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心梗病患强化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梗住院病患,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强化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诊效果及预后情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急诊耗时、持续卧床、住院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该组预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7%,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在经验的总结下将护理操作经验化、高效化、科学化,提升护理效率,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护理路径;急性心梗;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82-02
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发生持续性缺氧、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病症,患者存在持续、明显的胸骨后疼痛[1]。急性心梗发病急,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及复发率,临床治疗中需注重急救的效率以及再次发作的控制[2]。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了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3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梗住院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3:17;年龄区间处于43~66,平均年龄(54.26±2.64)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区间处于44~68,平均年龄(55.06±2.86)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式,根据患者心梗程度实施各项检查,包含抽血、监测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等基础护理措施[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路径的应用。
1.2.1成立急救小组 小组内成员必须具有两年以上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急救抢救经验,日常注重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综合总结,制定护理路径。
1.2.2评估病情 快速、准确的评估患者病情程度,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的沟通了解基础疾病,记录发病程度、发病时间以及可能的致病原因[4]。通过鼓励与安慰降低患者悲观状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的主治医师及治疗水平,令其对治疗产生信心。严格遵循“先抢救、再登记”的原则,以患者生命为第一要素。
1.2.3急救操作 在患者到达医院后五分钟内给予其吸氧,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三至四升左右;建立静脉通路,在就诊后三分,内测量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十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监测。必要时可开辟绿色通道,由急诊护士直接将患者送进手术室并协助抢救。
1.2.4调整血容量 患者入院时可能由于精神紧张、烦躁产生明显不配合情况,可给予小气量吗啡完成镇痛镇静。完成静脉通道的建立后,前三小时补液应缓慢,并注重平衡出入量。
1.2.5住院护理 住院期间必须强化对患者的观察,提前预见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5]。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预防相关知识以及救治的过程,强调术后心理辅导、提升服药依从性、指导正确饮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平均急诊所需时间、持续卧床时间、出院所需时间。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梗死不良事件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诊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急诊所需时间、持续卧床时间以及出院所需时间,显示观察组用时显著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急诊效果对比表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会造成白细胞计数升高、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胸部明显疼痛、发热、心电图变化、血清心肌损伤、循环功能障碍等。通常发病前几日患者会出现明显气喘、胸闷、四肢乏力、心绞痛症状。
护理路径指的是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抢救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总结,制定出一套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护理路径中首先应强调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了解其基础疾病以及心电图表现,并在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吸氧。急诊完成后,则需注重其住院期间的严密监测,避免再次发生梗死、心绞痛等危险事件。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对比,强化了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在急诊耗时、持续卧床、住院时间上分别为(41.76±4.28)min、(4.83±0.97)d、(11.54±1.86)d,对照组则分别为(51.54±3.75)min、(6.28±0.86)d、(14.27±2.11)d。可见在护理路径帮助下,护理急救效率明显提升,有效缩短了急诊时间,令患者得到了更及时的救治,因此心梗恢复更快,可更早达到出院标准。除此之外,观察组中仅发生1例心绞痛及1例心力衰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达到23.33%。急诊护理路径应强调护理的专业性、科学性、流程化以及针对性,形成一套科学、完善、高效率的护理流程,提升急性心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05:557-559.
[2]郑春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6:125-126.
[3]刘迪.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及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v.1920:7-9.
[4]杨晔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v.20;No.23221:46-48.
[5]张晓芬,袁承军,何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6,v.3808:1272-1274.
论文作者:张燕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急诊论文; 路径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时间论文; 效果论文; 心绞痛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