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结构设计中后浇带和加强带浅认识论文_刘军

钢筋砼结构设计中后浇带和加强带浅认识论文_刘军

摘要 介绍了后浇带和加强带概念,说明了后浇带的设置及一般做法,阐述了膨胀加强带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 后浇带、加强带、膨胀砼

一、后浇带和加强带的基本情况

1.后浇带

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发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按功能分为沉降后浇带和收缩后浇带。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m设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膨胀混凝土加强带

当地下室超长,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既无缝施工。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膨胀混凝土应用于平面结构(基础底板),即使超长结构只以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一般也不会出现有害裂缝。但是对墙体而言,即使整体使用膨胀混凝土,也往往还产生裂缝。这是因为,除配筋不太合理,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养护不足,分段太长等因素以外,主要与混凝土膨胀率不足有关:

(1)新浇混凝土的温度下降时产生的收缩,但由于已浇底板的约束,于是产生拉应力。

(2)由于混凝土截面内的温差,在低温部位产生拉应力,墙体混凝土由于被刚性大的柱或基础的约束而产生干缩裂缝。为此,在设计中可采取适当提高边墙配筋率,减少水平筋间距,以增加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在墙的中部或底部1m范围内的水平筋间距改为80~100mm,形成一道“暗梁”,以平衡收缩力;此外采取加强浇水养护,墙体保温,延长拆模时间等措施,起到控制裂缝的作用。

二、后浇带的设置及一般做法

1.后浇带通常每30~40m设置一道,宽度为800~1200mm,一般钢筋不切断,且要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2个月后,将两侧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干净再用比设计等级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灌,并振捣密实、加强养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宜布置在剪力较小的跨度中间范围以内。

2.后浇带的优缺点

设置后浇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可避免设伸缩缝,施工方便,节省造价。建筑立面效果更好,有利于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大底盘多塔建筑的大空间地下室连成一体,更具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后浇带也有以下缺点:

(1)由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浇筑,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期间后浇带中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

(2)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因而影响施工进度;

(3)在后浇带灌注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清理,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数月,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注前完成,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容易在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从而引起漏水。

三、膨胀加强带的设计与施工

1.膨胀加强带的做法

采用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不仅消除了如前所述后浇带施工带来的一些弊端,还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同时缩短了工期,节省了造价,效果更为显著。膨胀加强带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1)带宽2m,带的两侧布置5mm的密孔钢筋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隔开,钢筋网垂直布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

(2)带内增设10%~15%的加强钢筋,均匀布置在上下层钢筋上,加强筋垂直分布于膨胀加强带长度方向,两端各伸出膨胀加强带30d,并固定在上下层钢筋上。

(3)带内采用设计强度等级比相邻非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外掺适量膨胀剂。

2.膨胀加强带的优点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设置膨胀加强带,不但有利于解决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对房屋结构安全的影响,而且具有以下优点:(1) 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

(2) 材料用量较少,易于控制工程造价,经济性好;

(3) 保持结构的整体性,有利于结构抗震。

结论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施工规范,用膨胀加强带结合后浇带,减少了施工对后浇带处理这一繁琐的环节,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钢筋砼结构裂缝成因及对策[J].?罗鑫.??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2]浅析植筋方法在钢筋砼结构上的施工[J].?胡晓君,柳旭.??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3]受腐蚀钢筋砼结构性能的研究[J].?王大智.??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6)

[4]已有钢筋砼结构加固前损伤鉴定方法的讨论[J].?林建京.??福建建设科技.?2006(03)

[5]浅谈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张建明.??甘肃科技纵横.?2005(02)

[6]钢-钢筋砼结构建筑物抗震概说[J].?张晓平.??福建建筑.?2002(S1)

[7]钢筋砼结构自防水渗漏的治理与预防[J].?王守文.??西山科技.?2002(04)

[8]《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动态[J].?黄成若.??建筑结构.?1986(03)

[9]钢筋砼压杆矩形截面设计及其逐次调整法[J].?鲍质孙.??建筑结构.?1988(05)

[10]第五讲?钢筋砼结构CAD系统的设计[J].?胡仁隆,邓潘荣,林春哲.??建筑结构.?1988(06)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钢筋砼结构设计中后浇带和加强带浅认识论文_刘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