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墙里纠结墙外险论文

美国政治:墙里纠结墙外险

◇刁大明

美墨边境墙,画面左侧为美国,画面右侧为墨西哥

真是“按下葫芦又起瓢”。2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敲打”那些对他签署的“国家紧急状态令”持保留意见的共和党参议员,提醒他们不要“临阵倒戈”。次日,一条特朗普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就传来了——美国众议院以245票赞成、182票反对通过决议,废止特朗普2月15日签署的“国家紧急状态令”。决议还须等待国会参议院表决。白宫当天正式警告国会,如决议在参议院过关,特朗普将行使总统否决权。

根据特朗普2月15日签署的公告,与墨西哥毗邻的美国南部边境出现“边境安全和人道主义危机”,构成“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运用“国家紧急状态”赋予总统的权力,绕过国会正常拨款程序,从国防部等渠道调拨资金建造美墨边境墙。

在美国,建造美墨边境墙高度敏感,牵涉移民政策、少数族裔、总统和国会权力制衡等诸多政治、经济和法律问题。不少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动用特别手段推动建造边境墙,不仅可能使其政府在未来面临更大执政阻力,也让民主、共和两党及不同立场的美国民众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为何“墙”人所难?

在宣布以“紧急状态”方式坚持筑墙后不久,特朗普就签署了国会两院争分夺秒通过的拨款法案。这一法案将覆盖随后7个月的财政支出,虽然它并未满足白宫的需求,但毕竟可以在特朗普签署后,避免联邦政府部门关门危机再次上演。经过了35天的“历史最长停摆”,无论是总统还是国会,都越来越无法承受民意压力。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虽然与国会分享着避免再度“停摆”的共同目标,但同样重要的是筹集到筑墙的必要经费,如此压力也最终促使特朗普选择了“紧急状态”这样的非常规方式。

第二,筑墙将有助于特朗普继续锁定对执政与连任至关重要的选民群体。虽然筑墙听上去匪夷所思,但各路民调显示这个“奇怪的主意”仍然可以在全美民调中得到40%左右选民的支持。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民主党人不但对这些数字本身的真实性发出质疑,而且坚持认为这些社会治安问题与边境管控没有必然联系,即美墨边境并未发生任何需要动用“国家紧急状态”的所谓“危机”。他们认为特朗普的这一决定是将毫无共识的党争议题裹上“紧急状态”的外衣来强行推动。

第三,在未来两年的华府政治生态下,筑墙只能采取单边方式才能实现。“祸起筑墙”的35天停摆危机,开始于共和党同时掌握国会两院的第115届国会。试想,在所谓“一致”政府下筑墙议程都无法落地,那在即将延续两年的第116届国会,即民主党凭借国会众议院多数与特朗普形成对峙之际,党争性极强的筑墙议程显然更加希望渺茫。

第一,筑墙更像是美国的所谓“本土主义”倾向的具象化体现。面对着美国白人群体特别是中下层白人群体对国家多族裔未来的焦虑与恐惧,没有什么比这么一堵墙更能宣示“美国到底是谁的美国”的立场了。

3)阅读理解能力弱。每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那些做不完的阅读题,不尽人意的正确率,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些不尽人意的正确率中,还有不少是连猜带蒙,甚至盲选蒙对的。访谈之下,考生的理由为生词太多、文章太长、看不懂、烦躁、紧张、焦虑等方面。总而言之,即英语篇章理解有障碍。

特朗普动用“国家紧急状态”的理由是,从美墨边境涌入的非法移民给美国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毒品泛滥危机。按照特朗普列举的数字,在过去两个财年中美国移民局官员逮捕了26万多犯罪的非法移民,而仅仅2017年一年美国就有超过7万人因毒品滥用而丧生。这些就是特朗普口中的“紧急状态”。

通过“紧急状态”筑墙的决定,被认为是特朗普坚持兑现选举承诺的又一个体现。在过去两年的执政过程中,特朗普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兑现他的竞选承诺。特别是在边境线上建造这样一条绵延数百英里的墙,堪称标榜“言行一致”的最大政绩工程。当然,这个强大的主观意愿背后也存在多重政治考量。

虽然在第一时间就招致来自美国政坛多个方向的反对,但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的举动却是对1976年《国家紧急状态法》赋予总统权力的基本执行。这种将总统权力扩大的安排,往往是为了确保行政权在某些紧急乃至危机情况下可以快速执行,避免国会合议带来的拖沓。当然,同样按照法律规定,国会两院完全可以对总统紧急状态决定发起否决立法,从而保持所谓的“制衡”。但看似维持“府会平衡”的制度安排,却在如今政党极化的现实下被映衬得空前脆弱。

到底有多“紧急”?

一边是为了勉强维持与国会共和党人的关系而不得不接受国会制约,无法筑墙,一边是开罪国会两党但却能兑现承诺巩固关键选民,特朗普或会选择后者。

(4)使用低密度发泡水泥。使用低密度发泡水泥有时可以成功固井并阻止浅水流涌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与化合物灌浆方法组合使用。发泡水泥(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具有憎水性,滴上水呈荷叶露珠效应,因此其抗渗防水优异。由于发泡水泥闭孔率高,材料本身不透水,而且其弹性可吸收井壁的变形,因而适合用于封堵浅水流的涌入。

阵列A、阵列B的首、尾端间距偏移时域上的变化情况见图9。阵列A、阵列B的设计间距为55.126 m。图9中y轴表示相对设计间距A、阵列B间距的偏差大小。阵列A、阵列B的首、尾端间距均呈现周期性间距变化程度。

强行推进筑墙正在酿成两种负面效果:其一是总统事实上彻底绕开国会来实施国会并未立法授权的政策,这显然违背美国所谓“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对美国宪政体系发起了公然挑战;其二是特朗普此举可能为未来的美国总统树立消极的参考。

不得不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究竟为什么就这么偏爱背诵呢?显然是为了应对考试,或者说是为了方便实用。在背诵这些东西时,我们从来不必怀疑它们是否正确,要是不正确,我们何苦还要背诵它们?总之,我们想要背诵的东西一定是已然经过权威论证了的。记住它们就是以便更好地使用它们。久而久之,这样的学习的确是锻炼了我们的记忆力,但却也因此荒疏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常常,我们在行动上表现得相当果断,这恰是由于我们在思考上没那么复杂的缘故。基于此,我们想当然地就将人家哈姆雷特理解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总之,从宏观到微观的负面效果,会加剧当今美国政治的失序与混乱。

特朗普以单边方式推进党争议题,却并不会遭遇美国政治体系任何要素的逆转性制约,这也足以说明当今美国政治极化与僵化正在颠覆性地侵蚀着这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基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美国总统要彻底兑现竞选期间的承诺,却无正常渠道可用,反而不得不冒着司法争议的风险,通过打破政治平衡的非常规方式才能实现,这也是一种反常、一种政治现实衰败的写照。

化合物 3A08:质谱 ESI/MS(negative mode),m/z 222,[M-H]-。 1H NMR(500 MHz,CDCl3,TMS),δ为7.20~7.23(m,2H),6.98(t,J=8.5 Hz,2H),6.03(br.s,1H,NH),4.37(d,J=6.0 Hz,2H),2.18(t,J=7.5 Hz,2H),1.60 ~1.65 (m,2H),1.27 ~1.29 (m,4H),0.87 (t,J=7.5 Hz,3H)。

(摘自《环球》)

标签:;  ;  ;  ;  ;  ;  ;  ;  

美国政治:墙里纠结墙外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