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胡跃

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胡跃

胡跃(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550014)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难治性鼻出血患者53例,采用鼻内镜下电凝并酌情结合鼻腔填塞法进行止血治疗,将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53例患者出血一次性治愈50例,一次治愈率为943%;二次治愈2例;二次治愈率为38%;三次治愈1例,三次治愈率为19%。结论:将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应用于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中,其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舒适度好、术后恢复快速,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作用。

注:全部病人都是两次就治愈,故无三次治愈率

【关键词】鼻内镜;电凝;鼻腔填塞;难治性鼻出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44-02

鼻出血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为鼻衄,多由鼻部或全身疾病引发。

由于该病症引发因素不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出血量多少不定,可涕中带血,也可持续性出血,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控制,则会引发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贫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与健康[1]。传统鼻腔填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止血效果,但因其患者痛苦,时间长,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探寻更为有效止血方法是临床亟需解决问题。本文选取难治性鼻出血患者53例,采用鼻内镜下电凝并酌情结合鼻腔填塞法进行止血治疗,止血效果颇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难治性鼻出血患者53例,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416±105岁。患者出血部位分为:下鼻道顶部18例;嗅裂鼻中隔面15例;中鼻甲后内侧及外侧13例;中鼻道中、前侧4例;部位不明3例。排除标准:血液疾病患者;鼻咽癌病史患者;颈内动脉瘤,外伤所致鼻出血患者。

12 方法鼻内镜下电凝并酌情结合鼻腔填塞法进行止血治疗:术中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式,患者取仰卧位,确定鼻腔出血侧后,用地卡因+肾上腺素面片行鼻腔局部麻醉及收缩鼻腔(有填塞者先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置入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将双及电凝功率设置为30W,对出血点行电凝1-3秒,以电凝点黏膜组织呈灰白色为度。

止血彻底者明胶海绵填塞,对于嗅缝近鼻顶及中鼻腋部出血等止血欠彻底者,同时给予凡纱局部填塞,72小时后取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人中鼻甲后端内侧出血再次出血,经再次电凝后未再出血,1人出血部位不明再出血经鼻内镜发现为下鼻道顶部出血,经双极电凝止血后未出血。

13 评价指标(1)难治性鼻出血判定标准[2]:常规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一般前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或需反复填塞的鼻出血者(2)出血治愈标准[3]:出血部位在治疗1个月内未出现再次出血症状。

2 结果53例患者出血一次性治愈50例,一次治愈率为943%;二次治愈2例;二次治愈率为38%;三次治愈1例,三次治愈率为19%。

3 讨论难治性鼻出血在指较难控制且反复发作鼻出血,采用传统鼻腔填塞方法治疗,其有一定盲目性,不但影响止血效果而且由于反复堵塞纱条,还会引发继发性出血及诸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据相关资料统计[4]:采用鼻腔填塞止血成功可达80%左右,而并发症发生率却达65%,因此,探寻确切止血方法是临床医生亟需解决问题。

对于难治性鼻出血传统观点认为:鼻腔后部因其血管丰富并且易曲张的静脉是引发出血主要部位,但从本次研究实验结果看,患者出血部位主要发生在下鼻道顶部;嗅裂鼻中隔面;中鼻甲后内侧及外侧以及中鼻道中、前侧等部位,并未有静脉丛出血病例出现。对于部位不明3例患者,笔者认为其与临床医生技术操作不熟练有关。

近些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将其应用于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中,其具有诊断明确,视野清晰等优点,对于出血进行期患者可在直视下找寻到出血源头,采用电凝对出血点进行直接或间接封闭与炭化;但对于出血间歇期患者,则应按鼻中隔-中鼻道-下鼻道-嗅裂-蝶筛隐窝-鼻咽部顺序进行检查,若见黏膜出现淡红色或白色粟样小结节时,可先行诱发其出血,确定出血点后,再行电凝止血。本人认为对于出血部位不明确,是由于未能仔细检查或者检查者经验不足未发现出血部位,需对可疑出血部位应用吸引器喜或棉片擦多可明确。

笔者从多年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在对出血点行电凝止血时,应根据血管性状,选用直接或间接止血方法,才可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对于细小血管可采用直接烧灼法行出血点封闭与炭化;对于粗大血管如碟腭动脉及其分支则应采用先在出血点周围行花瓣状烧灼,再行出血点封闭与炭化,该方法不仅可避免术中大出血发生,而且也利于有效止血。对于术中出血凶猛患者,可采用肾上腺素棉片先行压迫止血,当出血停止或减少后再行电凝操作,可增加一次止血成功几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53例患者治愈率可达至100%,其与唐菊生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5],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创伤轻,患者术后易于恢复,可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1] 王永强.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6):445-446,457.[2] 温国云,闫国栋.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定位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6):474-475.[3] 孙健钧.鼻内镜下单极吸引电凝治疗鼻出血63例[J].医药前沿,2013,25(16):161-161.[4] 朴明子,邢东升.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9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7):253-254.[5] 唐菊生.当前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25例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4,9(38):333-334.

论文作者:胡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  ;  ;  ;  ;  ;  ;  ;  

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胡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