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论文_魏玲娟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东港院区 214199

【摘 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术后运用心理干预对患者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四肢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运用一般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运用心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通过心理干预实施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疾病尽快恢复,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患者疼痛;影响;观察

四肢骨折实施手术之后,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种反应较为复杂,如果疼痛严重的情况下,则十分容易造成患者的体内释放大量内源性物质[1],并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以及心肌等,这就会增加患者体内的外周阻力以及心肌的耗氧量,进而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2]。面对这种情况,当患者接受手术之后,就可以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疼痛。本研究主要分析四肢骨折术后运用心理干预对患者疼痛所产生的影响,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四肢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为18例,年龄24至71岁,平均年龄是(37.5±3.8)岁;常规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为15例,年龄26至72岁,平均年龄是(38.1±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运用一般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运用心理干预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第一,缓解患者多疑与忧郁的心理: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性知识、生殖器的解剖与生理教育,让患者正确认识各种知识,消除患者精神上的负担,同时还要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知识的指导,让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提高患者自信心[3]。第二,缓解患者自责与自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多照顾与关心患者,切实做好细致、耐心的开导与解释工作,要以保密、热情的态度去接待性病患者,不能嘲笑与讥讽。护理人员需要将宫颈癌预防重要性与疾病可治性告知患者,将患者自卑与失望的心理消除。第三,强化沟通,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升患者的自信心,这可以帮助有效缓解疼痛感,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提升患者战胜疼痛感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法、物理法、放松法以及幽默法等,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第四,缓解患者恐惧与焦虑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同情心与责任感,把患者作为核心,秉持着主动、认真、积极一负责的态度,应用熟练的技术、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来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真诚,提高患者信任感与安全感。

1.3疗效和评判标准

疼痛评价运用十分制进行测量,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分为极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和无疼痛。而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满意为80分以上,一般是60至79分,而不满意为6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号(%)表示,而组间比较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将P﹤0.05 作为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感

实验组患者中极度疼痛3例(10.00%),中度疼痛3例(10.00%),轻度疼痛4例(13.33%),无疼痛20例(66.67%),而常规组患者极度疼痛8例(26.67%),中度疼痛4例(13.33%),轻度疼痛5例(16.67%),无疼痛13例(43.33%),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3.33%,常规组是73.33%,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情况请参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例)

 

3讨论

四肢骨折在术后出现疼痛不仅对脊髓介质带来较大的刺激,而且还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反应,进而造成患者的血管、肌肉收缩,而切口则处于缺血状态,延缓伤口的愈合。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从而促进患者的伤口尽快愈合。本研究主要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通过心理干预实施干预之后对患者疼痛感所带来的影响。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之后,患者出现极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和无疼痛的情况都比常规组的情况良好,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3.33%,常规组是73.33%,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综上,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通过心理干预实施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疾病尽快恢复,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胡静,穆海英.临床护理途径对改善四肢骨折患儿关节活动障碍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8):139-140.

[2]阮凌艳,刘艳,叶春萍等.模具冰块冰敷和传统冰敷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对比[J].医学信息,2016,29(24):229-230.

[3]陆文珍.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46(14):3153-3154.

论文作者:魏玲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论文_魏玲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