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呼唤男教师_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呼唤男教师_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呼唤男教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前教育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状——极端稀缺

据中国园长发展论坛主席李俊杰最新估计,在现今全国近90万的幼儿教师队伍中,整个中国的带班男幼儿教师仅有3000名左右,所占比例仅为 0.003%,并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根据全美教师联合会(NEA)最新调查,在美国幼儿教师中,男教师的比例仅约占10%(世界目前最高)。与幼儿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1年美国130万初中教师中有41.5%是男性。

不难看到,较之女教师,世界范围内的学前教育男教师十分缺失;较之其他国家,中国的学前教育男教师更是显得“形单影只”,其稀缺程度足以与“大熊猫”相媲美;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国部分省市在招收学前教育男教师方面努力做了一些尝试,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有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师范学校也相继招收了部分男生,有些地方也开始引进男教师,但在幼儿园招收进来为数不多的男教师中,“存活率”并不高。

1992年,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首次有规模地招人40名男生。3年后,这批学生被各幼儿园争相录用。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这批男教师中跳槽者达35人以上;2001年,新疆首批79名男教师到幼儿园从业后,社会反响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纷纷弃职,目前在岗的尚不足十人;2002年年初,北京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首批11名男幼师毕业,分赴北京许多公立幼儿园。两年过去,11名男幼师中仅有6名坚守在幼儿园,而仅剩的这6名男幼师,只有2名还效力在公立幼儿园,其余的从最初的公立幼儿园“跳槽”到私立幼儿园;而在最近的调查中,不少女性不愿意嫁给男幼儿教师,主要是认为“男人做幼儿老师没出息”、“收入低”、“生活在女人圈里,时间久了会缺少阳刚气。”

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学前教育男教师长久稀缺?学前教育到底需要不需要男教师?

稀缺——原因何在

男教师的缺失并不是一时半会的现象,而是由来已久,持续已久。究其原因,实为深刻。

传统观念的束缚。文化有一种功能——定义事物,即给事物起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认为女人感情细腻、温柔细心、体贴人微、会关心人;男人感情粗犷、性格刚毅、粗心大意、不会照顾人。这样,男女在“文化”的层面上就被进行了角色定位,无形中对不同性别所从事的职业分了等级。人们觉得男性应该从事那些看上去需肩负重担的事业,属于较高层次的;女性则应该从事看上去较为轻松的工作,属于较低层次的。因此,人们把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定位为女人做的事情,男人不适合。于是,这份根深蒂固的文化把幼儿园这个地盘划给了女性。

个人观念的限制。人是社会的人,个人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由于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很多男性也不愿意从事学前教育,况且,当男性进入学前教育行业以后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不理想,其所得与社会对男性所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也使得他们顾虑重重。

“首先感谢还有人关注我们幼儿园男教师!作为一名中国男人,要挣钱养家糊口、做户主,如果一直拿的是2000多元一个月,相信只要是有一点能力的青年都会离开幼儿园!现在留在幼儿园只是一个过渡,有好的地方就会去跳槽。为了生存,没办法。幼儿园男教师固然受社会关注,但这种关注不能改变我的现状,我依然没有钱买房子!”一位在上海的工作的男幼师这样说道。

“园领导也仅仅把我作为幼儿园的—个招牌。对外宣称有男教师,吸引家长。在我刚刚来园时,就给我保教科长的职位做,但根本没有任何实权,只是—个空架子。我感觉一天到头就是被别人呼来喊去,哪里需要去哪里。今年刚刚让我带班,似乎是对我有了新的看法,但是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很少征求我的意见。”如此园所环境,让男教师小李甚感无奈。“有同学说幼儿园老师应该是女的,问我在幼儿园凑什么热闹??现在每当有人间我干什么工作,我就说是教师,然后赶快转移话题,很怕别人问在哪里教书,更不想主动说自己是幼儿园教师;如果那样说,别人会瞧不起我的。”苏州市某幼儿园一位男教师如是说。

……

政府的关注不够。简单地讲,学前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弄得火热,人们大多只考虑到了减负、遏制乱收费及课程改革等内容,往往忽视了教育者这一“人”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尤其是幼儿园。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男性幼儿教师的学校。而我国为数不多的幼儿园男教师主要来源于接受过正规专业学习的男性、外专业转换而来的男性、自学成才的男性及外聘的外籍男教师等,这使得他们在知识结构及能力方面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许多男性面对这个职业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可见,男教师在目前学前教育的出现率仅是点缀,是人们的“国宝”。

来自家长的压力。“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家里宠得厉害,调皮的居多,常言道:孩子的天性是玩。但也不能没有任何章法,我管得稍严一点,家长就来找麻烦。真是难做……”苏州市某幼儿园的男教师小赵向记者说出了心中的难题。但在苏州市另一所幼儿园门口,徐女士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刚毕业的男教师十八九岁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期,不太放心。”确实,许多女孩家长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觉得有个男老师,孩子可能会吃亏,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孩子担忧,会对男教师对孩子的细心照顾以及教养态度和方式等方面产生疑问。有着方方面面顾虑的家长会给学校的男教师施加各种压力,甚至会挑剔以至于拒绝男教师的看管。这些势必会加重男教师的工作难度,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妨碍他们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呼唤——男教师介入学前教育

“‘物以稀为贵’,男教师一来就很受追捧”,无锡市某一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该园63名专职教师中,只有两名男性,原来一位主要负责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教学,今年新招的则专职从事体育课。对于这一“意外”变化,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争着想和“大哥哥”学打篮球,跑"110米跨栏”,运动氛围十分浓厚。

南京某幼儿园进行家长网上择班活动时候,29位家长一致挑选有男教师的班级,喜欢的理由很简单:“宝贝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容易养成爱撒娇、耍脾气的坏毛病,甚至会使有些小男孩失去阳光的气息。男教师有朝气,活动能力强,能够改变孩子的“骄娇二气”,可以促使孩子人格更加健全。

近日,男幼教师联盟网进行的“你对男性加入幼儿教育行业的态度”调查中,选择“支持”的约占80%,选择“也可以”、“无所谓”、“反对”的约占20%……

可见,社会主流意见是支持男教师介入学前教育的。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老一辈幼教专家张宗麟先生就意识到幼教队伍中男女性别比例合理才能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确实,男女有别,但价值同等,两性都具有某些不变的价值和永恒的优点。学校在展现女教师的女性美的同时,也应该吸取男教师的阳刚之气,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的成长找到一个平衡点。

面对长久以来男女教师失衡的学前教育,一些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和专家们纷纷指出,在传统教育中,儿童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一直都被女性所包围,这对儿童,尤其是男孩子而言,对其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久而久之,我们惊讶地发现,孩子们虽然安静、内向、不越雷池,却也丧失了勇敢、进取、冒险、拼搏等优秀品质。男教师的介入可以给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带来更多的乐趣与学习创新,譬如男教师更倾向选择接力跑、匍匐爬、攀岩以及模仿战争等创造性游戏,孩子对这些游戏通常都特别喜爱。与男老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孩子身体锻炼的需要,而且对塑造孩子阳光的性格起着积极作用。心理学专家也指出,男教师对于孩子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学前教育阶段形成的性别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性别角色认同及性别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男教师的言行教学更有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众所周知,幼儿的一日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父母无法取代的。在园里的时候,男女教师就扮演着父母的性别角色,成为孩子认同、模仿的对象。现实是儿童接受的基本上是“女性教育”,这可能会对男孩子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可见,要让孩子生活在阴阳和谐的世界中,鼓励和支持男教师介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

“方程”——怎么“解”

首先,有关部门应着重研究相应的政策,加强政策倾斜,吸引更多的男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专家建议,当前政策倾斜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招生、培养政策上的倾斜(可适度降低招收门槛);二是加强经济待遇上的倾斜。提高男教师的工资待遇;三是幼儿园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有计划性地吸收各种男性技术人员,如文艺、体育、医生等方面优秀人员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工作。其次,要为男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男教师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目前中国的学前教育没有朝男女有别的教养方向发展,而是男女一体化教育模式。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等仍以女性教育为前提,对男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带有局限性,难以全面发挥男教师的优势。有专家指出,幼儿园应该让更多的男教师带班。因为相对而言,男性的职业成就动机更为强烈和持久。

再者,就是正在或准备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男教师,需正确看待自身,树立性别形象。如果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不能保持自身的性别优势而被女性同化,其自身的价值也随之失去。而这种男教师不健全的性别特征,对处于性别角色形成关键时期的孩子来讲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性别形象是男性教师开创幼教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条件。男教师既要汲取女教师的经验,更要注重对自身价值的发掘,必须明确认识到:男性从事学前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女性教师的不足,而是一种开创性工作。目前在社会上,人们对男性从事学前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偏见。男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仍不理想。男教师所得到的与社会对男性所要求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男教师的园外生活不容乐观。可以讲,男教师的生活在目前形势下出现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冲突时,在得不到社会充分理解、尊重的情况下,自尊、自强、自爱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男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标签:;  ;  ;  ;  ;  

学前教育呼唤男教师_学前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