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质量师资提升托育服务质量论文

用高质量师资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文|钱雨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托育师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蒙以养正”“幼有所长”,让每一个儿童健康、平安地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周礼·司徒篇》提出“以保息六政养万民”,其中将“慈幼”列为保息六政之首,可见婴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承担照护婴幼儿职责的托育师资,守护的不仅仅是今日之儿童,更是明日之社会,其角色和价值不可轻视。目前,我国托育师资缺口巨大,不少托育机构的保教人员都缺乏专业资质和专业背景,存在巨大的隐患。

根据深层地热资源勘探工程NS-A地热井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要求及对组合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经综合研究分析,确定该地热井取用中新统红柳沟组下部及渐新统清水营组级石炭系上部热储,确定取水段为1594.75~3167.11 m。止水位置确定在1555.84~1558.31 m、1559.11~1571.58 m。

当前的托育师资哪里来

从国际视角来看,2005年全球0-5岁儿童的入园(托)率已达到54%。而以往我国对早期教育重视不够,当前的托育机构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要求。以上海为例,目前0-3岁幼儿约60万,40%有托育服务的需求,但入托率低于2%。

一位托育机构的负责人联系我,询问今年能否推荐毕业生到机构就业。我遗憾地告诉她:由于面向全国招生,许多毕业生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就业,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连上海本地幼儿园都供不应求。那么,社会上现有托育机构的师资来自何方呢?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或是事业收款,所以在内部控制这一块不重视风险评和控制。关键岗位长期不轮岗。不具备轮岗条件的,也没有采取专项审计等替代控制措施。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之下,内部控制案件产生的影响程度较大,不仅带来的是社会舆论的抨击,还会引发各类政治风险,加上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后果异常严重。

相比而言,中国台湾地区对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更加严格。如对保姆从业人员的保姆证书考试分为学科和术科,学科主要考查儿童政策与法规、婴幼儿发展、亲子教育及社会资源运用、婴幼儿环境规划及活动设计、婴幼儿健康等理论性知识;术科考查保育的实际技能,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娃娃洗澡和刷牙、辅食制作、如厕训导、讲故事、安全医护等项目。两门考试均通过,方可获得保姆证书。非教育、社会、医学等相关科系的毕业生想报考保姆证书,需要参加至少126个小时的保姆人员专业训练课程,修满7学分,取得合格结业证书后才能参加考试。已经加入社区保姆系统的保姆每年必须参加20小时的免费在职训练课程。

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是优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效果。2018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托育机构负责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员四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工作6年及以上的经历。育婴员应当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取得育婴员四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原则上每年不少于40课时,旨在最大限度地保证托育机构中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

以前的教学活动都是以老师课堂教学为主。翻转课堂实现了课上到课下的翻转。教师在录播教室进行录制,资源可以保存。学生课下通过点播,自主学习教师授课的视频内容,学习灵活主动,实现了课堂翻转。除了录制常规课程,教师还可以录制微课。视频不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录播教室的投入使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特色的教学理念。

托育事业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师资

我的一名学生暑期去某著名早教中心做兼职。据说一起被录用的兼、全职人员中,只有她是学前教育专业。由于教师紧缺,头一天她参加了中心课程结构和活动步骤的培训,第二天就开始正式执教。该中心的负责人说,其余的岗位培训会穿插在工作过程中进行。4周后,她离开了这家早教中心。

(2)经产母猪情期受胎率:采用人工授精为86.93%,采用自然交配为78.69%,差异显著(P<0.05)。

2018年我国约有6300人取得了育婴员证书,但托育师资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育婴员培训。例如,育婴员四级的报考要求是有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连续工作5年以上并经育婴师培训标准学时数。

然而,育婴师的资质不能满足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高期待。对于高收入家长而言,与其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让一个育婴师照看10多个孩子,还不如自家请一位育儿嫂,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由老人照看,经济又放心。当托育机构的收费高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母亲工资时,这道选择题变得更加简单:不如让妈妈辞职,以便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

托育需要专门的早教师资

其实,儿童年龄越小,对师资的要求越高。每个托育班级应该至少配备一名正规早教教师和两名育婴员作为保育员,正规的托育教师应当具备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和资质。根据当前出生率,如果我国0-3岁幼儿入托率达到10%,全国还需要增加4万名托育教师。

在许多地区,早教教师都是“三无”人员:无学前教育专业证书、无教师资格证、无育婴师证。笔者曾经调研了一家著名的连锁早教机构,该机构的教师中有一半毕业于大专院校英语专业,三分之一毕业于体育专业,还有几名毕业于艺术、管理等专业。其中只有一人持教师资格证,二人持育婴师证。

近两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育儿难、育儿贵。由于师资水平低下,多家托幼机构发生虐童事件。虐童事件暴露了个别学前从业人员素养低下的问题,也使家长对新的托育机构失去信心。有数据显示,在某地新增的近百家托育机构中,有一半的托额都空缺。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另一方面,现有的托育机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托育需求与师资供给之间的矛盾,最终聚焦为托育师资质量问题。

由于PLC技术具有的灵活性高、能有效降低失误、风险低的优点,它开始逐步取代控制器设备。利用PLC技术能够极大地改进电气工程。另外,作为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效率的核心技术所在,PLC技术能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充分利用与掌控,这些都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命脉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智能化时代的新产物,PLC技术将无可避免的在现今乃至将来的电气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气工程已经变成智能技术的关键所在。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根据入学儿童的年龄和课程,将学前教育(ECE)分为早期教育发展(ISCED 0.1)和幼儿教育发展(ISCED 0.2)。前者主要针对0-3岁儿童,侧重点在于早期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发展;后者则涵盖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多个学习领域。可见0-3岁托育也需保教并重,满足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未来,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分为早期教育教师资格与幼儿教育教师资格。

多种形式培养高质量托育师资

不少幼儿园增设了托班,直接将幼儿园教师配置到托班任教。事实证明,幼儿园教师必须经过实践和培训才可以适应托育服务。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课程中有必要增设婴幼儿护理、0-3岁早教指导类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养指导。

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试点的通知》,在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随后,政府加大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地方成立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训基地,提倡通过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早教师资。例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设置助产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其中,助产专业对应助产士、育婴师、保育员、心理咨询师4个职业(岗位),学前教育专业对应保育员、幼儿园教师2个职业(岗位)。《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设置了助产、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2016年增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共开设助产专业点229个,招生24107人;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点58个,招生4012人;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点579个,招生173411人;开设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点58个,招生3260人。

如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创新性地融合了0-3岁早教的部分课程,但还不能满足当前托育服务的需求。全国目前约有不到百所大专院校开设了早期教育专业。千余名早教专业的毕业生流向各大托育机构,就如同小小水滴汇入了浩瀚的大海,连一朵浪花都来不及激起。此外,高校的早期教育专业还有待发展与建设,需要完善早教师资培养方案,并编写科学、规范的早教课程体系。

我国托育师资的培养需要各大高校与职业学校牵头,社区与地方政府配合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考核,并向家庭提供科学育婴的宣传,形成多系统、多形式科学育婴的社会氛围。托育机构应当招收有早教资质的工作人员,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托育从业人员的评估监测制度,加强在职培训与督导。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谷珵

标签:;  ;  ;  ;  ;  ;  ;  ;  ;  

用高质量师资提升托育服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