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裴建新

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裴建新

裴建新 黑龙江省大庆市澳龙学校 163711

【摘要】本文探讨初中德育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策略,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主体、教学规则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论述,促进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营造良好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评价。同时,教师注重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性,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个人特长,学会取长补短,与他人共同成长。

【关键词】德育活动;个性发展;实践策略;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038-01

引言:在传统的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标准的思想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传递,但是,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学生有着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在进行初中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打破传统德育模式的束缚,对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使学生真正能够获得健康成长。尤其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合作,使自己的特长能够发挥,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追求共同的目标,引导学生形成集体精神[1]。

一、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分层次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因此,在初中阶段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开展德育活动,要加强对教学观念的转变,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下,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进行个性特点的展示。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好学生的评定方式进行转变,要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倾向进行关注,适当的开展个性化教育。

比如,在进行“感恩教育”主题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能够对身边的人进行感恩,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怀自己爱的人,表达感激之情,比如写祝福卡片、做手工礼物,或者是给家里人做一份简单的小事。教师要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特色,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真正学会感恩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二、转变教学模式,营造点化氛围

在初中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暗示,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进行转变,采用暗示教育,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对自我的行为进行控制,提高德育的理想水平。其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德育的有效性,将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对“文明礼仪”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我们学校中各个地点所贴的宣传海报进行观察,了解文明礼仪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发挥个人魅力,通过进行文明礼仪的示范,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再者,通过校园广播对正面典型例子进行宣传,从多方面来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使学生进入到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三、明确学习主体,提高自我教育效果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过程的优化,明确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能够融入到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次,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内驱力,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调节和发展[2]。比如,在《学会宽容》的德育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来表演情景剧:“当与同学发生摩擦时,我们会做出怎样的处理?”通过这种表演的方式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加强对自我个性的认知,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自我行为进行反思,明确宽容的重要性,要学会与人相处。

四、遵守规则,开展合作教育

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开展合作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提高组织的效率,也是尊重个体的需要。其次,在初中阶段,合作和竞争是相互依存的两部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一方面,德育活动中的合作并不意味着学生个体不发展,而是在展示自己个性发挥和探讨表现的基础下,实现与他人的友好相处,逐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共同追求目标。比如,在班级活动月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够为班级荣誉共同奋斗,使学生能够保持教室卫生,保持班级内的纪律,共同为了获得班级的荣誉而作出努力。又比如,在培养“民族精神”的活动过程中,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心得进行撰写,加强集体展示。再比如,在一些重大节日上,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个人才智,使他们逐步融入到集体中,提高整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其次,教师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德育知识进行探索,形成独立个体,从而发挥德育的积极作用。再者,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精神,在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品质,使学生能够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慧.探究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122.

[2]唐云琨.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4):10-11.

论文作者:裴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裴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