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论文_刘忠保

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论文_刘忠保

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目前,我国是节能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火电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火电厂应采取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论文分析了影响电厂电能生产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节能技术

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我国能源的主要成文包括了煤炭资源、天然气以及石油等,由于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在人口增长加快的状况下,会面临能源开采的问题。因此,如何开发并使用新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现阶段太阳能、风能以及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状况,相关的技术形式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为能源以及动力工程的节能化发展带来影响。所以,在当前社会运行及发展中,为了实现热能以及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应该将节能技术的运用作为重点,通过热能以及动力能源的技术创新,进行节能技术的完善,以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生态化发展需求。

1热能动力系统概述

对于火电厂来说热能动力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即主要的作用是为火电厂进行原油冶炼以及石油生产的过程提供所需要的热能和动力,以此来达到火电厂的炼油目的。热能动力系统常常又被称为蒸汽系统,这主要是因为提供热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蒸汽,然后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来向外界提供强大的动力。热力系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能量转换以及能量传输两个过程,在火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热能动力系统应用非常广泛。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的实际,热能动力系统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能够实现其在工艺流程以及能量转换环节的热能动力有效结合,以此来最大程度的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2电厂电能生产节能降耗的主要影响因素

2.1锅炉的运行情况

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锅炉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电能生产设备,其有效运行能够充分释放热能。燃料质量、大气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锅炉的运行,进而影响电厂电能的生产情况。

2.2热能控制

电厂生产中,主要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加强对热能损耗的控制是实现电能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电厂的工作人员要将对热能的损耗放在首要位置。然而,实际电厂运行中,很多设备运行都会出现大量热能损失,而一些工作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设备运行中的热能出现,导致电厂设备生产中热能累积;一旦这些累积下来的热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将造成热能的重大损耗,对电厂生产极为不利,而且大量的热能堆积也会造成设备运转的严重负荷,给设备运行造成巨大困扰,不利于电厂生产稳定。

2.3电厂设备的选择及热能损失

设备是电厂生产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设备,进而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但从现阶段来看,部分电厂在设备选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设备配比不足、热能损失无法控制等,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热能难以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3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研究

3.1调频技术运用

调频技术简单实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尤其是电能的消耗。为了实现调频技术的有效运用,应该做到:(1)针对能源使用状况,构建行之有效的调频技术,以避免人们在用电中面临外界的干扰,同时解决电负荷不稳定的问题。(2)在电厂运行中,应该将电厂中的装置构造进行分析,通过对发电机组实际状况的处理,构建针对性的调频技术,以实现电厂各个发电系统的稳步运行,提升热能以及动力工程节能技术使用的整体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减少发电过程中出现的湿气

为了获得大量的热能,火电厂在运行发电机组生产电能时,运用了热传递相关知识,然而,这一过程虽然达到了火电厂的目的,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湿气,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湿气会直接挥发掉,同时带走生产的热量,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湿气的形成,减少热能的损耗,在电厂生产电能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可以从源头阻止水蒸气形成。其次,在发电系统中安装一个去湿装置,防止湿气在日积月累后,大量的湿气对发电机组的动叶造成腐蚀,损耗设备。最后,为了加快湿气的挥发,降低热能的消耗量,可以在发电系统中加一个循环装置,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产生的湿气。

3.3做好热能消耗流程排查、控制热能消耗

在电厂生产中,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热能应用情况进行仔细检查,掌握和了解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运行时热能消耗的真实情况以及源头,找出热能消耗部位,分析出现热能损耗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电厂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以电厂施工时的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生产过程中造成重大热能损耗的部位进行重点排查;根据实际情况,模拟出现热能损耗原因,并且针对性探查;一旦在探查过程中发现隐患,要立即上报,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妥善的解决措施,减少热能损失,避免电厂生产中再次出现该问题。另外,为了促进电厂生产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增强热能损耗排查效率,相关工作人员要致力于排查技术创新,以科技为依托,加强热能损耗的控制力度。

3.4降低湿气损失的技术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易出现湿气损失的现象,且这种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电厂要想降低损失,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则必须运用有效的技术措施,真正实现湿气损失的减少。湿气损失产生的原因不同,其采取的损失降低技术措施也就不同。降低湿气损失的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具体为:第一,将除湿装置安装在设备中,使得在设备运行中减少水滴的产生;第二,在热能传送的过程中,应使用再加热循环装置,从而减少湿气的损失;第三,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加大湿气的损失。

3.5及时优化产业结构

在当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产业发展中,为实现节能技术的运用,应该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重点,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节能处理,改变以往行业的运行及发展状况。通常状况下,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应该做到:第一,实现产业能源构成的优化调整,及时引进环保节能的设备,通过工艺流程的完善以及环境污染的降低等,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的运行及发展效率。第二,在工艺技术改造中,应该将因地制宜的技术运用作为重点,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实现热能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通过空气机组热回收技术的运用进行回收热供暖,以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资源的节能运用。第三,通过设备的升级再造,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的使用性能,从而达到节能减耗的最终目的,充分满足当前产业中能源循环利用的需求。

结语

火电厂的运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提供电能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这会造成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此外,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污染物如废气等,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电厂发电的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对热能及动力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使用各种能节能降耗的技术,重视能源的损耗问题,同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保证电力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力.节能降耗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与措施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8(01):179-180.

[2]赵金慧.试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现代国企研究,2018(12):170.

[3]阮智邦.基于节能降耗理念下热能及动力工程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11):231.

论文作者:刘忠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论文_刘忠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