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宋明清

宋明清

四川省邛崃市中医医院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TCM spleen cough phlegm metho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Method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60 cases of chronic bronchitis patients, grouping form for digital grouping,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espectively, two groups of cases were 30 cases.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S is spleen cough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bserve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is a big gap, P < 0.05; The immune function of experimental index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index of neutrophil cell to gobble 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treatment by TCM spleen cough phlegm method has obvious effect.

【 key words 】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 cough phlegm method; Chronic bronchitis

【摘要】目的 对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选择我院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形式为数字分组法,分别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例数均为30例。参照组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的是中医健脾止咳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参照组的临床疗效与实验组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组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其中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慢性支气管炎

前言

慢性支气管炎较为常见,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和咳痰,每年发病时间一般持续3个月。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研究认为主要是和各种因素长期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感染因素、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以及其它因素(气候、免疫、年龄等)[1-2]。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起病缓慢,容易反复发作而加重病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西药治疗,我院近年来对该疾病患者实行了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中医和西医进行对比,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分组的形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分别作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为42.36±3.4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14±0.16年。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为43.17±3.36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38±0.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的是西药治疗,药物选择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汕头金石粉针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51),静脉注射0.75g,用6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之后再注射,每天两次。

实验组采用的是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药物的配方为:党参、苍术、炙麻黄、枳实、黄连各11g,鱼腥草28g,木香、陈皮、各9g,连翘、8g,杏仁7g,法半夏、升麻、莱菔子各6g,桔梗5g,甘草、干姜各4g。对于痰热患者,可加入黄芩、栝楼、贝母;对于痰热伤津患者,加入麦冬和天花粉;对于痰黄稠厚患者,加入蒲公英和金荞麦根;对于气急喘息患者,加入苏子和白芥子。每天煎一副,分早中晚三次服用。疗程为一周。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N K细胞活性、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三个免疫功能指标。疗效评定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指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各项指标无变化,或者症状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并用( )表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为70.00%,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n(%)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发病初期,病变位置主要是在细小气道,使得肺顺应性降低,病情逐渐加重,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患者出现气急、气促、气短和气喘等症状,随着肺气肿的加重,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4]。因此对慢性支气管炎要加以重视,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饮”、“喘证”范畴,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和肺、脾、肾的功能失调有着重要的关联,还有痰饮伏留也与该病息息相关。当外邪犯肺,从口鼻入侵肺部,使得肺失宣降,痰浊从生,痰浊使胸肺阻塞,从而引发咳嗽、咳痰或者气喘。而内伤脏腑则是由于肺脏长期病变或者其它脏腑病变累及肺从而引起咳嗽和喘息[5]。因此,一般认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外感和内伤造成的。肺部是储存痰的脏器,除了受到外感因素影响之外,内部情志也有可能触发。与此同时,脾脏是生痰之源,当脾虚失健后,谷物和水液等饮食无法化成精气向肺部输送,反而积聚成为痰浊,并在肺部储存,从而再次造成气道阻塞。因此,我院采用了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法是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采用了辨证治疗的方式,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传统西医和中医治疗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另外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N K细胞活性、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也高于参照组,其中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差异显著。由此可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根据中医辨证的指导,采用自拟的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显著,综合了各种中药物的作用,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易晓婷.中医整体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01):133,136.

[2]孙剑峰,何成诗.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02):113-115.

[3]米华?加迪,阿达勒别克?闹乎旦.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145.

[4]孙哲.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2):178-179.

[5]王大飞.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5,30(11):2355-2356.

论文作者:宋明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宋明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