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论文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张 徐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 :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我国2005-2017年来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从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集团化办学教育资源研究、集团化办学制度研究、集团化办学问题研究、集团化办学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五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全面回顾与分析反思。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集团化办学的研究存在着诸如概念界定模糊、研究具有偶发性、专业化程度不高、研究内容杂糅、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且研究者主要以早期教育集团的实践者为主,缺乏高水平的核心研究团队,尚未形成专门化的、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为此,在基础教育集团化的理论建构中,需要深化研究内容,加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理论建设的科学性与务实性,更好地指导并推动基础教育集团化的发展,实现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回顾;反思;展望

集团化办学是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是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而催生的教育领域新的办学模式。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教育需求从“有学上”攀升至“上好学”,但由于对“好”的标准规定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是民众基于自己的认识而做出的判断,所以出现了“择校难,择校热”的社会焦点问题,使得教育公平与正义受到极大的关注,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从2005年至2017年,我国的集团化办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第一篇文献是夏宁于2005年1月发表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上的《名校集团化的宏观目标》。此外,集团化办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不同的研究方面、研究层次和研究对象,形成了政策导向类、问题策略类、经验交流类、理论探讨类的研究格局,这些研究为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拟对我国13年来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做出全面的回顾,反思已有研究的发展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文献及其内容和与文献相关的指标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它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了全面掌握选题的相关信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获取所需要的相关参考文献。依据为实现归纳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目的,确定好相应的研究范畴,并对范畴内的相关信息进行量化统计。

图7中间的波形为实验设备采集到的原始波形数据,可见数据中存在大量噪声干扰;图7中最下方波形数据为传统锁相环的滤波效果图,可见传统锁相环的提取效果并不显著,信号中仍存在大量噪声,图7中最上方为改进的EKF结合SPLL的算法对信号的提取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的信号的跟踪和提取都有大幅改善。

二、研究概况

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上发表的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为主要文献,以“名校集团化”“名校办分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集团化”作为篇名和关键词,其中作为篇名检索时所得文献数量为121篇,而作为关键词检索时所得文献和作为篇名检索时所得文献之间存在着文献重合现象,新增文献数量仅为6篇。对2005—2017年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得到此类文献127篇。

出身皇商之家的薛宝琴貌美天真,贾母爱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留其住下,对李家老少三个女人也很客气,但对邢岫烟的态度却淡淡的。

(一)检索说明

集团化办学并不是教育领域的新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复兴之际,教育集团化办学曾经被社会教育投资者所推崇。然而我们在此讨论的对象,并不是民办教育领域的集团化办学,而是应教育公平与正义的时代要求产生在公办教育领域的集团化办学。通过查阅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可知,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供需矛盾的激化,政府迫切希望扭转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缓解社会冲突,使得集团化办学在公办教育领域应运而生,而最初的表现形态就是以名校作为核心向周边学校的辐射,形成名校办分校、名校帮弱校的名校集团化格局。发展至今早期薄弱学校的成功转型,新型学校体系的盛行,面对教育高水平均衡的现实要求,名校集团化已逐步进入扩大化的阶段,不再仅仅是差异水平上的学校结合,而是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学校发展群,包括差异水平上的学校共同体体和同水平上的学校联盟。所以检索词是囊括了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阶段,更加全面地展现了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集团化办学政策面貌,并且综合起来更能说明其概念内涵。

(二)文献概况

1.论文发表年代

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文献量总数为127篇。总体来看,论文的绝对数量较少,并在2010年跌至谷底,但在2006年以及2014年以后的研究相对较多(见图1)。第一个增长点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蓬勃发展期,大量的教育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集团化办学成为社会热点。第二个增长点则是源于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并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路径研究的高潮。此外,对该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涉足人员不多,水平参差不齐,论文的相对数量也较少,发表的层次普遍偏低,有待进一步发展。

图1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论文发表年份图

2.论文发表刊物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拟收录来源期刊目录中所纳入的教育学类的期刊,从中分析有关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论文发表刊物情况。目前,有关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论文发表层次并不高,只有26.7%发表在教育学类的核心期刊上,73.3%发表在普通期刊上,这些期刊多属于普及性的非学术性期刊(见表1)。

表1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论文发表刊物表

3.论文内容组建类型

第二,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牛奶被稀释”现象。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在于缩小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差距,但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可能会造成优质学校水平被拉低,稀释了优质资源而换来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略微提升,即“削峰填谷”〔22〕

表2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内容组建类型表

4.论文作者

研究属于经验性的交流和政策性的关注,缺乏专业知识的导引,使得研究专业化程度不高,更多地表现为经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水平的研究者涉入不足,论文发表层次低;其二,研究缺乏核心专业知识的探讨,流于实践领域。首先,研究者主要集中于一线管理者或教师和非教育人员,缺乏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的加入,使得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受损,而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论文的发表层次低,未能进入核心探讨领域。其次,研究过于关注实践,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专门的独立的研究领域。

(2)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表3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论文作者表

三、主要研究成果

在运行机制方面,朱向军通过对杭州集团化办学的解读,构建了“三个维度”与“六个发展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被称为“滴水模型”〔16〕。梁淑丽认为,集团化办学的形成机制主要有:理性机制、协商机制、效用转移机制,且这三种机制在集团化办学形成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缓和冲突,使组团成为可能〔17〕

(一)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

关于办学模式发展状况的多项研究所得出的共性结论是:基础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的研究体现为“是什么”的探究。在宏观层面上,基础教育阶段开展集团化办学对学校办学模式以及学校关系的创新,迎合了现代新型学校体制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微观层面上,其办学模式所涉及的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组合方式更加灵活,自由度更高,旨在追求一种开放、协同互助的异质共同体模式。关于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研究,可以从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两个方面进行整合。

在纵向发展上,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逐渐细化、分化:由三阶段三模式演变至四阶段八模式,即“三三模式”“四八模式”。

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下,低收入的高血压患者就医经济风险度和CHE发生的概率仍较大;就医医疗机构层次的提高增加了患者的自付费用;且门诊自付费用仍是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防治慢性病风险的能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抵御疾病经济风险提供一个良好的机制和制度环境,另外,政策设计还要提高对慢性病的门诊费用补偿水平并扩大门诊补偿政策的受益面。

“三三模式”将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对应形成具有统摄性的办学模式。初级阶段——补差模式,通俗地称之为“缺什么、补什么”。中级阶段——嫁接模式,形成两种组合方式:其一,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中心的同心圆,即“高参小”“大学附中”等;其二,以小学优势资源校为中心向外辐射,即常见的名校办分校。高级阶段——共生模式,是集团化办学的理想化模式,也是未来研究的重心。以自组织为行动逻辑,以自身确立和自律为前提,强调激发学校自主体的内在动力,最大地发挥合作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而构建的学校共同体〔1〕

事实上,正是在贵州省委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背景下,何光亮被同时任命为开磷集团的董事长。也就是说,实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才是这次任命的真实目的。

“四八模式”则是依据集团化的程度(选择型、联盟型、联邦型和集权型)和组间关系(均衡型、依附型)构建了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图,将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细分为四个阶段,两两交叉处形成了八种模式。即:前集团化阶段的选择—均衡模式和选择—依附模式;初级阶段的联盟—均衡模式和联盟—依附模式;中级阶段的联邦—依附模式和联邦—均衡模式;高级阶段的集权—依附模式和集权—均衡模式〔2〕。不同模式体现了集团化办学的不同特点,但彼此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应与不适应之说,具体情况需要结合现实需求、目标定位和前期合作基础来统筹设计。

在横向拓展上,基础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可以根据四个维度(主导主体、管理体制、控制程度、内部组建结构)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办学模式。

首先,根据主导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教育集团和学校主导的教育集团。前者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依托名校品牌,引导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县转移,所涉及的优质资源主要以硬件设备为主,兼顾软件建设,优势校、薄弱学校及其所在地政府之间签订三方协议。后者是政府牵线,学校之间自主建立交流协作关系,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文的协议规定,其合作仅表现为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3〕

其次,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体化紧凑型教育集团、共生式松散型教育集团和混合型教育集团。一体化紧凑型教育集团可以形象地转化为“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4〕,集团实行一个法人主体,一套班子,集团内人、财、事、物由总校长统筹调配、统一管理,教师干部互相流动,成员校不再具有法人地位,是一种实质型的兼并〔5〕。在此模式下,教育集团最常见组合形式为一校多校、一校多区,而以一校三区为最优〔6〕。共生式松散型教育集团,是指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以某一优质校作为龙头学校,各成员学校均为独立法人,人、财、事、物分置,校际关系平等,通过集团的调控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混合制教育共同体是指不同性质学校间的合作,实行“一团两制”,通过协议的方式,在品牌、招生、管理、师资等方面采取多种合作方式〔7〕

再次,根据集团对成员校的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直营式教育集团、加盟式教育集团。前者指教育集团对属下成员校的管理决策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包括法权控制和资本控制。后者指教育集团对属下学校的资金、资产、管理不具有控制权和支配权,各成员校共享教育品牌,形成相对自主的协作组织〔8〕

最后,根据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9〕

(二)集团化办学教育资源研究

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集团化办学是基于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分配不均、差异性明显的社会现实考虑。因此,教育资源的畅通共享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集团化办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知,教育集团内所涉及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硬件设施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集团内部注重网络平台的搭建,实现远程教学。而对软件实力的探讨则主要集中于教师资源、文化资源、课程资源。而在此领域的研究者更多的是一线教师,注重的是软件实力建设成果的分享。

教师资源的流动实现了由强调“输血”到注重“造血”的转换。此阶段集团教师的流动不再是以往流于形式的简单交流,即名校教师至弱势学校担任教师或者弱校教师至名校学习观摩,而是更加关注弱势学校师资的内生性发展和特色性养成。因此,提供真实而有效的培训体制和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方式是此阶段的重要任务。如北京小学集团建立“骨干教师教室交流制度”“教育教学成果交流与研讨制度”以及“师徒挂钩,以教代培”的培训方式〔10〕;北京大兴区教委推行的“以专家引领为保障,以干部交流为关键,以教师培养为根本,以学生体验为纽带”的多元运行机制〔11〕

文化资源的融合实现了从规定动作到培植文化〔12〕,由单向传递到互动交流的转变,创建“和而不同”的学校文化。薄弱学校的先天不足,使得其在文化交流中处于劣势地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养成拿来主义思维,这是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文化流动并不表现为单向的给予和接受,而是文化间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因此,弱势学校对于名校文化的接受不是简单复制,而应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切忌全面否定自身原有文化〔13〕

课程资源的建设实现了从方法教授到特色创生的发展。北京小学的四季课程,以五“养”理论为指导,以“适性教育”理念为核心,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新型课程〔14〕。育才模式则在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推行“课程超市”的新课程组合形式〔15〕

(三)集团化办学制度的研究

实践与研究表明,集团化办学制度朝着更加科学、高效、全面的方向发展。集团化办学制度的研究包括运行机制研究、管理机制研究和评估机制研究三个方面。

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历经13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办学经验,为构建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但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集团化办学是办学体制的新尝试,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在摸索中前进”,因此它的铺展过程体现为问题与对策的交替进行。根据集团化办学的成效、问题、对策的逻辑内涵,可以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分为以下五个维度: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集团化办学教育资源研究、集团化办学制度研究、集团化办学问题研究和集团化办学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研究中涉及集团化办学的概念内涵、可行性和学段适用等等问题的探讨,但由于文献数量有限、问题阐述和研究结论不明,因此尚未纳入已有的研究成果当中。

我校基于智慧校园框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校园网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数据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和搬迁,无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构建了校级数字资源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可以创新、管理改进,并将有效促进数字化校园服务延伸。

在管理机制方面,朱向军提出了扁平化管理、网络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统一管理,减少校内机构设置,加强功能管理,弱化原有行政管理的方式,增强集团的凝聚力〔18〕。杨小微在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中,总结了集团化办学比较成功的四大机制:共享制、章程制、议事制、督导制,促进了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管理更为科学化、标准化〔19〕

涔天河水库大坝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潇水河上游的永江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水库工程于1969年建成,1990年扩建。扩建后的涔天河水库主要开发任务是灌溉、防洪为主,结合下游河道补水和发电,兼顾航运等综合利用,正常蓄水位313 m,总库容15.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11.46万亩,灌区范围涉及江华、江永、道县和宁远四县48个乡(镇),灌溉面积111.46万亩,扩建后的灌区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灌区[2]。

在评估机制方面,集团内部建立了严密的督导评估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由校长领导,教师、有关专家、社区、家长等广泛参与的评估关系网,以“四类三级考核”为重点对成员校的质量进行监督考核〔20〕

(四)集团化办学问题研究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教育领域实行集团化办学是对办学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因此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整理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得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即:管理体制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动力机制问题和其他问题。

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提出、教育改革的实施,必须要和校长的性格、气质、甚至性别以及学校的特殊性结合在一起,否则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对这段话,当时倒没有什么太大触动。但是现在想来颇有道理。

从散落在柳江两岸的古人类遗址,到柳江河畔确定了柳州两千多年建城史的九头山汉墓,从龙潭公园的摩崖石刻,到柳江北岸上为纪念柳宗元而建的柳侯公园。

第一,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事出多失”现象。规模的急速扩张带来了管理者角色的变化和职能的增加,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管理者并未获得相应的行政权力,集团内部的职权划分不到位,出现了管理层面上的漏洞而引起集团内部的冲突和摩擦〔21〕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研究视角,可以将有关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论文内容组建类型分为理论研究、现实研究两种类型,并且在现实研究中是以问题对策、经验交流和政策导向为主导。现实研究居多,占78%,理论研究则较少,占22%。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范式主要采用的是思辨性的研究,多采用语言层面的描述进行现象的绘制、理念的推广以及观点的争辩,而较少采用数据的形式进行客观性的说明。总的看来,有关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论文质量并不高,观点和内容重复、雷同的较多,甚至存在着一稿多投的现象,许多文章内容大同小异、人云亦云者较多,有个人独到见解的文章较少(见表2)。

这段时期的研究总的看来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

第四,其他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以及办学性质异化。在学校办学特色方面,存在着“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有些名校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集团内其他学校,要求它们形成集团的共同文化,使其他学校原有文化逐渐消失,而丧失了学校个性〔25〕。而办学性质的异化,则将带来新一轮的择校问题,即“择集团”,形成名校“圈地”运动,优质资源与生源垄断,造成集团与非集团之间的不均衡〔26〕

(五 )集团化办学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4.研究内容杂糅,缺乏针对性

面对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对策建议。贾建国为解决集团化办学动力机制不足的问题,提出在教育集团内部建立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设立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政府对教育集团给予一定的财政倾斜〔30〕。谢卿针对教育集团教师的流动问题,提出组织固定的群本研修活动,推行实质性的“编制调动”,并创立了“教师走校”等教师交流形式,实现集团内部教师交流的畅通与有效〔31〕

四、反思与展望

(一)发展趋势

细观我国13年来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从实践意义探寻到理论前景探索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集团化办学的经验总结和分享,是基于现实问题而对具体办学实践进行回顾,从正面上肯定了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意义,以期能够实现区域内办学经验的交流并起到借鉴作用。而后期的一些研究则随着集团化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发展的成熟,开始基于问题的反思寻找集团化办学的未来前景,同时通过梳理前期的经验积累,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始搭建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体系。

2.从单一模式研究向多样化模式研究的转变

因为杭州市是最早实行集团化办学的地区,且在此区域的教育集团也最多,发展也最为成熟,所以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杭州模式。而后期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扩大化发展,使其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实现了跨区域、多地区并行的集团化办学,由此而诞生了“成都模式”“育才模式”和“上海模式”等。

3.研究者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最开始是由政府颁布行政命令推行,且最早被一线教师们所接触,因此它的早期研究者主要是教育集团的管理者或教师。后期随着集团化办学社会影响的扩大,作为社会热点问题被一些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学生所关注,引发了热烈的探讨。

(二)存在问题

第三,在动力机制方面,存在着“借壳贴金”“搭顺风车”“上热下冷”现象。集团学校内部存在着办学远景和使命上的冲突,即各团体成员在办学理念上的不同指向,优质学校呈现出一种先进的办学理念,而薄弱学校则是以任务驱动管理学校,教师对于集团内的交流合作热情不高,仅表现为集团校长自上而下的愿景,即“官方愿景”当道〔23〕。其次,配套政策的滞后更是阻碍了内部动力的维持,维持学校正常运转需要区县经费投入,优质校教师被派出后的编制和待遇方面也需要支持,而实际中不少分校都存在着后续经费投入和师资配备问题,而造成分校只是举行了挂牌仪式,并未形成集团化〔24〕

1.概念含糊,指向不明

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如什么是名校、集团化办学、优质资源,它们的内涵及外延如何界定,其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明确清晰的概念,研究思路就会出现混乱,研究的参考价值有限,从而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2.研究具有偶发性,缺乏长期性关注

研究都是基于社会热点话题而引起的偶然性关注,缺乏专业人员的长期性研究和连续性研究,割断了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出现研究结论的碎片化。

3.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127篇文献中,可以把作者分为教育工作者、教育专业学生和其他三类,其他类则包括政府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由此观之,基础教育集团化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是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作者分布的比重分析可见,论文作者主要以教育工作者为主,而其中尤以一线教师最为突出。但根据论文发表总的人数可知,基本上不存在某一作者单独发表3-5篇论文的情况。因此,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领域并未建立起相应作者交流群,形成研究者共同体,因偶然兴趣而涉足该领域研究的研究者分散而缺乏专业性(见表3)。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未来前景,因此它长期以来就是我国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一些学者借助经济学、统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提供了定性研究的事实依据。肖浩宇指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就在于愈演愈烈的择校问题〔27〕。而学者们也普遍认为,集团化办学是缓解择校问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最佳选择。俞晓东认为名校集团化是在特定环境下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时之作。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向普及化、平民化发展,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8〕。刘希平则以杭州市集团化办学为例,通过数据的形式指出集团化办学增加了社会弱势群体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推动着教育公平的实现〔29〕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文献资料中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办学模式、教育资源、办学制度三个方面的探讨。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多是将以上几个方面合在一起做一个笼统的介绍,而未针对具体某一方面的内容做专门的研究,使得研究结论缺乏系统性。

5.研究方法单一,主观性明显

由表3可以看出,在不进位加法中,add11口算速度增长最快的为一~二年级,其次是二~三年级,再其次是四~五年级,口算速度增长最慢的是五~六年级,其次是三~四年级.add12口算速度增长最快的为四~五年级,其次是一~二年级,再其次为二~三年级,增长速度最慢的是三~四年级,几乎是持平的.

绝大多数的研究都采用语言文字的思辨性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论因缺少事实依据带有极强主观性,影响了科学性。因而,不少人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是持怀疑态度的。

(三)未来展望

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集团化办学是目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正义的有效途径。因此,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也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够找到其中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策略,以保证集团化办学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为基础教育阶段其他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话题,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基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性和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今后的研究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的拓展加深,构建理论体系,力求系统化、专业化、创新化

据悉,年内上海市将选取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开展非户籍居民家庭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先行试点,待评估完善后,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开该项工作。此次扩围将不影响上海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的正常供应。

目前的研究一方面缺乏系统性,专业化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关注实践领域的现实问题解决。因此,要改变这一研究现状,我们必须从纵向加深和横向扩充两个方面深化已有研究,发现新的研究视域。如:对集团内部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集团化办学的再生问题研究——集团分校何时脱离母体以及衡量的标准、集团学校教育资源尤其是校园文化的研究等。此外,回顾并反思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实践领域的具体性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抽象性整合,构建起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体系既是现在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未来趋势。

2.研究方法的完善,力求多样性和科学性

要求菜品体现原汁原味,尤其是清口青菜及海鲜菜肴,口味避免过重,(如过咸、过辣、过酸、过甜、过苦更不允许有异味腥、膻、臭味等)不能用调料、大料的味道压住本身的味道,突出要求口味(糖醋、酸辣等)。

目前的研究集中于定性研究,对于量化研究的重视不够,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多样性的结合,将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探讨现实意义、问题策略和特别经验,从定量研究中发现实施效果、相关问题和经验差异。例如,在对集团化办学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时,在进行个案研究确定相关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之后,可以运用问卷调查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通过相关因素的研究探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师资人员主要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学历要求也较高,需要本科以上学历,具备中级职称,因此一般图书馆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人员在六人以下,达到十人以上的不足15%。并且,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主要工作重心都不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上,因此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研究成果要贴合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基础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进行的探索。因此,集团化办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学校办学体制和模式的创新,将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并分享,实现教育高水平、宽范围的均衡,最终实现教育的公正与正义。研究集团化办学不能仅局限于单个集团内的理想模式建构,还应该结合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满足各方对教育均衡发展所提出的现实诉求,关注并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和冲突,并能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提出科学合理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

〔1〕孟繁华,张蕾,佘勇.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三大模式〔J〕. 教育研究, 2016, 2(10): 40-45.

〔2〕张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7(6):88-91.

〔3〕薛二勇. 基础教育名校办分校的政策分析——基于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14, 4(7): 45-46.

〔4〕尹玉玲. 从形式改进走向实质提升:对“名校办分校”政策的理性反思〔J〕. 中小学管理, 2014, 10(9): 18-19.

〔5〕颜嫦嫦. 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困境与出路〔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 32(12): 1-2.

〔6〕〔19〕杨小微. 探寻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机制 ——以集团化办学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44(24): 6-8.

〔7〕成都市教育局. 成都名校集团化实现两个“突破”〔J〕. 领导决策信息, 2009, 4(24): 20-21.

〔8〕周彬. “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 2005, 22(16): 79-81.

〔9〕戚小丹. 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 2011, 3(2): 48-49.

〔10〕李明新. 在“名校办分校”中实现双赢〔J〕. 北京教育, 2012, 3(5): 42-43.

〔11〕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 依托名校打造品牌——北京大兴区实施名校办分校工程,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 中小学管理, 2007, 12(5): 17-19.

〔12〕〔14〕李明新. 以集团化办学打造优质学校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 北京教育, 2016, 3(5): 48-49.

〔13〕〔21〕王凯. 名校集团化: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J〕. 基础教育, 2013, 10(2): 20-21.

〔15〕曹衍清. 组建公办教育集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育才模式公办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 湖北教育, 2005, 3(8): 51-54.

〔16〕朱向军. 名校集团化办学: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2(9): 21-22.

〔17〕梁淑丽. 义务教育推进优质均衡背景下名校集团化办学问题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25-27.

〔18〕〔29〕刘希平. 借助制度创新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化水平——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实践调查〔J〕. 浙江教育科学, 2008, 5(3): 5-7.

〔20〕孙小芙. “名校集团化办学”学术研讨会发言〔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2): 3-4.

〔22〕李彦青, 孟繁华. 由稀释到共生: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突破与超越〔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8(5): 57-58.

〔23〕叶忠. 名校集团化的共享冲突与协调〔J〕. 教育视界, 2015, 3(2): 18-19.

〔24〕尹玉玲. 透视与反思:北京市“名校办分校”政策的实施〔J〕.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10(9): 9-10.

〔25〕孙德芳. 试析名校集团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杭州名校集团化的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9(11): 9-11.

〔26〕〔30〕贾建国. 强制性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分析〔J〕. 教育科学, 2016, 32(3): 69-71.

〔27〕肖浩宇. 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多路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44.

〔28〕俞晓东. 名校集团化办学: 新形势下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J〕. 教育科学研究, 2006, 5(2): 20-22.

〔31〕谢卿. 后名校集团化时期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初步探索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 2015, 10(9): 58-59.

作者简介 :张徐(1993-),女,重庆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2019)01-0040-07

(责任编辑 :张 敏 )

标签:;  ;  ;  ;  ;  ;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