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5例疗效观察论文_赵旭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5例疗效观察论文_赵旭

赵旭

(赤峰市第四医院 025150)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对35例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50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10次。结果:2例术后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后治愈。28例症状消失,7例复发,经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腔内灌注

【中图分类号】R6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084-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33~62岁,平均42.5岁。病程1~5年。主要症状:尿急、尿频、尿痛20例;下腹部痛14例;膀胱刺激症状伴血尿18例;其中肉眼终末血尿8例;镜下血尿6例;排尿困难3例。尿常规检查:无异常7例,白细胞(+~+++)17例,红细胞(+~++)14例;中段尿培养14例无细菌生长;21例有致病菌生长。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膀胱镜以及彩超检查,经膀胱镜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粘膜滤泡样改变,粘膜滤泡大小不等,或者水草样,并且成簇存在。膀胱颈口处以及膀胱三角区为多数病变位置。此外,经B超检验,2例疑似膀胱肿瘤患者表现出乳头瘤样改变,位置在膀胱底部。并且发现13例患者出现膀胱颈硬化、肥厚,或者下唇抬高,没有发现并存膀胱癌和膀胱结石的患者。通过病理活检,患者均确诊腺性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

为患者实施腰麻,而后截取石位,实施常规消毒后铺巾。坚持80W电凝,100W至120W电切功率,运用葡萄糖注射液实施冲洗,浓度为5%,冲洗方式为持续低压,对所有病变膀胱粘膜进行电切,并且对其相邻1厘米范围内,正常的膀胱粘膜也实施电切,电切深度为浅基层或者粘膜下层,严重患者的电切深度可以到深肌层。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静注速尿,剂量为20毫克,而后,对输尿管排尿情况进行及时和细致的观察,提前为输尿管显示欠清者置入双J管,目的在于有效避免对输尿管口进行误伤。在手术后,实施静注速尿20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一次,连续3天并密切观察,复查B超注意有无肾积水。术后留置尿管7天,于第7天开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5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40毫升,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0次。术后3~6月行膀胱镜检复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35例患者随访6~12月,28例患者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膀胱镜检查见黏膜正常,复查尿常规正常。7例复发,均因术中输尿管开口不清,早期经验不足切除不彻底,经二次手术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后治愈。2例术后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后治愈。

3.讨论

3.1 由于至今还没有完全明确腺性膀胱炎发病的机制,因此,可能由于患者结石、患者梗阻、患者感染等慢性刺激,导致患者的正常尿路上皮化生。膀胱三角区是腺性膀胱炎的好发部位,而后为膀胱颈和输尿管开口周围。在膀胱镜下,可以看到膀胱粘膜有所增厚,并且水肿充血,呈现乳头状突起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包括四个主要的类型第一种类型为乳头状瘤样类型,该类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者黏膜充血和水肿,同时带蒂的乳头状物,该类型很容易被错误诊断为乳头状瘤疾病。第二种类型为绒毛样水肿型或滤泡样水肿型,该类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表现为片状浸润型绒毛样增生或者滤泡状水肿隆起。第三种类型为慢性炎症型,该类型的血管纹理增加,局部黏膜粗糙是其主要的表现。第四种类型为黏膜无显著改变类型,该类型需要实施随机活检才能够发现。临床中,腺性膀胱炎症状不具备特异性,在患者的病史中,最为常见的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痛、长期尿路感染、血尿以及尿痛,运用抗炎治疗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经影像学检查,大多数没有特异表现,必须要实施病理学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才能够确诊。该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输尿管口梗阻的现象出现,还会出现肾功能损害以及肾积水,恶变的征兆为尿液中有血液和黏液出现。

3.2 对腺性膀胱炎实施治疗,必须要先将慢性刺激性因素消除,比如结石、感染等,对下尿路梗阻进行解除。而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比如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病理类型等。当前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腔内技术,该方法的原则为,通过电切将所有病变黏膜进行切除,并且把病变黏膜相邻1厘米里正常黏膜切除,深度为固有层深面,电灼要彻底和均匀,并且达到黏膜下层。对于尿道内口处病变以及输尿管口病变,必须要运用纯切割电流或者电切,不能够使用电凝以及汽化,这样能够有效杜绝术后狭窄。术后为患者实施膀胱内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预防复发。当前形势下,可以运用的药物很多,比如卡介苗以及丝裂霉素等等,作者认为,运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效果确切和显著,因此,其对于重症患者更适用。

总而言之,患者一旦确诊为腺性膀胱炎,就必须要积极实施治疗,经尿道电切联合术比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效果佳。同时,在手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复查过程中,要实施膀胱镜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

【参考文献】

[1] 孔详波,那万里,谷欣权.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2):66-67.2.

[2] 陈志强,马胜利,吴天朋等.腺性膀胱炎专题讨论[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1):60-62.

[3] 赵振理,孙光,刘光明等.腺性膀胱炎46例治疗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9):641-642.

论文作者:赵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5例疗效观察论文_赵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