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相当快。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化进程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是市政工程首先要处理好的部分。目前我国给排水工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1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拥有大面积的海洋和河流的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国家一直头疼的问题。尤其随着近几年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人为水资源的的破坏,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出现了短缺的问题。加强排水管道和进水口设备的使用,能够高效率的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流失。但是,市政给排水管道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确定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路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往市政给排水施工的管道路线选择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排水管道施工理念,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建设成本,选择的管道路线不符合地势或者实际情况,造成了工程质量的不稳定性。另外的问题是现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是老龄化城市,与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城市化规划建设的比较早,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老龄化了。城市周边排水管道已经出现损坏,由于建筑物有些倒塌,墙体土体变形,基坑底部不牢靠等。另外一个重要客观原因就是我国关于给排水管道的相关立法不够严谨,法规不够健全。城市地方性的法规也不多,城市市民的思想意识也不够高。这些原因导致许多排水施工企业不按照现有的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管理调理进行污水处理。又因管理部门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不能对违反条例的人进行严厉的处罚,使这种违法现象日趋严重,得不到统一的管理。这些客观因素都导致了我国给排水管道设施的不安全性和质量管理问题的出现。如果不从源头入手彻底改变这些问题,想要控制好市政给排水管道问题将会是一件难事。
2如何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
2.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2.1.1道路拆除与恢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必然涉及到一定路面的拆除与恢复工作,为了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及路基质量,在道路开挖前应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开口宽度,用白漆标出开挖线之后用切割机将路面切断,用挖掘机对破碎的混凝土路面及碎石等垫层进行开挖并合理堆放以备后用,管路施工完成后的沟槽回填工作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及使用功能,尤其是在高原地区更应注重沟槽回填质量,一般对回填土或砂采用夯实或灌水密实,之后采用压路机分层碾压,回填应分层回填及夯实,并应控制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25cm,夯实后采用核子密度仪测量密实度,待其压实率达到95%以上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1.2公共设施保护。管道沟槽施工应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支撑以免造成滑坡、塌方,若施工遇到建构筑物基础或电杆、灯杆等应制定防止下沉或变形措施后方可施工,一般应采用钢板桩加固方法;施工地区地下水量丰富则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排水,应制定合理措施以保证地面不发生过大沉降而影响周围建构筑物使用安全;在埋有高压线地区内开挖时要求挖掘机不能在其正上方开挖,必要时采用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遇到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量迁移,若不能迁移应人工开挖使其外露之后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
2.2管道施工
2.2.1沟槽开挖与支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类别及性质确定槽帮坡度,对于较深沟槽宜分层开挖,挖槽土方应合理安排堆放位置以防止塌方;根据槽底宽、槽深边坡坡度及层间留台宽度来确定开槽断面,根据管道结构宽度加两侧工作宽度确定槽底宽度;雨季施工应在沟槽四周叠筑土埂,必要时在埂外开挖排水沟以防止雨水流槽内,必要时加设集水井用泵抽水来防止槽底泡水;开挖过程中随时对槽底进行高程检验,采用机械开挖时在槽底高程以上20cm应改换人工进行清挖以防止超挖,若遇超挖应采用碎石回填到设计高程或填土夯实,并保证其密实度不低于天然地基密实度。
2.2.2管基施工。管道垫层应按照设计宽度、厚度进行摊铺,铺设完成后尽快浇筑混凝土以免对垫层造成破坏,基础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钢模板立模,并应复核槽底标高和模板顶弹线高程,以确保平基厚度及高程,并防止支杆的支撑点不直接支在松散土层,采取加垫板或桩木的措施以保证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浇筑后应先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平及抹平,一般第一次先将基础浇筑成水平状之后浇筑管座。施工中若遇到雨水或其它客水进入沟槽,应采取排水措施将其清除干净之后铺设砂垫层以保证沟槽施工防止带泥水浇筑平基混凝土。
2.3管道安装
给水管一般采用从上向下安装,排水管采用自下游向上游安装,若管线质量较大应采用吊车吊装,吊车开行至沟缘2m处即应停止以避免沟壁坍塌,下管时应专人指挥,绑管子应找好重心,平吊轻放以免扰动基底管道相互碰撞,若施工:现场狭窄不宜采用机械施工则应采用人工压绳下管,管路进入沟槽时应防止其与槽壁支撑及槽底或槽内管道碰撞,并应严格控制水平与方向。
管道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近年来管材尤其是给水管材多种多样,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管道安装前必须垫稳,不能有倒坡现象,管道内不能存有泥土、砂浆等杂物,管道接口缝隙宽度应均匀。
2.4检查井、截门井施工
市政给排水检查井施工容易出现基础尺寸及高程偏差较大,井壁砌砖通缝、砂浆不密实、不饱满,抹灰面起鼓发裂等质量问题,因此在检查井及截门井施丁中应尽量避免带水浇筑垫层和基础,并要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并待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砌砖施工;井壁砖砌筑应保证竖直度,不得有通缝,灰浆饱满,砖缝平整,抹面要压光,不能有空鼓、裂缝现象。
2.5土方回填
应严格控制回填土土质,内部不能含有碎砖、石块、混凝土块及硬土块,回填土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进行回填前应对土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检测其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回填时应保证槽内无积水,并不能回填淤泥、腐殖土冻土及有机物;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不大干30cm.在夯实后对每层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回填,并同时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保证两侧高差不大于30cm;最终保证管沟胸腔部位密实度不小于90%,管顶上50cm范围内部位密实度应处于85%-90%之间,再向上部回填士密实度应同路基密实度相同。
3结论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在逐渐加快。给排水管道的合理安装在城市改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应用自然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是现在当今社会和国际关注的问题。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是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一个城市的给排水功能的正常运行。城市的给排水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用水和城市的排水效率都有很大的关系。为了避免人们生活中出现用水短缺以及城市由于排水不畅导致水灾等问题,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水平就必须有所提高。而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控制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规划之一,这样才能使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志鹏.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程启令.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0).
[3]杨元顺.如何保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J].山西建筑,2013(05).
[4]程启令.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10).
论文作者:耿晓杰1,胡斌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沟槽论文; 密实论文; 高程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