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刘云花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根据根据收治时间划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传统护理,后者实施传统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盆底肌肉张力构成比、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针对性护理,负性情绪可得到显著改善,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孕妇;盆底肌;康复锻炼;治疗依从性;恢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40-02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on compliance and recovery effect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in pregnant women

Liu Yunhua.

Deyang Luo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ichuan Deyang 6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on compliance and recovery effect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in pregnant women. Methods 126 pregnant women were studied(admitted between June 2017 and June 2018),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former carried out traditional care and the latter carried out traditional care combined with targeted care.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uscle tension composition and recovery effect of the pelvic floor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negative emo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ompliance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Targeted care; Pregnant women; Basilar muscles;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eatment compliance; Recovery effect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在产后产妇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受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而引发的疾病,初产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一旦患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典型临床体征包括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会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及家庭和谐。经相关研究证实,若产后产妇及时采取优质的康复锻炼,能显著缩短盆底功能恢复时间[2]。本文意在观察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将在本院治疗的126例孕妇视为试验者,以下是详细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126例孕妇视为试验对象。按照收治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对照组为奇数组,实验组为偶数组,每组分别63例。在对照组中,年龄(21~33)岁,平均(27.56±3.78)岁。在实验组中,年龄(19~34)岁,平均(28.04±3.99)岁。利用SPSS20.0版,对两组孕妇的年龄等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全部结果均大体持相同水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

实验组:实施传统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

(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做到主动和孕妇和家属交谈,以准确了解孕妇是否愿意接受配合康复锻炼。为帮助孕妇认识到坚持康复锻炼对恢复盆底肌功能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可予以“一对一”讲解形式,主动详细为孕妇与家属讲解锻炼盆底肌的目的、意义、方法,消除他们对康复锻炼的疑虑及不确定性。若孕妇同意进行康复锻炼,医护人员为了解疗效是否显著,需每天向她们询问具体感受,并鼓励提出相关的、合理的建议,共同参与修订康复锻炼目标和措施工作中,确保最终康复锻炼方案适合每1位孕妇。为保证孕妇能做到坚持按时开展康复锻炼,医护人员需扮演“监督者”角色。

(2)认知干预。考虑到大部分孕妇均属于初产妇,不具备相关分娩经验,对产后盆底肌变化与心理转变情况了解度不高。为帮助孕妇对产后盆底康复形成正确认知,医护人员需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可通过举行讲座会等形式为孕妇普及盆底损伤知识:盆底损伤在产后产妇是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可高达30%,会对孕妇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医护人员应帮助孕妇丢弃以前错误观念,做到积极配合康复锻炼,且注意产褥期做好阴部清洁卫生工作,尽量避免加重腹压活动(如负重、久坐久蹲),性生活禁止时间≥2个月。

(3)康复锻炼。

①孕妇体位选择侧卧位,医护人员食指应佩戴一次性手套,随后蘸石蜡(液体)插入肛门,注意力度轻柔。随后,医护人员教导孕妇正确缩肛运动技巧,收紧肛门时间>3s/次,肛门放松、收紧交替进行,每次治疗时间以15~30min为宜,每天3次。治疗7d后可根据孕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对缩肛运动时间、强度适当提高;同时给予椅子样膝盖、腿上升式仰卧、婴儿式仰卧等康复锻炼,保持有意识控制排尿速度≥1次/d。②若孕妇治疗2个月后的总体疗不佳,可使用本院的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通过电对孕妇的神经肌肉进行刺激,将脉宽、频率、刺激强度等参数调整至适宜值。

1.3 观察指标

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康复治疗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情况、恢复效果作为观察指标,对其数据实施组间对比。

焦虑程度采取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抑郁程度采取HAMD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前者共14个评价项目,后者共17个评价项目,每项评价项目均应用5级评分法。HAMA评分和HAMD评分越低,则表明孕妇的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康复治疗依从性包括康复锻炼依从性、健康信息2项评价内容,由医护人员对孕妇护理期间的行为进行评价打分,满分分值均为100[3]。康复锻炼依从性、健康信息评分越高,则表明孕妇对康复治疗的配合度越好。

盆底肌肉张力可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五大类,观察孕妇护理后盆底肌肉张力至少为3级的构成比。

恢复效果选取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性生活满意率作为评价指标。性生活满意情况调查测评可使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判定,评价项目设计夫妻关系、性交频率、舒适感觉、性交流、性高潮、性欲,均为4分值正向计分。将“护理后分值-护理前分值”≥6分视为孕妇对性生活感到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20.0版软件实施统计处理,HAMA评分、HAMD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健康信息评分表现形式为“(x-±s)”,通过t检验分析数据;盆底肌肉张力构成比、恢复效果表现形式为“%”,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数据。当P<0.05,则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试验对象的焦虑抑郁水平

护理后,实验组的HAMA评分(10.02±2.77)分、HAMD评分(10.42±1.54)分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表1为原始数据与分析结果。

3.讨论

经相关研究证实,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和妊娠、分娩存在密切关联。换言之,当产妇妊娠分娩后,其盆底肌肉功能会遭受伤害,减弱盆底肌肉张力,最终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的风险系数极高[4]。目前,在医学临床上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多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法,从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为探讨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本文实验组采取传统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护理内容涉及心理护理、认知干预、康复锻炼3部分。其中,心理护理要求医护人员能主动与孕妇和家属交谈,通过个性化心理疏导以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认知干预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通过多样化形式帮助孕妇对盆底损伤形成正确认知,并做到产后实行早期盆底功能障锻炼;康复锻炼治疗方法有生物反馈、缩肛运动、电刺激等,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主要手段[5]。

从本次研究数据可知,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更理想,因前者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减少程度、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增加程度、盆底肌肉张力构成比与恢复效果改善程度更显著,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统而言之,针对护理在产后产妇中开展,对提高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晓霞.针对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3):4399-4400.

[2]张燕.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4):108-110.

[3]张春兰,刘素梅.电刺激盆底肌组织联合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女性盆底恢复中的临床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1):54-57.

[4]徐慧,墙燕,王鹏.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102-104.

[5]郑惠容,成金焕,王丽,等.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5):2306-2307.

论文作者:刘云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刘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