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的效果分析论文_钟清东,唐忠芬,陈钧顺

(东莞市桥头医院皮肤科 广东 东莞 523523)

【摘要】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后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66.67%,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理想,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穴位注射;结节性红斑;疗效;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215-02

结节性红斑是青年女性常见病,以散在的皮下结节,鲜红或紫红色,大小不等,按之疼痛为特征,是一种迟发变态反应性皮肤血管炎疾病[1]。但该病发病因素复杂,与呼吸道感染、结核、药物过敏及白塞病等有关,临床治疗方案多而杂,主要以中医药为主,穴位注射西药又发挥如下作用:一是经穴位注射局部给药,利于气至病所,药物的作用更加直接;二是所注药物通过对经穴局部的刺激,达到和加强针刺治疗作用[2];三是穴注药物的循经作用,所注药物循经直入患处,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效应。因此,笔者尝试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探寻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收治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组应用穴位注射西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平均(39.8±7.6)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2±1.4)年;观察组男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7.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4±1.2)年;两组基线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对称分布的红色结节,轻度隆起于皮面,伴轻度触痛。结节皮疹有着典型的颜色变化,从鲜红色变为紫蓝色,呈瘀斑样,类似于挫伤样红斑,随之变为黄色;(2)并无糖皮质激素禁忌症及所用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1)甲亢、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2)孕妇、哺乳期妇女;(3)发病以来接受过其它结节性红斑治疗方法患者;(4)不适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5)对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3]。

1.3 方法

对照组:根据皮损分布就近选用4~6个穴位,常用穴位为双侧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阴陵泉、血海、承山、昆仑、太溪等,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抽取0.5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浙江仙据制药,规格:5mL:50mg,国药准字H33020762)0.5mL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0.5mL,充分混合后注射,取会阴、长强穴,直刺2.5~3.0cm,得气后将药液缓慢注入穴位内,每穴0.5mL,每2周治疗1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及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次,明显感染者,给相应抗生素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山东省瑞阳制药有限公司,H20110056,组份为:甘草酸普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一次2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4]将两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痊愈:结节消退且无新发结节,疼痛、压痛消失;显效为结节消退75%以上,疼痛、压痛明显减轻;有效:结节数消退40%以上,疼痛、压痛减轻;无效:皮疹数消退40%及以下或无变化,疼痛、压痛无明显减轻。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5]。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经过14d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例)

注:观察组的痊愈、有效、无效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穴位注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可有效提升结节性红斑的近期疗效。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有轻微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在穴位注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3 比较两组随访复发情况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23.33%,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穴位注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可有效降低疾病再次复发率。

3.讨论

3.1 联合用药的优越性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过敏作用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化的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用于神经性皮炎、湿疹、牛皮癣、关节痛、支气管哮喘等病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受寒伤湿,寒湿郁久转化为热毒[6],毒热之邪客于肌肤,或湿热之邪下注于血脉经络之中,血脉癖阻,而气血不畅,癖则不通则出现红斑、结节、疼痛。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白细胞向血管外移行,减少炎症区炎症细胞浸润,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7]。

本研究立足于结节性红斑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临床效果不明显、治愈后易反复发作等热点问题,以提高结节性红斑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降低预后复发风险为研究目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以达到内外兼治、减小不良反应与预后反复发作的目的,并针对目前治疗结节性红斑中医辨证分型混乱[8],无权威的辨证分型标准,缺少严格的循证医学验证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可行,认可度高的治疗方案。

3.2 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样本均来本中心,覆盖面不够广;目前数据进行初步统计,需作进一步复核;目前,仅为近期疗效的统计分析,后续的复发情况还需进一步随访,并进行数据的相关收集。

3.3 本文创新之处

虽有治疗结节性红斑有多种治疗方案,但各个方案中医辨证分型混乱,也未见有中成药口服联合激素药物穴位注射的治疗文献。本研究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分析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在治疗后随访半年以观察其对预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探究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思路。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以达到内外兼治、减小不良反应与预后反复发作的目的,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结节性红斑提供一种有效可行,认可度高的治疗方案,开创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钟清东.局部性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36(3):342-344.

[2]张琛,高炳爱,陈玉欣等.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12):746-748.

[3]吕山木.清热祛湿活血汤配合外用治疗结节性红斑45例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1):117-118.

[4]陈文阁.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红斑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41(4):106-106.

[5]宋东燕.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03):233-234.

[6]王丽玮,徐浩翔,崔盘根.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3):225-228.

[7]谢博.中医药治疗结节性红斑概况[J].山西中医,2016,32(12):55-56.

[8]宋喜英.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结节性红斑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1):45-46.

基金: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编号:2018507150361538)

基金项目: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观察

论文作者:钟清东,唐忠芬,陈钧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结节性红斑的效果分析论文_钟清东,唐忠芬,陈钧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