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型”的几个问题_双师型论文

关于“双型”的几个问题_双师型论文

关于“双师型”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双师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追求或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特色,一些报刊上出现了较为新鲜,甚至是具有刺激性的消息和观点。如高职院校的硕士、博士考初级工、中级工等。有的人还从理论上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强调职教教师应该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性教学,是称职的工程师或技师(参考高光宇“‘双证制’的保证体系”,《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第3期第23页)。国家教委职教司的领导同志还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视为“九五”后三年至2010年期间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参考刘占山“面向21世纪努力建设一支有特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职业技术教育》1997年12期第6至9页)。还有的人则干脆认为职教教师应该既能当教师也能当工人。一时间从上到下都在大力宣传并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问题,好像大家对此无任何异议。但还是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免不了要追问“双师型”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类提法是否真正科学和合理?

只要稍加观察和思考就不难发现:人们对“双师型”的理解主要有二种不同的方向。一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强调“双师型”,认为职教教师应该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从教学和生产两种不同的岗位来强调“双师型”,认为职教教师应既能当教师也能当专业技术人员。后种理解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职教教师应该既是“讲师”也是“工程师”;其二是职教教师应该既能当教师也能当工人。为了深化认识,本文将其展开进行分析,看法不一定成熟,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于“职教教师应该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的问题

一名教师要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思想品德、文化、心身、专业、教育和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素养,即应具有“六大模块”的素质要求,而且每个大素质模块还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大素质模块又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反映教师本质特征的教育模块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专业模块也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应该首先满足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技巧,并懂得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规律。换句话说就是要满足“职业针对性”的特殊要求,理论上要针对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的专门理论知识,实践上要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活动。

但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而言,“双师型”的提法并不能体现职教教师的特色,因为它不仅适合于职教教师,也适合于普教教师;不仅适合于大学教师,也适合于中、小学教师。实际上,各行各业均有各自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和实践并不是职业技术教育所特有的因素,我们根本就不能说只有职业技术教育才强调实践。如最古老也是最成熟的基础科学之一物理学,一开始就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实验的科学,现在还专门化分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两大领域,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尽管“双师型”的提法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也不能反映职教教师素质的特点,但在以往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特殊背景下,提倡做“双师型”教师是具有普遍重要意义的。

二、关于“高职教育的教师应该既是‘讲师’也是‘工程师’”的问题

“讲师”是某一层次大学教师的称谓,“工程师”是某一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称谓,这里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泛指大学教师和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一般是同层次之间的比较,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讲师”与“工程师”的区别不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而是行业或职业的不同。

有的同志认为,“讲师”理论水平高一些,而“工程师”实践能力强。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够正确的。只要翻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讲师”和“工程师”的评定标准就不难发现:“讲师”是对大、中专学校某一层次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评价。他们在教学、科研(包括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果无一不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而“工程师”是对企、事业单位某一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评价。他们在工程项目或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果也无一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比较而言,两者的素质结构有五大模块、两大方面是相近的,尤其是专业上二者互通有无,区别在于前者将专业用于教学和科研,而后者则把专业用于工程设计或生产。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相比关键的区别是懂不懂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它不是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的区别,而是行业或职业的不同。

2.对大学教师的素质要求要比对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一些。

如前所述,教师素质的六大模块,除了最能反映教师特征的教育模块外,其他五大模块均与专业技术人员相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专业模块。中、小学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教育素养较好,他们的专业素养不如专业技术人员。但大学教师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有科研工作,即肩负着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任务。应该说,对他们专业上的要求比对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更高。如果一名大学教师,他们的专业素养符合要求或者较强,即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高和专业实践能力强,那么,他们就一定能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可以说是紧密相连、关系递进的实践活动。后者要求比前者高。

实际上,一些高新技术、高新产品首先诞生在高等学校里,然后才转到生产部门和市场上。以前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大学教师搞出一项科研成果后就不再过问了,存在着不了解市场,脱离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但是,现在十分强调产、学、研相结合,要求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他们了解市场、了解生产。现在的很多项目都是大学教师直接下企业或者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而且,大学和很多大学教师自己就办有公司。以前高校中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正在逐渐改变。

可见,大学教师不仅要能从事技术或产品的开发,而且还要能从事基础研究。他们不仅要懂专业,而且还要能教专业。这就是说,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了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求更高。

大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比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看出:

第一,学历、资历和外语条件方面。如高校教师的起码学历是本科,现在逐渐提高到研究生。而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是大、中专毕业生。

第二,大学教师要为人师表,因此,对他们各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如思想品质、文化修养和科学精神等都要高人一筹;又如学生毕业时,条件最好的才可能留校任教。

第三,大学教师的工作比较繁重。如一名教师除了教学,还要从事科研工作,他们一般都是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工作。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倡“双师型”,认为职教教师既能当教师,又能当工程技术人员,或既能从事教学、科研,又能从事工程项目或产品开发就是多余的了。

3.从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来看,如果一名教师很少或不去从事工程项目或产品开发,而是集中精力从事教学,教学水平高,教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强,这样的教师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相反,如果一名教师工程项目或产品开发搞得有声有色,但不会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质量差,这样的人当教师就不合适了,应该发挥他们的特长,安排他们去企业当工程技术人员。

对这两种人进行素质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前者能达到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专业只是够用,但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素养较高,应该算一名优秀教师;后者虽然专业素养较好,但教育、教学的素养达不到要求或者根本就不懂教育,他们算得上一名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算不得一名合格的教师。固然,在高校里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教授从不教学或教学效果不佳,但科研成果多、文章水平高。这样的人严格地说应走研究系列,当一名科学技术研究人员。

可见,教师的基本特征还是体现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上,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只是他们的教学内容,它的“产品”是高质量的学生。而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特征在于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他的产品是能成为商品的生产产品或工程技术项目。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可以比工程技术人员高,也可以比工程技术人员低,主要根据教师的层次和具体工作的需要来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倡“双师型”也是没有意义的。

4.教师系列是高校的主要系列。尽管高校里除了教师系列,还有工程、实验等系列,但他们都属于教辅系列,所做工作是为教学或教师工作服务的。实际上,一名大学教师评职称时能够走教师系列,一般不会走工程、实验等教辅系列。要求比较高的大学,在安排工作时也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可以承担研究、工程技术和实验工作,反过来则常常不准许(资格认可除外,高校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因学校的类型与部门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教师概念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工作和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

上面主要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例进行的分析,至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析也一样。

三、关于“高职教育的教师应该既能当教师也能当技术工人,或者说,既是‘讲师’也是‘技师’或‘高级工’或‘中级工’”的问题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不仅把行业或职业的区别误解为理论与实践的区别,而且还混淆了理论和实践在层次上的差别,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大学教师与技术工人之间的区别类似于大学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区别。不能误解为大学教师只是理论水平高,而技术工人才是实践能力强。只要认真比较一下大学教师职称评定与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的要求就不难发现,二者的标准均是对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评价。

大学教师要搞好科研或技术、产品开发等工作,没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不行的。有人说科研主要是做实验,而实验是验证性的,我们要搞“真枪真刀”的生产实践。这些人可能没有认真研究实验的真正内涵,或者忘记了科学实验属于三大实践活动之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高形式。

另外,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考核也并不是只考实际操作,不考理论知识,相反越是高级的技术等级对理论水平的要求越高。如初、中、高级电工技术等级的考试,一大部分是理论科目。虽然这些理论知识的层次有限。

2.大学教师和技术工人二者理论和实践的层次不同。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历上,《教师法》第十一条对教师的学历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应当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实习指导教师的学历由国务院行政部门规定,高校教师应具备研究生或者本科学历。而劳动部门对技术工人学历的要求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

第二,实践活动本身也是有层次性的,并与相应层次的理论水平紧密结合,受理论的指导。相比较而言,教师和工程师实践、动手的技术要求复杂,逻辑性、严谨性、灵活性、技巧性等都远比技术工人的要求高,更符合科学、规范的标准,尤其是还要具有创造性。

举个例子来说。就彩电生产行业而言,一名生产线上的普工,只要求能很好地插件(机械动作);一名维修技术工则要求能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凭经验排除故障(复性动作);而一名技术员则要求能根据不同情况对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当形成一套固定模式之后传授给技术工人(推理、判断);而一名工程师或大学教师则不同了,他们不仅要能动手解决前三者能解决和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还要求能设计新的彩电线路和生产线,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去深入解决问题,先攻克理论难关,再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同时还要求能领导、指导前三者的工作(创造性)。显然,对工程师和大学教师的要求要高得多。一般而言,后者能很好完成前者的工作,反之则不然。

从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来讲,一般不会有那么愚蠢的老板花几千元聘请一名工程师或大学教师去做仅花几百元聘请一名技术工或普工就能完成的工作。当然,由于大学教师或工程师经常从事复杂的创造性工作,天长日久,在简单、重复性的操作上有所退化或者训练不够,比不上工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实践或动手能力就比工人差。应该视为实践或动手活动的层次不同。有些人对实践或动手的理解过于狭隘,以为会干粗活、重活,会锉铁、接线等才算会实践或动手。实践证明,即使做粗活、重活或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一但上手,他们也远比工人干得好干得快,因为他们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利用科学手段和采取科学的办事程序。

在一些简单、重复性的操作技能上,甚至经验知识上,工程师和大学教师比不上工人的情况并不奇怪。如:一名高级计算机专家在打字速度上远比不上十五六岁初中文化的打字员;一名数学教授心算的能力不一定能胜过卖小菜的农民;一名机械博士拧螺丝的本领可能比不过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能灵活自如的使用手术刀,但他杀猪、劈柴的本领远不如屠夫、樵夫。还有大文豪写不好正楷字、爱因斯坦忘记了光速的例子就不再多举了。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可能没有这些极端的实例一目了然,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确实并不少见。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政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防止“双师型”教师概念的乱用。

实际上,我国现阶段正经历着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如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深圳市,1997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全市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的35%,非常缺乏和需要掌握高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为什么不发挥他们的特长,把有限的精力用于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其他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呢?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我们讨论这些并不是为了否定技术工人的作用。实际上,他们是科技时代社会生产的主力军,而且,很多的管理干部、科技人员甚至大学教师都是从工人成长起来的,即使在高校里面,技术工人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他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辅助性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负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即在以往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在教师的发展或师资的培养和评价等方面比较注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使理论与实践正确定位,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就是说,强调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教师素养六大模块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的要求。如专业上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教学上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就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而言,“双师型”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也不能反映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因为理论和实践并不是职业技术教育所特有的因素,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理论和实践的特殊内容,并且在一定层次上有机结合。实际上,我们是在追求一定水平上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结合点。

那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就没有特色可言了?当然不是,如前所述职教师资的特色应该体现在“职业针对性”的特殊要求上。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更应该针对市场经济和地方经济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现代企事业单位和直接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的生产第一线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教师素质的一般要求外,还应该具备完成这一特殊使命的特殊素质要求。这个问题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

标签:;  ;  ;  ;  ;  

关于“双型”的几个问题_双师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