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跨国界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理念_西双版纳论文

西双版纳跨国界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理念_西双版纳论文

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双版纳论文,跨境论文,民族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在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概述了西双版纳跨境民族从贫穷落后到富裕进步的历史巨变,论述了制约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经济的构想。

关键词:西双版纳 跨境民族 历史变迁 发展构想

跨境民族主要是指跨国界而居的同一民族。这种特殊的民族现象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尤为突出。西双版纳位于祖国西南端,东、南、西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966.3公里, 州内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共80万人。其中,占全州人口70%以上的13个少数民族都跨境而居。自古以来,各个跨境民族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交往。解放前,跨境民族十分贫穷落后,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卫生事业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全国内陆沿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的对外开放也进一步扩大,跨境民族已成为西双版纳对外开放中的一个优势和条件,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建立起共同繁荣的睦邻安邦局面。为了发挥跨境民族在西双版纳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故有必要从历史、现状与发展的不同角度,重视和加强对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研究和探讨。

一、解放前西双版纳跨境民族贫穷落后的概况

(一)历史上众多跨境民族的形成

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原因,形成了西双版纳跨境民族众多的状况。跨境民族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居民族,即西双版纳的“土著民族”,主要是指自古以来就长期定居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傣、哈尼、布朗、拉祜、基诺等民族。这些民族远古时期便定居此地,繁衍生息、生产劳作,原本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部落群体,后来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近代国界确定之后,这些民族遂跨国而居,成为跨境民族。另一种是迁徙民族,主要是指原本未居住在该地区而从外地迁居的民族。如瑶、佤、苗等民族。历史上这些民族由于战争、灾荒、瘟疫等,从外地迁移而来,或者是由原本居住在某一国边境,后因种种原因,部分迁入另一国居住,从而成为跨境民族。

(二)经济生活贫穷至极

解放前,由于旧的社会制度所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桎梏,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都极为落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西双版纳只有近5%的地区为平坝,96%的地区都是山地。 这种坝少山多的地理环境,使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难以推广,加上由于历史政治等因素的限制,各民族间的交流也受到较大的阻碍,这就使广大山区的农耕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坝地区。在山区居住的哈尼、布朗、拉祜、佤、僳僳等民族,基本上实行的是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原始农业耕作制度。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都落后的情况下,旱稻产量很低,一般产量为籽种的十五倍左右,最低五至六倍。所以山区农民缺粮严重,生活贫困,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靠挖山芋、野菜补助或用山区土特产运往坝区换粮。

在原始封闭落后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手工业极不发业,对农业的依附性较强,居农副业的一个部分,作业方式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而且只有少量的打铁、染布、酿酒、制茶、银器等加工产品。各民族所需的日用手工业品,大都是自制自用。但由于生产手段和工具落后,生产的日用手工业品极为简陋,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都远远不能满足各族人民的需要。许多农具(如犁头、板锄等)都是商人从内地或境外用人背马驮运来的。

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不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因而,解放前西双版纳地区的商品交换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形成本民族的初级市场。偶尔发生的商品交换,也大多是山区的各民族用土特产与平坝的傣族交换粮食、布匹和其他日用品。直到近代晚期,鸦片的生产和内地商人入边境交换,边民才开始使用货币——“半开”(云南银币)。但因西双版纳交通闭塞,栖舍凋敝,故依然商务寥寥。

(三)政治文化十分落后

跨境民族由于其经济的不发达,在同一历史时期,一般都处于较低的社会层次,特别是几千年来,各封建王朝统治者奉行以本民族利益为至尊的大汉族主义,使居住在西双版纳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受中央封建王朝的压迫、奴役和歧视,如傣族被鄙称为“摆夷”、“白夷”,哈尼族被歧视为“佧”(奴隶)等,政治上没有权利和地位。特别是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封建统治势力更加强大,各种盘剥压迫的手段更加繁杂和苛刻,民族压迫和歧视也愈加强烈。

历史上,西双版纳的跨境各民族虽然信教不同,但各自崇拜的宗教都有着强烈的信奉习惯。如傣族、布朗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每个男子在他一生中至少要削发为僧一次,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然后还俗回家,从事生产。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算是有教养的“熟人”,才有成家立业的权利,而且为僧时间越长,级别越高,越受社会尊敬。在宗教盛行的同时,西双版纳地区的教育却十分落后,除了聚居在平坝地区的傣族有文字,其他居住在山区的各兄弟民族,完全靠刻木、结绳等原始方法记事。傣族虽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历史上却没有办过一所学校,教育和佛教合二为一,密不可分。因傣族女子没有进佛寺为僧和学习傣文的权利,又因和尚是通过诵读经文学习傣文的,许多人只会背诵而不识字,所以在傣族农村,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不识傣文。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在西双版纳的车里、佛海等少数地方办过一些学校,但因政治腐败,经费不足而水部分停办,到1949年仅有六所小学。

封建领主制度下的西双版纳,虽有悠久的傣医傣药,但只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广大的少数民族则缺医少药,人病了请神汉巫医赶鬼,许多人的病被拖延或丧失生命。西双版纳亚热带气候,潮湿温高,特别适应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生长,使历史上的西双版纳成为远近闻名、令人生畏的“瘴疠之区”。处于水深火热的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由于各种热带疾病的猖獗,生命和健康没有任何保障。

二、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巨变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扶持和在广大科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团结奋斗、艰苦努力,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迈向了富裕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

由于加强了农业投资,依靠政策和科技、兴修农田水利,实行科学种田,逐步改变了落后的耕作制度和习惯,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同时,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热区资源,大力发展林、渔、牧和副业,扩大了橡胶、茶叶、甘蔗、南药、香料、水果、砂仁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了产量。如:1993年茶叶年产1045吨,是1952年375 吨的2.7倍。经济作物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1978年全州农村粮经作物种植比例是4.6:1,到1991年,已调整到1.3:1,使农村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近十三年来,以猪为首的畜牧业持续增产,做到了肉食自给。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使跨境民族从贫困走向温饱。据统计,195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元,到1993 年农民纯收入已达800元,其中10个纯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555元, 人均占有粮食700余斤,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山坝区农民差距大大缩小,跨境民族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解放初,西双版纳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四十多年来,全州已建成了包括电力、建材、机械、煤炭、造纸、化工、制茶、制糖、木材加工、食品加工、饮料加工等全民、集体工业企业230多个, 固定资产原值近3亿元,全州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99万元增长到1993年的4.08亿元。 至1991年末,全州已有15个茶叶产品和一个白糖产品保持省优、部优产品称号,还有十几个产品在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奖。西双版纳民族工业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51%上升到1991年的22.7%, 基本改变了全州国民经济为纯农业经济的状况,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逐步得到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及其他事业的健康发展。

西双版纳的交通、电讯、服务等基础设施是在解放前极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1991年统计,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3381.15公里, 版纳机场的建成通航,极大地改善西双版纳与内地联系的条件,澜沧江航运仅国内年水运货量就达1万吨,客运量达10万人以上。 一个以景洪为枢纽的陆水空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州电站有80 座, 总装机容量达1.53亿千瓦,年发电量为1.8亿千瓦/小时,使81%的村公所和65%的合作社通了电;全州邮电所有68处,三县城实现了国内长途电话直拨。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促进了全州旅游、边贸的发展。现已开发旅游景点24个,开辟陆路旅游线和澜沧江水上旅游线若干条,使观光的游客和进行经贸技术洽谈的客户增多;边贸企业迅速增多,贸易品种结构日趋多样化。全州与国内许多省市、地市县级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与老挝地方达成经济技术合作和承包劳务工程项目20多项,同其它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也迅速扩大。全州的旅游、边贸正走向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

(二)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解放四十多年来,通过不断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扶持发展生产,提高经济生活水平,培养选拔各族干部,民族间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自治条例的实施,保证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互助和团结统一。为了真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西双版纳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到1991年底,全州少数民族干部已达8094人,占全州干部总数的48.5%;在全州40个乡镇班子中,各少数民族干部占75.9%。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0.84%;中专文化占39.45%;高中文化占13.12%。 民族科技干部占民族干部总数 43.11%,使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增进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友谊,对稳定边疆,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九十年代,西双版纳的学校已由解放初的7所发展到800多所。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在校学生的72%,已接近全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西双版纳40个乡镇中,已有15个乡镇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学生,少数民族的教师、医生、工程师、会计师和农艺师逐年增多。农民教育发展也很快,有14个乡镇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通过开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了不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西双版纳的整个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大专教育,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等综合的方体教育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全州有六个县级科研所,各种科技人才8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业人才3000多人。电视和广播的覆盖率分别为84.4%和63.4%。卫生事业从零开始,已初步形成了城乡结合,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网。历史上的瘴疠疾病早已得到控制,麻疯病人已完全治愈。体育方面,着力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不间断地增添体育设施,为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创造了条件。

(三)对外交往源远流长、日益频繁扩大

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由于千百年来共同的生产生活关系和血缘亲属关系,境内外各民族互市通婚、探亲访友和过境耕作等交往,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今天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对外交往日益密切频繁扩大,其主要表现为边民互市、对外通婚、探亲访友、节日聚会十分活跃。互市点、互市区域、互市人数、互市交易额逐渐增多和扩大。据统计,1993年西双版纳边民互市成交额达到7788万元。互市的货物由原来边民自制的农副产品逐渐发展到日用工业产品。中国境内安定的环境,跨境民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吸引了境外边民,跨境婚姻数量增多。1978年至1991年,西双版纳已有跨境婚姻1000多起,且婚后很少在到境外定居。由于境内外跨境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和睦相处,必然带来双方探亲访友、节日聚会日益频繁,一方有庆典、婚丧、节日等活动,另一方面都要参加,各跨境民族的节日聚会一年比一年热闹,节日物资交流活动越办越盛大。不仅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也促进了跨境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影响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历史的纵向比较来看,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深刻地变化。但从现实的横向比较来看,西双版纳跨境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差距则很大。以1990年为例:全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262元,而西双版纳为1176元;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全国为24.3%,而西双版纳为7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全国为79.8%,而西双版纳为84%。这种差距虽然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若长期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同时西双版纳跨境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状况。就西双版纳而言,长期以来,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内,影响跨境民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

(一)生产力水平较低,商品经济观念淡薄。

由于历史和地理多方面的原因,过去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地区较长时期,把山区粮食生产摆在不切实际的地位,大量毁林种粮,经营粗放,致使广种薄收,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产条件不断恶化,陷入越毁林粮越少的恶性循环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双版纳各级党委政府深化了对跨境民族山区的战略地位认识,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山区生产方针,使山区发展走上了一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良性循环的轨道。但仍有部分山区未完全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结构以内向型封闭型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能力薄弱,依赖粗放的生产方式,生产维持着自给自足低值低效的状态,自给性强和开发程度很低。思想闭塞,重农轻商,心安理得过艰苦生活,缺乏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欲望,商品交换带有较大的偶然性。由于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跨境民族群众以老老实实种田为荣,视做生意为搞歪门邪道,不愿投身到对外经济交往活动中去,生怕冒风险和吃亏上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对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而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淡薄的商品经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的发展。

(二)基础建设薄弱,交通能源落后。

解放以来,经过国家的大力帮助,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西双版纳的交通运输、能源通讯落后的状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从发展现代商品经济的角度来看,交通运输、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仍然是西双版纳经济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西双版纳地区群山峻岭,山高坡陡,公路等级低,处于“一大二小”的状况,即路面坡度大,路面弯度和宽度小,故汽车通行量、运输量都有限。无论资源上有多大优势,在交通运输能力弱的状况下,这种优势也只是潜在的。西双版纳属缺煤地区,虽电力工业在不断发展,当地也有着丰富的水能、太阳能资源,但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和大量的资金,其开发程度很低,仍满足不了耗电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到了干旱季节,有将近半数的工业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达一至两个月之久,能源工业仍然滞后;西双版纳的邮电通讯虽有长足发展,但邮件传递速度和电话普及率还较低,邮电通讯设备设施还远远不及发展的要求。所以,较长期以来,由于西双版纳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投资环境较差,使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难以尽快的开发利用,影响了口岸建设,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基础教育薄弱,人口素质较低。

西双版纳的民族教育,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民族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到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从幼儿教育到大专层次的民族教育结构。民族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是,总的看来,西双版纳的民族基础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全州一半多的乡(镇)至今尚未普及小学教育,边沿山区、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和某些坝区,学生流动现象还比较突出,许多适龄儿童没有受完规定年限的小学教育。有的地区部分适龄儿童和少年失学的情况还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小学毕业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升入初中就读。农村不少中小学的校舍简易、破旧,教学设备和文体设施严重缺乏。严重影响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基础教育的薄弱又导致了其他教育的落后。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民族人口研讨会提供的指标来看,西双版纳部分跨境民族在文化素质、教育程度综合均值等方面都处于全国最低指标;而在成人文盲、特别是育龄妇女文盲比率等方面又都处于全国最高指标。总体上看,西双版纳跨境民族人口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教育普及程度低,文盲比例较大,智力开发程度低,从事脑力劳动者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观念陈旧,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等方面。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薄弱和人口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西双版纳跨境民族经济发展的构想。

(一)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在对外开放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西双版纳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当今,从勐腊县城到老挝万象只有700公里,到越南边境只有300公里,到泰国北部400公里。从勐海的打洛到缅甸景林仅有90公里。到泰国边境200公里。流经版纳腹心地区的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五国在西贡注入南海,是五国水路交通的大动脉。版纳机场现可停放起落737大型客机,国内可飞达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国际可直达泰国的曼谷。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往来,若经西双版纳要比从广东、广西出口路程要缩短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西双版纳是具有水陆空通向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岸和桥梁。

西双版纳地区地处边防前哨,其开发与发展既有振兴经济提高边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有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的统一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沿边改革开放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边疆的安定。改革开放以前,沿边的安定靠的是巩固的军事国防,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较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沿边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已经证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优势,是保障边疆安定最强大的力量。从我国开放的总趋势看,沿边开放与边疆稳定的总趋势是统一的。目前与我国接壤的缅甸、老挝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暂不如西双版纳地区,但我们必须看到邻边背后的竞争力量,沿边开放必将引发的市场竞争,实际上也是国力的综合竞争。只有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才能把沿边的开放发展与边疆的稳定巩固统一起来。

从国际形势看,总的趋势是向缓和方向发展,印支各国的政局也趋势于缓和;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党和政府高级领导人出访东南亚和周边国家,使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出现了空前和睦相处的局面;缅甸、老挝、越南等周边国家围绕和平与发展,都在谋求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积极与我国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关系。因此,扩大周边经济贸易,振兴西双版纳经济难逢的机遇已经来到。从国内形势来看,党和国家继沿海开放后,又先后开放了沿江和沿边的一些城市和口岸,这是发展沿江、沿边经济的极好机会;同时,西南五省不断地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加强资源开发,扩大对外开放,这又是一个内部团结合作,充分发挥西双版纳作为出口前沿阵地作用的最佳机遇;近年来,西双版纳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勐腊为中心的中老边境贸易区,以打洛勐龙为主的中缅边境贸易区,以景洪为中心辐射全州,以澜沧江一湄公河为通道多边贸易渠道的沿边、沿江开发的新格局。这使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历史性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来到了。

(二)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发展设想

更新传统观念、优化产业结构。更新传统观念,就是要转变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形式和生产方式,把封闭保守小农经济、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山地自然经济观念更新为开放进取、协作、发展的现代化商品经济观念,即重经营、重效率、重科学、重竞争,敢于打破阻碍现代化生产的守旧传统常规,敢于用较少的眼前利益,换取较多的、更广泛、更长远利益。要更新传统观念,优化经济结构就迫在眉睫。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把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化为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发展的立体产业;把单一项目孤立发展转变为项目连带产业化发展;把原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自然经济结构转化为以市场交换为目标的商品经济结构;把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管理结构转变为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协调结构;使劳动力逐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分散的劳动状态中集聚起来,从事第二三产业,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更新观念和优化结构,是西双版纳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经济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多种经营。西双版纳处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和林木的一块难得的宝地,发展经济必须以林为主,农林结合,多种经营。根据该地区特点,平坝要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甘蔗和其他粮食作物,解决当地食粮的自给问题。山地要根据林木的生长性能和山坡的高度分别种植橡胶、建材林木等经济作物,发展立体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在种植业开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的农林资源发展工业,利用当地的原料和劳动力,就地加工成成品、半成品或精品,成为独具一格的特产销售国内外。勐海县盛产茶叶、甘蔗,应就地开办大型的现代化制糖厂、制茶厂。景洪、勐腊县的橡胶产量较大,应引进资金和技术,开办大型现代化的制胶厂和橡胶制品厂;景洪享有中外闻名的傣族传统织品,应大力发展风格古朴、色彩鲜艳为旅游者喜欢的傣族传统工艺品和质地细密、色泽乌亮、古朴庄重、造型奇特的景洪黑陶工艺品,以及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独特的食品工业。总之,西双版纳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人力的优势,努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拳头产品,提高其在市场经济经营中的竞争力。

以边贸旅游为先导,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珍贵的热带雨林风光,独特的地质地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充分发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两大优势和利用边境口岸的区位优势,发展西双版纳的国内外旅游业。应在巩固、完善现有景区、景点、旅游线的基础上,大量引进资金,加快新的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特别要重点抓好澜沧江和景洪、橄榄坝、勐海三个旅游片区的开发,使西双版纳的旅游业从陆路到水路,迈出国门,走向东南亚;应修建一些多层次多规格的宾馆、旅社和饭店,以满足各类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同时要不断提高旅游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先导产业。同时要充分利用跨境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民族感情,以及经济文化渊源,大力发展边境贸易,通过互市贸易、小额贸易、转口贸易、经济技术合作、边境旅游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瞄准市场,抓好一批骨干企业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网络,不断增加进出口贸易额,使边贸成为一项重要的创汇产业。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当前制约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交通、能源、通讯的落后,要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问题,由于目前国家资金缺乏,改善基础设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应将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从西双版纳交通运输业来看,资金来源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国家投资,解决主干道、主干线;其次,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之间以集资、贷款、联建、联营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及引进外资投资建路,然后用提高运输能力和收养路费等办法回收资金。近年来,除扩建版纳机场为国际口岸机场,修建澜沧江景洪国际港口,开发澜沧江国际航道外,还要改造干线公路和修架澜沧江第二座大桥。从能源方面来看,要充分利用西双版纳丰富的水利资源,引进资金大办水电站,不仅可以解决本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问题,而且可以输到老挝、缅甸创取外汇。近几年来,要重点抓好流沙河六级电站的改建扩建,流沙河四级电站和那达勐水库坝后电站的新建工作。通讯方面,应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要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地方电话网,基本实现国内国际畅通无阻。为西双版纳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实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有竞争的力量,科学技术靠的是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族人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解放前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解放后基诺乡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1987就普及了初等教育,1990年又扫除了青壮年中的文盲,文化素质的提高,使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人均粮食达500公斤,人均年收入达600多元,45个自然村中有40个村通了公路,38个村安了自来水,31个村通了电;1800多农户住进了各式瓦房,彩电、摩托车等现代家具也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这些证明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要靠发展教育。首先要狠抓普及九年制教育,这是提高边疆各族人民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其次开办中专和职业中学,大量培养本民族各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力量;其三,有计划与省内外大专院校挂钩,送各民族青年出去学习,培养一批本民族中高级技术力量。第四,引进一批有志于西双版纳的建设和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从事经济建设各种层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把跨境民族的经济推上去,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旅游度假区和通向东南亚的重要口岸。

标签:;  ;  ;  ;  ;  ;  

西双版纳跨国界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理念_西双版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