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研究论文_杨玉辉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研究论文_杨玉辉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400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建筑很容易遭到雷击的影响,从而会使得建筑的质量下降,同时也会使得人们的安全受到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策略,针对智能建筑进行电气防雷设计,以保障智能建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下面本文就主要对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

1导言

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电脑互联网信息技术、现代化流程控制技术、智能卡使用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各类高科技手段的创新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关于对智能建筑所使用的防护设备却功率定额小、电压和绝缘度低,过弱的过电压承受和抗干扰抗电涌的能力,非常容易受到雷电袭击,从而损毁整个智能系统,造成经济、安全等隔各个方面的重大损失。应该对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保护问题提起高度重视,地对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保护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显得尤为必要。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中,应该将研究雷电侵袭的防护措施作为重要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随着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保护设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为当代智能建筑电气防雷工作制造了利好环境。然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保护设计的水平,加大对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保护设计的研究力度迫在眉睫。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是一细腻而系统的工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电气防雷的措施,在智能建筑中形成一套完善的防护系统,使得智能建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2智能建筑电气防,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针对智能建筑物进行电气防雷措施设计时,务必要根据智能建筑实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按照电气防雷措施的执行要求对智能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的原则一定是要以预电气防雷击为主要目的,保障安全为的指导原则,为了对电气防雷进行更为安全科学的设计,在设计开始时就要对建筑物现场和周边的雷电环境进行分析、探讨、评估。

第二,在对智能建筑物进行电气防雷设计时,一定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还要仔细分析雷电活动的一般规律、建筑物主体内部装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并预测出雷电发生后最大严重的破坏程度,再根据所有这些情况,采取对应的防护和维修措施。

第三,智能建筑物的电气防雷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进行综合设计。

第四,智能建筑物内的微电子设备的电气防雷应采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共用接地系统和安装电涌保护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第五,智能建筑物内的微电子设备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3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智能建筑内部和外部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相关的智能化设备比较多,整个施工工程比较复杂,而其中大量的电子器件多数属于弱电设备,并且相互之间产生电子脉冲,因此极易受到雷击。加强智能建筑电气防雷系统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设计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问题:

3.1设计思路比较老套

在当前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工作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并不能与时俱进,采取传统老套的思想进行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按照最新的《建筑物电气防雷设计规范》里面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因此就使得智能建筑在电气防雷过程中存在隐患。

3.2设计过程不够系统化

设计工作者相互之间不能够实现协同设计,因此,电子系统、通讯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够实现一体化、系统化,或者说不注重其中某个系统组成部分的设计,进而使得整个电气防雷设计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而使得电气防雷设计效果不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设计系统不够全面

电气防雷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精细的系统设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各个细节都需要按照严格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对于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电气防雷系统的设计不够全面,混淆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等组成部分,进而引起电气防雷系统的失效。

4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

4.1结合智能建筑实况制定完整合理的电气防雷方案

通常情况下完整的电气防雷方案都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直击雷防护,一个是感应雷防护。前者主要是使用接闪杆、接闪网、接闪带和导体等做成一个框架,如果在电气防雷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接闪杆,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在顶点设置一个金属网络,智能建筑中的金属导体和这个网都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连接,这样就有效的实现了电气防雷的目的。感应雷对智能建筑的损坏通常都是数据线直接的侵入到了电气设备当中对设备产生了破坏,这样就可以对感应雷予以有效的防护,所以在智能建筑中也应该在各种线路出口和入口的位置安装电气防雷装置。

4.2加强对信号系统的雷电保护

在智能建筑中,信号受到破坏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对智能建筑的通信效果可以说是百害无一利。因此,加强信号的电气防雷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就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如果信号传输的方式为有线传输,那么可以在线路电缆以及信号接收器之间安装一个保护器(SPD),并且在发射以及接受设备上也要安装这样的保护装置,电话线的外部由金属管予以保护。如果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线路类型为双绞线或者为同轴电缆,那么可以在设备上安装保护器,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电气设备不受影响,起到安全运行的作用。

4.3做好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技术评价

第一,前期设计资料的评价。设计计算资料是电气防雷系统设计的灵魂,因此,需要对设计部门的前期资料进行技术评价,需要评价的资料有建筑单位的建筑物电气防雷系统报审资料,包含建筑单位资质信息、建筑物电气防雷系统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详细技术要求等等,保证前期设计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第二,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类型及其电气防雷设备的评价。首先,评价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当地建筑自然环境,对施工单位电气防雷设计类型等级进行评价分析;其次,对设计工作者所使用的电气防雷设备进行评价,包括接闪器的设计、避雷针的设置、均压环的设置等等,需要对每种设备的材料、规格等信息进行评价,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而且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通信天线、太阳能、有线电视网络等其他设备,选择合理的位置进行布置,防止不同设备之间产生冲突。第三,对电气防雷系统接电系统进行评价。评价人员需要对电气防雷设计的电气防雷引下线、建筑物配电系统、家用电源线路等进行评价,采取合理的TN交流供配电形式,防止电源线路、通讯线路等受到雷电波的影响,采取合理的屏蔽措施,进而在实现智能建筑电气防雷击的同时,保证整个建筑物各个系统之间都能够合理稳定工作。

5结论

综上所述,雷击对智能建筑有着严重的影响,要想能够使得智能建筑得到安全保障,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对智能建筑进行电气防雷设计,针对智能建筑中的各个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等都要做好相应的电气防雷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雷击对智能建筑的损害,从而进一步的保障智能建筑中各个电气系统和电源设备的安全使用,同时也保障了智能建筑中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景飞.探讨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4,04:54.

[2]孙石磊.探讨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J].民营科技,2016,05:193.

[3]王秋荣.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122.

[4]李垂军,林政,黎梓华.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技术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03:73-75.

[5]覃怡翎.现代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研究[D].广西大学,2015,21:193

[6]张颖.谈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J].门窗,2015,04:251.

论文作者:杨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研究论文_杨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