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思考_数字图书馆论文

泛在知识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环境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E-science,E-learning,E-knowledge,E-research等为代表的知识基础设施的发展,使泛在知识环境的构建逐渐从理念走向现实,一系列新的信息生态环境正在形成。“或许有一天,绝大部分音乐、电影甚至印刷文字都会脱离传统的物质载体,以比特的形式在因特网上传输”[1]。图书馆作为泛在知识环境中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交流链中的重要节点,需要学习与实践如何在这种新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未来将只有适应变化的图书馆才会存在与发展。

后数字图书馆(Post Digital Library)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人类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与利用的必然形式。图书馆工作目前正经历着新旧服务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谁能在此领域内领先,谁就能在此转变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1 泛在知识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它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未来的浪潮: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描述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2]。泛在知识环境在国内第一次出现始见于《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5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我国有学者认为,“泛在知识环境是从图书馆学领域来说明未来数字图书馆发展所达到的一个理想状态,是一个美好而又并非遥不可及的愿景。这个泛在的知识环境才是图书馆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才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因为在这个环境里所有人可以无任何约束地获得人类知识”[3]。

泛在知识环境有4个重要特征:知识的泛在化,即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或服务;服务的智能化,即用户可充分解析、链接、交互和利用知识服务以解决问题;体系的协同化,即泛在理念、资源和技术将进行充分整合,共同构建协同化的知识基础设施;学习的终身化,即人类终身学习和知识共享成为其日常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DL)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8年美国国家研究创新组织(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Research Initiatives)R.E.Kahn和V.G.Cerf的一份报告The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Volume 1:The World of Knowbots。报告中计划建立一种称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开放架构,支持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用户通过该系统方便地访问以机读形式存在的大量分布式信息资源[4]。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正式实施“数字图书馆先导”(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DLI)计划,由此开创了数字图书馆时代[5]。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自从1998年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以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体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接轨。

但是,在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存危机。

一是低壁垒入局,竞争十分惨烈。在一个人人参与知识发布和传递的环境下,“知识提供者(作者)—供应商(出版商)—中间商(图书馆)—消费者(读者)”这一传统的线性知识交流链被“撕扯”成非常复杂的信息网络(Information Network)[6],变得极为混乱和难以控制,知识出版和交流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进入壁垒,图书馆在知识链中重要的中介作用被严重地削弱,面临着所有与知识有关的潜在进入者(如搜索引擎、电子出版商等)的竞争。

二是缺乏或无视共建共享机制。长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数字图书馆中占主导地位,人们往往注重馆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系统化,而忽视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终极目标和任务——资源共享。

三是难以向用户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知识服务。目前,数字图书馆集成遇到了异构系统间互操作困难的顽疾,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知识服务的深度和贴切程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四是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数字图书馆的依赖越来越小,泛在网络浏览阅读、移动阅读、手机上网阅读渐成风气,且已居主导地位,数字图书馆已经开始越来越远离知识链的中心,被“边缘化”了[2]。

3 “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泛在知识环境的形成,国外图书馆界在对数字图书馆现状进行反思和总结的同时,开始了对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探索。研究表明,从技术角度说,现有的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真正分布式的,而是一种集成(Integrated)和集中控制(Centrally Controlled)的系统,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可动态配置的数字图书馆联盟[7]。因此,提出了“后数字图书馆”、“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第三代图书馆”、“泛在图书馆”等概念。笔者认为,它们的实质都是相同的,为了叙述方便,本文采用“后数字图书馆”概念。

2003年6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办的“未来的浪潮: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有40多名专家学者提交会议论文40多篇,涉及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个方面[8]。会后发表了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的报告。研讨会关注的是数字图书馆长远的研究和发展,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不应该再放在早期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研发项目上,而是要创建泛在知识环境,建立一个多语言、多媒体、移动的、语义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网来检索人类知识,服务范围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来推动知识进步。这就是“后”数字图书馆区别于传统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所在,也是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美国构建信息服务与知识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数字图书馆将改变数字图书馆当前的研究方向,以泛在知识环境的大思想来取代面向课题的研究,使研究人员的目光看得更远、更高、更广[5]。

之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都投入资金,支持后数字图书馆研发,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原型。2006年8月,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韩国首尔举行,后数字图书馆成为征文的主题。可见,“数字图书馆时代行将结束,后数字图书馆时代已经来临”[9],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 “后数字图书馆”发展前景的思考

笔者认为,后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在对传统数字图书馆,以及一切社会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泛在网络”,构建的一个泛在智能、立体覆盖、无时空限制、资源共享、方便使用、超大规模的知识存取中心。

4.1 作为泛在的图书馆——超越时空、无所不在

作为后数字图书馆,它要使用户能够不受实体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限制,使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人类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目标“5A”[10]。

4.1.1 建立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通过手机、手持阅读器、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便携移动设备开展信息资源服务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它是体现后数字图书馆泛在功能极其重要的形式和载体。对此,我国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基础。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跃居世界第1位;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宽带普及率高达98.1%,笔记本电脑上网率达到36.8%;手机用户达2.77亿,手机上网率攀升至65.9%[11]。移动图书馆主要表现在:一是“手机图书馆”。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广泛(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10万册手机阅读图书资源,基本上满足了手机阅读用户的需求);无时空限制(用户能随身携带,随时获取信息);付费方便(可以通过话费或其他支付手段实现订阅);个性化服务(能够针对目标读者发送图书信息);便于互动(读者能够与作者互动,打通长期存在的鸿沟)。它的功能主要是OPAC服务、短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利用3G技术阅览馆藏书刊。2005年6月,上海图书馆率先在全国开通了“手机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纷纷跟进。2010年5月,中国移动陕西公司正式推出手机阅读业务。目前,每天访问阅读业务的移动用户数已超过45 000人次,6月份累计访问客户数突破37万[12]。二是手持阅读器。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新馆开馆时,推出了与金蟾公司合作的手持电子阅读器服务,共提供了80部手持电子阅读器,每部阅读器内预装了500本电子图书,并可登录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下载电子图书。2009年3月,上海图书馆推出电子阅读器“易博士”M218+试借服务。读者利用“易博士”借书时,只需要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输入自己的证件卡号或身份证号码进入“e卡通”,就可以在电子资源列表中下载自己想借的书,这是国内图书馆的首次尝试[13]。三是笔记本电脑。它的优势在于除了阅读电子书,还有上网、多媒体娱乐、文字处理等功能,且屏幕更大。

4.1.2 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2008年4月,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由硬件设备、读者服务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物流系统、资源系统等构成,具备送书上门、自助借还、图书馆资源查询、预约借书、申办图书证、图书馆宣传等功能,可自由布局在深圳市的每一个角落,扫除图书馆的每一个盲点,体现了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2008年必将是中国图书馆界值得记忆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图书馆建设继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开始迈入第三代图书馆的一年。‘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必将在中国城市中得到推广”[13]。

4.2 作为智能的图书馆——新技术、新理念广泛应用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作为智能的后数字图书需要完备的泛在网络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将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物联网、语义网、云计算、网格技术、流媒体技术、射频身份识别(RFID)、蓝牙、P2P、SOA、Wi-Fi、WiBro、IPv6、Web2.0、Web3.0、Mashup,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网络环境、技术方案和架构将把后数字图书馆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4.2.l 网格技术——新型共享模式的平台 网格(Grid)技术作为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是继万维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平台,对处理分布式系统、异构型资源、动态性服务需求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它为后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管理及服务、信息存取、复制、高速传输、数字资源永久保存、信息安全等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实现方法。它通过网格操作系统将网格虚拟成一台具有各节点资源总和的巨大虚拟计算机,向网格应用层提供透明、一致的使用接口,将孤立的系统变为网格节点,消除系统异构障碍,实现网格范围内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设备资源高效、方便的全面共享,为后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在不同系统之间就可以方便地共享多种资源的途径。“只有网格才能真正推动数字图书馆向最终目标发展”[14]。

4.2.2 P2P技术——突破集中模式瓶颈的利器 对等互联网(Peer-to-Peer,P2P)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之间直接共享资源。P2P技术的实质在于将互联网的集中管理模式引向分散管理模式,将内容从中央单一节点引向网络的边缘,从而充分利用互联网中众多终端节点所蕴涵的处理能力和潜在资源,使资源和服务分散在各网络节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节点之间进行,无须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有效突破集中式服务器处理能力有限的瓶颈。

4.2.3 SOA技术——“可动态配置”的机制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s-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近年来提出的构建分布式系统的方法。它将软件系统要实现的业务功能分解为一系列的功能单元,封装为称为“服务”的软件组件进行实现。SOA的目的是实现用户应用功能的无缝集成,而不仅仅是资源集成。SOA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信息服务语义和资源用法的描述机制。利用SOA,可将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功能与信息服务的工作流整合起来,在实现复杂资源搜索、异构系统间互操作和服务功能重用的同时,保持各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独立性,真正做到“可动态配置”[7]。

4.2.4 流媒体技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 在多媒体数据传输中,把一系列连续的、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包称之为“流”。采用流形式传输的图像、图片、文本、声音等信息载体称为流媒体(Streaming Media),以流的方式处理活动图像和声音信息的技术称为流媒体技术[15]。与传统数据传输一定要等整个文件数据传输完毕才能打开不同,流式数据是一边传输,一边解码还原,供接收者浏览。由于其信息容量大、呈现直观、内容丰富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信息服务中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在网格环境下,Web2.0为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服务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平台、足够的带宽、实时响应时间和强大的市场推动力。Microsoft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流媒体是微软真正看好的方向,它必将成为个人电脑和网络设备应用的主流”[5]。

4.2.5 云计算与云存储——高性价比的硬软件平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计算模式,“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Electron Cloud),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16]。

云计算具有“看不见的”服务、分布式系统、超强计算能力、经济实惠、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灵活性等特点。它能够把普通的服务器或者个人计算机中动态的、可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连接起来,形成虚拟的超级计算中心,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超级计算机的功能。毫无疑问,通过应用云计算,能够大大提高图书馆IT工作效率,节约IT业务成本。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形成巨大的虚拟存储空间,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当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配置了大量的存储设备时就转变成了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17]。

目前,Google,Yahoo,Amazon等互联网服务商发展了“云”的概念,并尝试提供“云”服务,允许用户通过Web方式使用“云”中的资源,使得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变成了一种类似水、电一样的公用资源。云计算与云存储从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上为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低成本的空间,将来会有更多的数字图书馆建在“云”上或迁至“云”上。

4.3 作为协同的图书馆——创建高度协同的图书馆联盟和信息服务合作机制

作为后数字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知识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的动态调整,就必须创建高度协同的图书馆联盟和信息服务合作机制。理想的框架“应该是一个纵横交错网络,它应包括地区性协同联盟(数字图书馆)、行业性协同联盟、联盟与联盟的协同、单馆入盟协同服务(OCLC模式)、嵌入社会(社会协同)、嵌入用户、嵌入其他平台(技术协同)”[18]。

4.3.1 创建高度协同的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合作机制应该是:“本地区域广域”的高度协调、合作共识、权益分担、共建共用。在这个联盟中,每个资源库中的每一本书、每一份文献都不再是“孤岛”,它们的内容不再相互隔离,“每一本书中的每一个词都被互相耦合、串接、引用、摘录、排序、分析、注释、混合、重组,并且被融汇到比以往更深的文化中”[6]。

在我国高校内部,图书馆要与信息技术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通力合作;在图书馆之间,开展与本区域范围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以便实现地区、全国和跨国的联盟。

美国俄亥俄州的“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The 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OhioLINK)是图书馆合作开展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典范。OhioLINK是由俄亥俄州88所大专院校图书馆和州图书馆组成的资源共享联盟,通过合作向60多万名学生、教员和研究人员提供教学科研信息资源[1]。

4.3.2 创建信息服务合作机制 后数字图书馆作为高科技项目,不仅仅是图书馆界的事,而且需要所有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广泛的协作和参与。因此,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冲破“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等封闭观念的局限[19],走出图书馆,进入社会,寻求合作,建立广泛的信息服务合作机制。要与Google,Yahoo,Baidu,Amazon 等网络信息服务商和超星等元数据商广泛开展协同合作,借助外力加快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步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2009年初成立以来,广泛开展协同服务,成绩斐然。其不仅加入大联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组织地区联盟(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还走出图书馆办图书馆,与Google、重庆维普和元数据商超星公司开展合作。2009年在不增加过多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前提下,文献保障率高达99%以上,主要文献数据库使用率是过去的3倍[18]。

4.4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重新认识和发挥其物理图书馆的作用

随着文献出版量和文献采购量的猛增,即使采取了建新馆、扩大使用面积等措施,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还是面临着空间不足的压力。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上,最常见而又最具讽刺意味的败笔之一,就是让读者在拥挤不堪的环境里阅读。因此,后数字图书馆在维护好传统空间、场所和服务的同时,要不断地想象、塑造、创建更多用于智力创作、启发灵感、弘扬文化、促进交流的空间和场所,以实现图书馆学习交流、知识加工、文化传承三大中心职能。

一是建立存储图书馆(Deposit Library),通过密集书库的方式节省图书馆的空间。要以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保障,平衡馆藏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关系,将馆藏和服务整合到统一的空间,使图书馆空间能够满足用户随时的(24/7)、自足的(Self-reliance)、高科技的、便利的、安静的、可以进行社会交往的空间。

二是设计新型学习空间,提供多种类型的利用空间:安静的、私人的、集会的空间等;提供更多的小组学习空间、灵活的会议和教学空间;设立展览、讲座、辅导、研讨会等活动项目。

三是积极改进图书馆的设施,包括灯光、显示器、家具等,提供休闲咖啡厅,创造适合用户利用的舒适的服务环境。许多美国高校图书馆都有改造图书馆空间的成功经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利用率非常低,少人问津,图书馆将其改造成无线咖啡吧后,成了学院中最受欢迎的学习和会议场所[1]。

4.5 作为资源的图书馆——馆藏关注的焦点将从购买资源转向知识管理

后数字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支持知识传播、应用与创造的工具。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对知识的渴求,馆藏关注的焦点必须从购买资源转向知识管理。

4.5.1 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动态的混合物,有多重含义,它既是一种对象(Knowledge Is a Thing),又是一种过程(Knowledge Is a Flow),同时还是一种体验(Knowledge Is an Experience)。作为一种对象,知识可以表现为各种文献、数据、数据库和知识体系;作为一个过程,知识在具体应用过程的多个环节被析取、组合、关联、转变、重置和交流;作为一种体验,知识是应用者、应用问题、应用对象、应用过程的交互产物,是动态的、主观的、个性化和目的化的[19]。

同时,知识分为显性知识(是正式表达的、记录下来的、经过存储的知识)和隐性知识(是个人拥有的、难以正式表达的知识,如洞察力、理解力、评价、设想等内容)两大类。

4.5.2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知识管理的本质可看作是对创造、探索、分享知识的动态过程进行管理。在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在机构范围内有效管理纸本和数字信息系统;二是更加广泛地拓展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范围,制定积极的信息政策;三是创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分享知识的文化和环境;四是更加主动、深入地与其他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商和用户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五是创建一个可以支持数字信息资产创造、组织、存储、传播的知识管理系统,对多种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六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可靠保存。

4.5.3 构建面向需求、适应变化和灵活深入的知识服务机制 知识服务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为此,一是把知识作为工作对象。对信息的搜集、描述、组织、检索和使用都要围绕知识展开,并关注知识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充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组织、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智能搜索等多种技术和工具,创建面向需求、适应变化、快速反应、灵活深入的知识服务机制。二是为用户提供能够创造价值的知识产品。不仅要通过信息分析和重组来发现和吸取信息资源中隐含的知识,还要根据用户需求、知识的应用环境,对知识内容和结构进行描述、链接和组织,帮助用户按照自己的需要构建个性化、动态化的知识组织体系。三是注意围绕具体专业或课题领域,通过系统集成、资源集成、知识集成、服务集成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四是把图书馆员培养成知识工作者。图书馆馆员常常被定义为在图书馆里工作的人,离开了图书馆,他们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这与医生、律师、咨询师、教师等许多以知识为对象的职业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离开了医院、律师事务所、办公室同样也能有效开展工作。这说明图书馆馆员过于依赖环境和设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工作者,还不能主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服务工作”[20]。在后数字图书馆,图书馆馆员必须成为真正的知识工作者,从作为建筑的图书馆中走出来,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智慧,为更多的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4.6 作为服务的图书馆——泛在化、人文化、开放化、透明化

图书馆的本质是服务,不是技术。服务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术永远是第二位的;服务是永恒的,技术只是手段;技术所能提供的功能只有通过服务才能体现出来,技术不能实现的许多功能可以通过深化服务加以弥补[18]。

4.6.1 服务理念——泛在化、人文化、平等化 服务泛在化是后数字图书馆的核心理念

一是泛在化。即时获取服务、按需获取服务、任何人都能获取服务是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也是对服务泛在化的最好诠释。图书馆应以馆藏资源为基础,最大限度拓展服务范围,最大限度给予读者利用资源和服务的权利;要摆脱对环境和设施的依赖,到用户所在环境开辟新的服务阵地和空间。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投入使用,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使用户唾手可得。

二是人文化。后数字图书馆是由知识资源、信息技术、泛在环境和用户共同构成的有机动态系统,而“人”则位于系统的中心。为此,必须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黑龙江省地处高寒边疆,46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包含65个县(市)。但该省文化事业投入一直偏低。2006年,有21个县图书馆没有专项购书费,24个县图书馆全年未购l本新书。为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读者需求,黑龙江省图书馆自2007年启动了“全省流动图书馆工程”。到2008年底,共建成22个流动图书馆,网点遍布11个地市,为全省基层群众配送新书99 000册,数字文献资源15TB(近15 000h视频)[21]。

三是平等化。后数字图书馆必须保证信息的公益化和用户对知识的平等获取,每个图书馆都将不以经济状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因素排斥任何人,使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得服务。

4.6.2 服务特点——开放化、透明化、主动化 一是开放化。

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开放存取信息服务,成为全球性的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构建一个易于识别、掌握、可开放获取知识、人人参与的信息共享环境。二是透明化。是指提供的知识服务是无缝的、隐蔽的、无形的、不易察觉的,每个用户感觉联网的计算机只是一个分时系统——就像使用个人计算机一样,唯一不寻常的感觉是处理速度提高了许多,用户对该服务的享用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三是主动化。是指突破图书馆围墙和阵地限制,将知识服务延伸到用户环境,纳入图书馆服务内容,主动为用户服务。苏州图书馆以“总馆+分馆+流动图书车”的形式逐步建立起广泛的服务网络,主动将服务延伸到用户身边。目前,该馆已有19个分馆,并有望在全城区构建一个统一的总分馆的体系[22]。

5 结束语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后数字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预测、理念或趋势,它给了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许后数字图书馆将会是完全的数字资源+互联网+新的服务模式的形式,也许后数字图书馆根本就不是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图书馆[13]。

笔者相信,后数字图书馆无论是一种什么样式的形态,它泛在的技术和泛在的服务必将像两翼翅膀,引领未来图书馆向着人类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目标——“5A”[10]腾飞。

标签:;  ;  ;  ;  ;  ;  ;  

普适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思考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