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女子义勇军论文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女子义勇军

文/吴限

冯庸大学校门

淞沪抗战时冯庸大学女子义勇军在上海前线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抗日的战场上活跃着多支抗日义勇军,在这些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武装——流亡到关内的冯庸大学的女子义勇军。她们来自沈阳,怀揣着失去家园的国恨家仇,一路含泪唱着《松花江上》,在颠沛流离的泥泞路上,在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她们风餐露宿,不怕牺牲,始终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屡建奇功,谱写了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

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第三次南巡至海宁时,以陈氏园作为行宫,赐名“安澜园”⑧。回京后,乾隆帝在圆明园中以四宜书屋为基础,建成圆明园“安澜园”,并作《安澜园记》谓:“安澜园者,壬午幸海宁所赐陈氏隅园之名也。陈氏之园何以名御园?盖喜其结构至佳,绘图以归。园既成,爰数典而仍其名也,然则创欤?曰:非也,就四宜书屋左右前后,略经位置,即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也。”⑨圆明园中的安澜园,虽然用地规模仅有原型的1/3左右,但景观结构、要素类似,整体规制氛围也较为相近,主要建筑基本相同。

钾肥市场成交仍显清淡,挺价待市。国产钾方面,盐湖装置正常生产,库存量有所下降,目前基准产品60%粉晶执行价格2350元/吨。青海小厂开工维持低位,不少小厂仍处于关停状态。进口钾方面,近期到船量较少,市场限售持续,市场按需小单成交为主,价格挺价探涨,参考主流报价62%俄白钾港口价2350元/吨左右,俄红钾2100-2150元/吨,南方港口2200-2250元/吨,约旦以色列白钾2300元/吨,实际成交单议为主。边贸市场近期到货量较少,市场供应量持续紧俏,少有可售现货,价格坚挺上行,62%白钾报价在2150元/吨。

曾经的冯庸大学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中曾有大批女战士,比如七七事变后广西组织的广西女子学生军和第四军军长吴奇伟的夫人龙文娱组织的广东女兵,都曾在抗日战场上颇有名气。但在抗战文献史中最早出现的女兵身影,就是冯庸大学的女子义勇军。

冯庸大学对今天的沈阳人来说有些陌生。这份陌生不仅是因为冯庸大学在沈阳仅仅存在4年,更是因为这所大学的遗址虽然能找到,但已没有了任何遗迹。或许,很多居住在沈阳市铁西区滑翔小区的人只知道那里曾经有过一座滑翔机场,却不曾想到,那里曾是冯庸大学。冯庸大学之名来自校长冯庸,这是中国第一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私立大学。冯庸的父亲冯德麟是张作霖的至交,曾任民初陆军第28师师长。冯庸与张学良同年生,两人结拜兄弟,并同取字“汉卿”,同称“东北两公子”,感情深厚,至死不渝。冯庸早年毕业于北平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空军司令。

照片中,女学生们皆戴式样优雅的船形帽,而且服装得体,英姿飒爽。这些怀着国恨家仇的冯庸大学的女学生军,在战场上并非镀金或走秀,根据历史记载,她们确实深入前线,参加了多场直接的对日战斗。她们克服对南方潮湿气候的不适应,肩负着歼灭倭寇、战地救护、监视敌情、阵地宣传等多项任务。3月1日,日军以一个师团兵力在十九路军侧背的七丫口登陆,直扑其后方咽喉浏河。此时,十九路军在浏河没有驻军,守在那里的就是冯庸大学的男女学生军。幸而增援的中央军第五军宋希濂旅长率521团第1营及时赶到,否则这些学生可能全部要牺牲在浏河。

组建女子抗日义勇军

当年,战地摄影记者陈昺德、王兰、卢振文等人,用照相机记录了冯庸大学女子义勇军的飒爽英姿,并把这些照片刊发在上海出版发行的《中华画报》上,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人们看到了全国民众支持淞沪抗战,尤其是来自东北的女学生义勇军,风餐露宿不怕牺牲,战斗在淞沪抗战最前线,社会各界立即掀起了抗日的狂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民支援淞沪抗战。

根据前文分析的高校教学资源库平台设计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JavaEE的基础上,对教学教源库的资源存储能力进行优化设计,满足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发展需求。我国部分高校在进行研发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seafile作为云端网盘存储的系统软件。此种软件具有较为明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征,可以为用户提供目前网络环境中主流云端资源存储软件的所有功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群体就可以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库平台,实现资源的上传、在线浏览和下载等目的[2]。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在冯庸的率领下,流亡中的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的学生们一路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奔赴前线。“冯大”抗日义勇军到达上海后编成3个中队,配合守军第十九路军警戒浏河前线。冯庸的战前动员慷慨激昂:“本义勇军这次南来,不辞跋涉,关山千里,声援十九路军,参加对日作战,全体战士个个抱必死之心……以歼丑虏。”由于冯庸办学主张兼容并包,男女平等,学生义勇军中有16名女学生,组成“女子抗日义勇中队”,由冯庸夫人、冯庸大学体育系学生龙文彬出任队长,她们短发男装,当时被称为“抗日花木兰”。为阻击日军在浏河附近登陆,她们与其他抗日力量并肩战斗,同仇敌忾,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驰骋战场的 “抗日花木兰”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冯庸大学本该平静的教学和生活被打破,由于冯庸一向以爱国、独立、自由为宗旨,日军早已对其不满。冯庸被日军软禁,冯庸大学也被洗劫一空。被软禁之后,冯庸秘密嘱托“冯大”师生撤退至北平,坚持办学。9月21日晚,冯庸大学大部分师生在校监和秘书长的组织下,集体从火车站乘坐火车前往北平,当时张学良同情流亡学生,将北平西直门里崇元观5号的前陆军大学校舍拨给了“冯大”师生,供其临时生活和教学。

这期间,冯庸通过多方面的帮助逃脱了日本人的控制,几经辗转到了北平,并宣布冯庸大学复校。在“国将不国,校何存焉”的情况之下,冯庸很快将撤离到北平的冯庸大学师生组织起来,一面继续办学,一面组建学生抗日义勇军。1931年11月1日,在张学良支持下,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誓师成立。

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26岁的冯庸决定弃兵办学,走工业救国之路。他拿出冯家几乎全部的私产投资办学,包括几十万亩田地、钱款,总价值近400万银元,在沈阳铁西汪家河子村(今铁西区滑翔小区一带),创办了冯庸大学。当时设机械、木工、法律等9个系,学费全免,从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进步学生来此求学,学生总数达700多人,是东北少有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面对内忧外患,冯庸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落后,而“工业兴国,先育人才”,这是他创办“冯大”的初衷。冯庸的办学宗旨是“造成新中国的青年”,即培养具有新思想、传统的卫国与建国能力的新青年;“教育机会均等”,青年人不论出身贵贱贫富,不论男女享受教育的机会都应该是均等的。他冀图通过办学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工业救国步伐,从而有力地抵制当时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冯庸大学不仅教授学生学习文化,除课堂上应该讲授的课程外,冯庸规定,人人都要在雪地上反复苦练,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品质。当时,沈阳人都把冯庸大学与东大营、北大营两个军营相提并论,称其为“西大营”。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成为后来冯庸大学义勇军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那些日后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女学生。

1933年年初,日军进攻热河,冯庸又带领学生赴承德参加抗日。从后来发现的一份日方资料《热河长城血战录》证实,“冯大”女子义勇军也参加了热河保卫战。热河——长城战役中冯庸大学的3名学生兵在凌源战斗中被俘,其中包括一名叫作杨淑真的女子义勇军战士。幸好,在同为海城老乡的翻译帮助下,这名女生后来脱离险境。

这些女大学生,她们本都是性格温柔、清纯可人、才华横溢的女子,如果不是战争,她们都会成为优秀的女人,平静地度过余生。但是世事无常,抗日战争爆发,她们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流离失所。从此,她们由一个个清纯秀丽的温柔才女变为与冯庸一起共赴国难的战士,成为无数抗日义勇军中的一员,一个个抗日版的“花木兰”由此诞生。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面对家国仇、民族恨,在与保家卫国的男人们并肩杀敌的血火淬炼中,女子义勇军壮怀激烈,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似硬汉堆里的一株株“山茶花”,芬芳夺目,她们的壮举永载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史册。

会议高瞻远瞩,内容精彩纷呈。新疆农拓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彬作为主办方为大会致开幕词,他表示,农拓者作为“新疆辣椒(色素)全产业链联盟服务”的发起单位,非常感谢巴州政府、农技推广中心、银行和保险业的支持,同时也感谢种业、椒业、肥业等合作伙伴的帮助。“我们热爱辣椒,我们要做好新疆的红色产业,要做新疆辣椒产业链的开拓者。联盟的成立,是我们在推动新疆辣椒产业化发展的一大创举。农拓者将秉承为农民増长增收的决心,让新疆的辣椒红遍全球,让新疆的椒农都富起来!”

本栏编辑/白华鲜

标签:;  ;  ;  ;  ;  ;  ;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女子义勇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