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肿块手术与传统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华胜和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肿块手术与传统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华胜和

华胜和

(江苏省沭阳中山医院 江苏 沭阳 223600)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肿物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希望对相关临床治疗有所借鉴。方法:将我院接诊的甲状腺肿物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物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同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甲状腺肿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传统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00-02

甲状腺肿物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等,临床表现多为甲状腺结节,有效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常用的为甲状腺肿物切除,但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近几年,临床予以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了进一步分析甲状腺肿物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诊的甲状腺肿物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确诊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3~67岁,均值40.6±6.4岁;病程4个月~6年,均值2.3±0.6年;甲状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1~66岁,均值40.9±6.2岁;病程6个月~5年,均值2.1±0.7年;甲状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即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详见文献[1]。

1.2.2研究组:本组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手术,本组均施行一侧甲状腺腺体全切术,全麻后,垫高肩部,在胸骨切迹上1cm处作一长约3.5cm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后,切开颈白线,先处理甲状腺下极,解剖出喉返神经,上行解剖喉返神经,分离气管表面及处理峡部,最后处理甲状腺上极,切除一侧腺叶,充分止血后,甲状腺窝予以硅胶管引流;用4-0可吸收线缝合颈白线及颈阔肌,用5-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同时采取统计学软件SPP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可知,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手术切口更小(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手术时间(min)手术切口(cm)术中出血量(ml)

研究组25 47.26±18.06* 5.07±1.09* 45.26± 8.94*

对照组25 62.03±19.21 7.14±1.62 70.16±10.95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 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有1例颈部麻木不适、1例切口粘连、2例颈前区疼痛,对照组则有5例颈部麻木不适、5例切口粘连及6例颈前区疼痛,研究组各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甲状腺肿物属于常见疾病,多为良性肿瘤,而且其发病率很高。本病多以手术治疗,而传统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外科手术不断发展与完善,近几年显示采取低位小切口处理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我院针对接诊的50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口手术,而研究组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00%(P<0.05)。

甲状腺肿物采取传统手术切除处理,往往会在颈部留下一条瘢痕,这明显会影响患者的美观,同时术中切口较大,出血量多,导致创伤大,患者舒适度较低,若耐受力不足[2],则很有可能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处理甲状腺肿物,患者颈部皮神经不会切断,为此患者不会轻易发生颈部感觉异常或减退等不适症状,同时有着创伤小、恢复快及颈部无瘢痕等优势,但采取该手术治疗依旧难以避免与传统手术相似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引发与本术式有关的并发症,这在临床处理中需做好预防与控制[3]。此外,在同类研究中,一些学者还针对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其术后疼痛程度与感觉皮肤发紧不适症状要显著轻于传统手术[4],故而大部分患者可耐受顺利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甲状腺肿物属于临床常见肿瘤,但不及时处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予以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同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培烽,肖鑫玫.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09(15):3235-3235.

[2] 吴斌斌,李日增.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48-1549.

[3] 袁长鹏.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0):208-209.

[4] 易磊磊,罗淞,冉进宝等.传统手术与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瘤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1):20-21.

论文作者:华胜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肿块手术与传统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华胜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