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_物流中心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_物流中心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中心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决定作用。区域物流的存在和发展以区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没有区域经济也就没有区域物流,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物流系统的支撑。区域物流系统本身就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建立区域物流中心是促进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城市本身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带动作用。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地区在激烈的区域竞争发展中取得优势的先决条件,对于促进城市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

1、区域经济的含义与实质。

区域经济是指与一定的区域空间相联系的经济活动,如社会资源配置、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等活动。资源配置和生产活动与地域空间有着密切联系,空间的差异性会带来地域生产活动的特殊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的地域分工日益明显,相互依存、各具特点的地域经济便应运而生。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按地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特别是合理配置社会劳动,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具特点的经济区网络,最大限度地形成全国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2、区域物流的内含与价值。

区域物流是以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为基础,研究在该区域内物流活动的规律。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①它涵盖了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物流设施的能力,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时间效益和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手段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3、区域物流中心的实质与建设意义。

区域物流中心的实质是使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区域或地区范围内的物流管理、组织、信息中心的功能,这不仅要求中心城市自身的物流运作需达到较高水准,而且还要负担支持区域内物流运作、组织和信息管理的任务。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内部物流系统的支撑。区域物流系统本身就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个良好区域物流系统的运转不仅能够确保区域内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还能够通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提速”,加快其他领域的“运转”,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形成区域物流系统的核心,不仅对于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同时也是这个地区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能否取得“有利位置”的重要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物流建设的影响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了区域经济也就没有了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有着极大影响。

1、区域经济规模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从产业的角度看,区域物流属于第三产业,从行业角度分析它属于服务业。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依附于其他生产性、制造性产业的发展,以及一些商贸类、流通类行业的发展。如果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的生产类、制造类产业规模很大,商贸活动频繁,流通性产业发展繁荣,那么区域物流发挥作用的空间也会很大,其发展规模就很可能随之变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状况与这一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对区域物流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而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为区域物流产业提供优良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促进它的发展。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达不到一定的层次,那么区域物流的建设也将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得不到足够的发展动力,从而难以将自身的发展跨入较高的水平和层次。

2、产业结构对区域物流体系构成的影响。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构成会对区域内物流体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直接影响区域物流的结构方式及服务水平,这是由区域物流产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区域物流具有服务类产业的属性,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结果。区域内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物流需求,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平台。区域物流成为维系区域经济各部门、产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将区域内经济融合成一个有机构统一体。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造成了区域内物流体系的差异。以原材料、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该区域物流活动则以大宗货物运输为主;而以高新技术和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该区域物流活动则要求灵活多样的物流方式和更高的服务水平。即使是同一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也会带动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区域物流是后发产业,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其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对生产要素及商品流通的需求。随着地区产业结构整体的升级,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带动区域物流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3、区域经济关系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影响。

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有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要素流动和区域产业转移三种形态。它们关系到区域物流体系的协同度,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有重要影响。首先,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以物的流动为前提的。区域经济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可以使区域关系协调一致,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清晰明朗,这样有助于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如果区域产业趋同,分工不明确,则会使物流需求变得模糊,阻碍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影响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其次,区域要素的流动给区域物流发展产生直接的效应,这种流动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金及技术等的流动,这些要素流动的数量和方向会引起区域物流需求的变化。清晰的要素流动方向和要素流动量的增加会促使物流投入增大,物流技术改革,推动区域物流发展。再次,区域的产业转移会带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协调地区间的生产关系。适时恰当的区域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地区间的贸易发展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同时,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带动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

三、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

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对区域物流的中心城市而言,它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促使其优化升级。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发挥其带动和辐射的作用,进而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的升级。区域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与生产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2、非均衡发展理论。由于区域分工协作的加强与生产专业化的高度发展,区域物流迅速发展起来,按照关联效应原理,这一产业发展会对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经济产生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等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区域物流产业所产生的前向效应是指它的发展将带动前向联系的产业,如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后向联系的产业(一般是基础性产业),如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仓储、通讯等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对钢铁、煤炭、石油和水泥等生产原材料的需求。旁侧效应是指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中心城市的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以及区域内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

3、区域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特定产业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这种集中建立在采购——供应链、共同技术、共同采购、供销渠道共享的基础上。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通过对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利用供应链将所有节点企业联系起来,从传统的竞争关系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共赢”关系,在协作、整合的基础上获得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加强和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高,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利用供应链模式促进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从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在区域内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产业网络,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

(二)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地区经济的发展依靠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或产业的带动,这些地区或产业就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它主要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的发展。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城市,同时也是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它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是物流、商流、资本最为集中的地方,且基础建设齐全,第一、二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与周边地区相比优势明显。区域物流中心的极化效应体现在对区域内部各类资源与要素的聚集。随着极化效应的发展,形成了规模经济,促进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与发展,为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扩散效应体现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方面。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各种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断由区域物流的中心“辐射”出。不断发展的区域物流体系将传统的流通模式改变,使流通渠道更加多元。在这种效应的带动下,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2、“点轴”开发理论与网络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而网络开发理论又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这两个理论更好地完善和拓展了增长极理论,将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向了更加显著的位置。随着区域物流中心的确立,各种交通线路和通讯干线得以不断的增加和完善,区域内部的物流走廊逐渐形成。物流走廊的形成带动了“点轴”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随着增长极和增长轴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物流走廊也不断延伸和扩大到更大的区域。通过交通线路和通讯网络等物流走廊的联系,在较大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与整个区域之间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轴线”的联系和“网络”的延伸,加强整个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上述分析说明,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选择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使区域物流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与实现;另一方面,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区域物流体系的质量与效率。

注释:

①路万涛:《区域物流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年第6期。

标签:;  ;  ;  ;  ;  ;  ;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_物流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