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hibitin/论文_韩东1,武卿1,胡书群1,许铁1,2(通讯作者)

Prohibitin/论文_韩东1,武卿1,胡书群1,许铁1,2(通讯作者)

(1徐州医科大学救援医学研究所 江苏 徐州 221002)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产生的保护与Prohibitin/ c-Jun信号通路的关联。方法 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组 。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Prohibitin、P- c-Jun与c-Jun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R组相比,P+R组Prohibitin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c-Jun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c-Jun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Prohibitin蛋白含量,抑制c-Jun活性来实现的。

【关键词】 神经元;缺血预处理;脑缺血;海马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229-02

前言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神经元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而缺血能够通过促使神经元内氧自由基大量的产生打破这种动态平衡。有文献表明脑缺血能够诱导神经元内氧自由基大量的增加,并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1-2]。并且Prohibitin蛋白表达量增加后能够明显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然而缺血预处理能否通过增强Prohibitin蛋白含量来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对缺血性神经元产生保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是否与Prohibitin信号通路有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由徐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为230~250g的SD雄性大鼠(许可证号:SYXK(苏)2015-0030)。本实验方案及过程通过徐州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符合国家相关实验动物关照及使用指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试剂和药物

Prohibitin(ab75771)购于Abcam公司;P-c-Jun(sc-822)、c-Jun(sc-74543) 、β-Actin(#35568)购于Santa Cruz公司;Anti-Rabbit IgG (γ-chain specific)-Peroxidase antibody(A1949)、Anti-Mouse IgG (Fc specific)-Peroxidase antibody produced in goat (A0168)购自sigma公司;NSC23766(2161)购自于Tocris Bioscience公司,其它常用实验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实验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及实验动物分组

对SD雄性大鼠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R)组、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组(P+R)。R组大鼠缺血8min后再灌注;P+R组先缺血3min,2d后再缺血8min,8min缺血后再灌注;Sham组处理除不结扎动脉外其余与R组相同。再灌注3d处死各组大鼠。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采用 ±s表示,用Sigma STAT32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用Dunnett's test,实验组之间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 post-hoc tests,只有两组比较时采用Student’s T-test,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Prohibitin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与Sham组相比较,R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Prohibitin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P+R组与R组相比,Prohibitin蛋白含量明显上升(P<0.05)。

2.2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c-Jun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情况。与Sham组相比较,R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c-Jun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P+R组与R组相比,c-Jun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各组样品的c-Jun总蛋白含量无变化。

3.讨论

有文献表明脑缺血预处理能够明显的减轻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同时我们的前期结果也证实了脑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然而脑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至目前为止还没有阐明清楚。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可能的相关机制。

Prohibitin作为抗氧化应激蛋白之一,其在拮抗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缺血预处理如何通过调节Prohibitin/c-Jun信号通路拮抗神经元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表明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可能部分的通过增加Prohibitin蛋白含量并进一步降低c-Jun活性来完成的。此发现进一步完善了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慧.脑缺血预处理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及抑制凋亡的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

[2]毛洪雅,季永.抗增殖蛋白与心肌保护[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 36(1): 88-91.

论文作者:韩东1,武卿1,胡书群1,许铁1,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Prohibitin/论文_韩东1,武卿1,胡书群1,许铁1,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