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保“一刀切”缓行论文_于金龙

论环保“一刀切”缓行论文_于金龙

彬州市质安站

曾几何时,“雾霾”这个词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起初的不起眼到现在的谈霾色变,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各行业的运行。

从大城市的车辆限行开始,锅炉拆除,工业、化工、企业搬迁关闭,实行了好几年,然“雾霾”这怪物越演越烈,大有吞噬华夏苍穹之态势。为了民生,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央下决心,下狠心,铁腕出击,从社会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全面清扫,消除减轻“雾霾”。今年8月打响了史上最严厉、最铁腕的“治霾”战役。中央国家环保督察组轮回反复不间断强化督办,把环保问题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对于重灾区,更是以铁的纪律跟踪,使“雾霾”这怪东西无藏身之处。人不歇息、马不停蹄、车轮战作业,大有不胜利、不罢兵之势。

提刀见菜,采取赶麻雀战术,各行各业迅速行动起来。比如我所从事的建筑行业,多方面出击,工地首先要环保,不要进度,不说经济账,严格执行六个100%标准。就如同高考必须考满分一样,上级强化督查都是这标准。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我深感压历山大,说起容易做起来难。那就是工程不建设了,又能交个满分卷吗?有限的经济投入,要产生追赶超越的工期与速度,不容易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材料停产、限产,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上游行业的限流、断流,势必造成周边辐射行业的低靡。这为环保,为生存,牺牲经济也不算什么,要落在讲政治、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我还站的住,抗的上去。

但是涉及百姓生计冷暖之事,却也过之不及。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耕经济几千年,各地方因气候,地理养成了自己的生存生活方式或几千年不变。祖祖辈辈繁衍生息,也没见的有何不妥。然雾霾这怪东西产生,就是人们生活不再安逸平静。冒烟、冒气,钻木取火,这一古老引领人类走向文明的本领,技巧,成了助推雾霾的元凶,必须予以坚决取缔。从此农村不再能用木材、用煤取火取暖,全部奔向文明的清洁能源。不怕严寒、不畏酷暑,只要能拽下“雾霾”这怪东西哪怕一根毛发,也要对它给以最严厉的打击。表现了全民上下环保一条心,似乎这样就没有打不赢的攻坚战。

而今,秋去冬来,寒风瑟瑟,民的冷暖成了大问题。如我们这般的小小基层干部,且有规模化的集中取暖条件,倒还对付得了严寒冰冷这只灰白熊。然广大苍穹下的群众,何以对付?火不能生,烟不能冒,唯怕引来“雾霾”这只怪兽。在呼吸净化空气与冷热酷暑的对照选择中,绝大多百姓冒着违法乱纪,也要暖和身体,不然疾病重生,无有身体上的舒适,宁可吸处理不洁的空气,也要保命,这就是鱼和熊掌的抉择。

何以不左即右,搞环保“一刀切”,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循序渐进,果腹才能谈健康,温暖才能谈舒适。个子长高了,自然知道吃高处的果子,这是人的本能。引导加服务,法规体系完善,这才是“治霾”之道。用行政的手段,只能治的一时,治不了一世。要把“雾霾”这怪物彻底消灭,要用温火、中药一点点化解掉,切不可用西医的办法一刀切之,那只是表面现象,不解决根本问题。

论文作者:于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论环保“一刀切”缓行论文_于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