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方华联合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25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建设项目不断开发,工程机械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故障问题,故障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进行故障之后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才是人们更加关注的,所以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使得机械设备在出现故障之后,能够进行快速高质量的维修,降低维修成本,显得更加迫切。本文重在分析工程机械设备在维修保养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维修保养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工进行作业,这也使机械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变得至关重要,对建筑机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的保养技术,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确保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前提。
1建筑机械常见故障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通常可将这些常见故障进行以下几类划分:1)损坏型故障。该类故障主要表现为机械局部结构发生断裂或变形,或是机械结构出现点蚀、烧蚀、拉伤、压痕等现象。2)退化型故障。该类故障主要表现为机械结构发生异常磨损、老化、表面发生剥落等。3)松脱型故障。比如螺丝松动、脱落等。4)失调型故障。具体表现为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压力过高或偏低,部分间隙超出限定值或不满足要求值等。5)渗漏和堵塞故障。主要表现为机械设备出现漏油或排气孔、排水孔等发生堵塞等。6)功能失效型故障。该故障主要表现为机械设备在某些功能上发生失效,或是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过热,机械设备的性能严重衰退等。以上常见故障都会对建筑机械的可靠性带来很大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2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日常使用缺乏管理
机械设备中发动机的状态将会影响整个设备的使用,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是否能够正确启动发动机,将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工程设备在设计时对于工作的负荷就已经进行了界定,机械设备只有在中等负荷下才能保证磨损的程度最低,使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但是在设备使用时,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使得设备在高负荷下工作,或是一些不需要使用设备的工作,也通过设备来完成,这都会增加设备的磨损程度。另外,工程机械一般都是在施工现场使用,而施工现场的环境大都比较恶劣,设备的使用经常是在地势不平、空气混浊、酷热或严寒的状态下,这样对于机械设备都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但这些问题仅仅是设备使用人员在日常使用中多加注意便可减少的。
2.2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制度得不到具体落实
很多企业都具备比较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制度只有落实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没有派专人进行维护保养,更有一些操作人员对于设备的好坏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负责日常监测维护的人员,也没有做好定期监测等,这些日常维护工作的不到位,都将会加快设备的磨损。
2.3维修人员水平不一,维修水平不健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中也不断地融入了新技术,这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操作人员依靠经验也很难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维修人员的水平不一,使得部分操作人员不能使用新技术下的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加深设备的磨损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具体措施
3.1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为促进相关人员维修管理规范化,必须以完善的制度加以约束。如: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定时进行现场设备巡视,并记录相关的运行数据;在进行设备交接时,必须保证各项指标处于正常状态,且机械设备的卫生状况良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异常状态,需进行记录,并主动采取维修措施,如果个人无法解决,需立即上报,如果问题较为紧急,需做出停机处理。维修管理制度需要建筑企业在实践管理中对不足之处不断优化,使其更加完善。
3.2优化设备配置,降低维修成本
工程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的使用消耗,其性能有一定的寿命期限。当机械设备老化后,频繁发生故障导致维护成本逐渐升高,要及时进行更新换代。规范设备购置工作,采购前结合项目工程量、施工条件、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购置计划,结合机械设备的价格和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确定租赁或购买的配置方式。租赁机械设备时要核算维修养护成本,降低管理成本。购买机械设备时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选择信誉度高的供货厂家,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对采购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
3.2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润滑
润滑不良也是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的引发因素之一,许多故障都是因润滑不良而导致机械结构发生严重磨损、变形,进而使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功能失效、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为此,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润滑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时,需要确保养护环境的适宜性,避免在灰尘较大、存在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养护机械设备,同时采用合适的润滑剂,严禁采用质量不佳的润滑剂。另一方面应对润滑剂的各项性能、数量等进行及时的检查,并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润滑与磨损监测工作。
3.3规范操作流程,实现科学管理
要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过程的管理,细化操作规程,实行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包机的制度,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协作,建立安全事故处理应急机制,制定奖惩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人,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对一些特种设备的操作要求持证上岗,定期进行施工人员技能培训,严格进行操作技能的考核,对不合格者实行末尾淘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对设备的性能、运行、检修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3.4做好建筑机械的操作工作
在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正确的操作规范与流程是保障其不会发生故障的前提,只有对建筑机械进行合理的使用,才能使建筑机械不会出现超负荷运行,防范机械设备的违规使用。在对建筑机械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对建筑机械的燃油和冷却液是否充足进行检查,并对建筑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运转速度、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出现异常进行监测,与此同时,还要确保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超出其最大负荷。
3.5提升维修管理人才素质
在素质提升上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提升主要可以加强培训、培养工作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严格考核直接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性人才,让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职业素质的提升则主要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相关维修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并保证整个维修管理队伍具有较好的风气。
结语
工程机械设备是施工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等特点。要完善管理制度,进行设备购置、进场验收、安装、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加强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优化设备配置,合理选择租赁或购买的配置方式;细化操作规程,建立智能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代绍军.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建筑机械化,2018(7):64-66.
[2]吕运丰,唐积,蒋文成.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新办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1):15-16.
[3]廖茂武.提高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策略[J].四川建材,2018(2):211-212.
论文作者:梁萍平,钟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建筑机械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磨损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