分配方式上,改变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中按资本和劳动力的价值分配的做法,也 区别于现实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传统做法,在政府干预之下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公 民的收入。如果说第一次分配基本上还是按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比例来进行的,这还 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分配方式,那么,经过社会再分配之后,资方和劳方的收入比例急剧 缩小。由于民主社会主义建立了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是底层的民众,他获得再分 配收益的渠道就越多,力度也越大。这样的分配机制,对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结果平 等,是非常有效的。

总的说来,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征:(1)资源和生产所有 权部分私有、部分公有;(2)政府通过高额税收处置总收入的很大份额。这个很大份额 部分花在公共消费和投资上,部分用于收入转移(如社会保障制度)与补贴;(3)政府干 预,如财政货币政策、税收、补贴及各种直接调控,这些调控对私人部门经济有很大影 响。在这三个内容中,第二项是民主社会主义建设福利制度所必需的经济政策,第三项 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共同认识到的为保持市场经济良性发展所必需的,也是现代 市场经济的重要一面。第一项内容因为涉及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定性问题 ,公有制和私有制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因而带来了很 多的争议。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意义上,混合所有制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背离 ,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突破性发展,这给社会主义者留下了继续思考和实践的巨 大空间。

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同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或者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党 执政时实行的混合经济同右翼政党执政时实行的混合经济,在表面上没有什么两样,因 此,我们似乎很难从经济角度分辨出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但是,两者 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党更重视反映和实现下层人民的利益,所以在公有制经济的量 上,对贫富差别的调节程度和力度上,都更加重视平等、公正和互助的基本价值,下层 人民就在这个过程中的的确确已经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具体的实惠。

现在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前进行的改革在某些方面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 济改革中的很多做法具有类似之处,或者说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中突破的东 西,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早年就已经遇到过并尝试过。比如,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 化的问题,英国工党在1960年年会上通过的《工党的目标》中就认为:“公有制将采取 不同的形式,包括国营工业和商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作,地方公营以及公方之参与 者私营。”1980年工党年会通过的《英国工党纲领》又重申工党“并不认为公有制应延 伸到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而且公共所有制可采取工人合作社、公有公司、市办企业、 国家控投公司、地方企业、公营公司和私营公司”的形式。总之,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 ,公有制在建立经济民主制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公有制并不等于国有化,它应该有 多种形式。具体地说,可以采取把现有的私有企业国有化,创立新的公有的垄断联合企 业,建立市有或地区性企业、消费合作社或生产合作社等形式[2]。这些论述,实质上 就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的认识。

可见,民主社会主义探索混合经济道路的成果,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着扬 长避短、延续其生命力的作用,并且这种方式的实践所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同社会主义 的价值目的是相适应的,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因素的进一步生长;另一 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在混合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但在客观上为现实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而且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好素材。

三、科学社会主义者对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论的传统态度

长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者对待混合经济论是持根本否定态度的。基本的观点有以下 几种:

1.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论从一开始就是资产阶级混合经济论的改良主义翻版 。民主社会主义者所说的混合经济,并不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成分的混合,如社会主义经 济成分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并存,而是指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和资本主义的私营企业 的并存。所以,这里所说的混合经济,实际上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两种形式——国有的 形式和私有的形式——的并存和混合。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有化中,尽管生产资 料私有制也采取公有的形式,但终究只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公有,这和社会主义公有化是 截然不同、有根本区别的[3](P181-183)。

2.认为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提出的混合经济论尽管表面上的说法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然 而其矛头取向直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妄图通过发展多种经 济成分,最终取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因此,混合经济是为经济私有化制造理论依据 ,是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幌子下,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私有制经济。

3.认为社会党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从社会主义公有化向混合经济的转化,是他 们的社会主义观在资产阶级影响下蜕化变质的结果。社会党人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 入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营成分、社会化成分看作是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中 间站,认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进一步过渡,就是逐步扩大“社会化成分”的范围而 缩小“私人成分范围”的过程。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意向的基本价值,不再是消灭剥 削和阶级,而是自由、公正、相助和从共同的结合中产生出来的彼此间承担的义务。而 自由、公正、相助的实现,并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关系,只要对那些有碍于自由 、公正、相助的实现的大企业的权力加以限制,社会主义的这些价值就能逐步实现[3]( P173-174)。

这些观点,有的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搞混合经济的实质的相对公正揭示,有的则显得狭 隘了些。而总体上,传统的观点中带有比较浓的意识形态批判成分,或者说只是单纯地 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势必导致遮盖住其他方面的价值,影响我们对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正确因素的吸收与借鉴。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混合经济论的认同与超越

在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之前,混合经济论在我国遭到拒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 在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之后,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混合经济的看法 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对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论的攻击主要是集中在所有制的问题上 ,而观念的转变也是从所有制开始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多 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到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我 们突破了用姓“社”姓“资”来思考所有制问题的旧框框,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良好的 资源配置、健康的经济运行机制、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分配方式以及较快的经济增长上。 这样,当我们改变了用意识形态斗争的思维方式来探索所有制问题之后,罩在混合经济 论之上的遮盖物就被揭开了。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们对混合经济的认识较20年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在性质上, 我们已不再把混合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于一起。而且,在很多方面,我们的思路和策略 已经接近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模式中的做法。近年来,有不少理论家和学者开始用混 合经济来指称我国的经济模式。这种观点虽然得到权威的认可,但党和国家文献中还只 是确认了混合所有制的地位,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 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 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是否正在建构一种混合经济模式,还需要进 行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论证。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是认同了 混合经济论的: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 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趋向合理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持续上升,而且,随着国家 对股份制企业的支持和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计划的作用范围不断缩小,市场 的作用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存的 “双轨型”经济体制。

第三,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机制,由单一按劳分配向以按劳分配为 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转变。与此同 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再分配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起来,有 力地调节了国民的收入,避免了两极分化。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认同并非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模式的完全照搬 ,而是说吸收了他们的合乎市场经济规律的并且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点。民主社会主义 混合经济模式同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不能等同,两者之间差异明显:首先,两者变 化轨迹不同。在所有制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观点上从公有制转向混合所有制,可 实践背景上却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走向混合所有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从理论观 点还是实践基础上都是从单一公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化的。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民主社 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自发市场调节走向双重调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从完全计划 调节走向双重调节。在分配方式上,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是按资分配,我国则是单 纯的按劳分配[4]。其次,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的主体是私有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始终强调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由于资本主义生存环境和改良主义实践方式所限,民主社会主义虽然走的是混合经济 道路,但最终还是难以突破资本主义的经济绩效,难以摆脱经济衰退、失业和两极分化 的纠缠。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是高起点、高目标的混合经济,既吸收了 前者的优点又能有效地克服它的缺点,在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超越了民主社会主 义的混合经济模式。

收稿日期:2004-03-15

标签:;  ;  ;  ;  ;  ;  ;  ;  ;  ;  ;  ;  

混合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超越_混合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