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注:原国家体育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一些成果)_全民健身论文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注:原国家体育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一些成果)_全民健身论文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注:原国家体委软科学研究项目部分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体委论文,软科学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全民健身论文,成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言

从经济学角度看,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及开展,是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和必然要求;经济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基本理论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此,我国在制定本世纪末社会发展目标时,把国民生产总值在8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促进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体育消费,也将进入新的阶段。这也正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颁布实施的必然。同时,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对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第一产业的相对重要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这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我国产业结构事实上也正在按照这一规律在进行调整。但应看到,与应达到的水平相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还比较缓慢,并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探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优化国家产业结构提出对策和建议。

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1.1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发展规律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包括部门内部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影响着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使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不断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使其中的科技业、信息业等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第三产业中的居民服务、保险、旅游、体育等业的兴起,必然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大大提高人民的消费质量、生活质量和人的综合素质。所以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工业中的各产业获得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率极大提高,从而对经济现代化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生产的现代化、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促进了服务业的极大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甚至占到优势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农业地位的下降,相反,却是服务业适应工农业发展需要,在为工农业提供服务中,使其得到优质高效发展的优化组合形式。工农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才逐步向高级化发展。所以,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的提高趋势,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普遍规律。

1.2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状况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可以从下列情况反映出来。(表1、表2)

第一产业相对重要性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最鲜明特征,从表1和表2看,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稳步下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仍不够发达。1992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美国是72%,法国是68%,韩国是47%,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仿的印度为40%。而上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占劳动者总人数的比例均在50%以上[1]。我国1994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为31.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23%(表1、表2)。以上数字表明,无论从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看,还是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看,我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据有关专家根据产业结构标准模型分析,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应达到40%以上,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数比重也应达到30%以上。[2]

表1 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年份 GDP(亿元)

产值(亿元) 占GDP比重 产值(亿元) 占GDP比重

1998

4517.8 1359.4

30.1

2192.0

48.5

1984

6928.2 2295.5

33.1

3105.7

44.8

1990 18547.9 5017.0

27.0

7717.4

41.6

1994 46622.3 9457.2

20.3 22372.2

48.0

第三产业

年份

产值(亿元)

占GDP比重

1998 966.4 21.4

19841527.0 22.1

19905813.5 31.4

199414792.9 31.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1996年卷

表2 按三次产业分的社会劳动者人数

社会劳动者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年份 总数(万人) 人数(万人) 比重(%) 人数(万人)

比重(%)

1980 4236129117 68.7

7736

18.3

1984 4987331105 62.4 10418

20.9

1990 5674034049 60.0 12158

21.4

1994 6147033386 54.3 13961

22.7

第三产业

年份 人数(万人)

比重(%)

1980 5508

13.0

1984 8350

16.7

199010533

18.6

199414123

2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6年卷

2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将使体育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1体育产业释义

体育产业是劳动者以体育服务形式和非实物形态,为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民精神享受需要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我们之所以确认体育具有产业的性质,是因为体育以其特有的属性,以及体育部门所有的集合性,而成为与国民经济诸多部门相互联系的行业之一。它通过为整个社会提供健康的劳动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之一。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特性及与其他产业相类似的共同性。体育产业的体育属性使其同其它产业区别开来,而体育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共同性,则表现在体育产业的劳务属性上,正是这种体育劳务为体育的产业性质奠定了基础。体育劳务是体育部门的劳动者通过服务提供的能够满足一定需要的非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根据体育产业的体育属性和体育劳务属性,我们认为体育产业是一种服务性产业,从劳务的形态上划分,主要包括:

实物型服务。这是人力型服务的实物化,是一种最终产品。例如,体育书籍、训练、比赛及体育辅导的声像制品等。实物型劳务产品可以长期保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类服务虽然有物的外壳,但它的使用价值主要不是取决于物的外壳,而是其中所包含的服务内容。

知识型服务。这类服务指科学技术等无形的使用价值,包括体育教学、训练、技术辅导和咨询等知识型服务。其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的存在不是物品,而是无形的,一般表现为语言、形体示范等信息形式。

活动型服务。指不能同生产行为在时间、空间上分离,但是能满足人们享受及发展方面某种需要的活动。如运动竞赛、体育医疗、体育康复、体育娱乐等。这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即不能脱离生产行为而独立存在的活动叫纯粹的服务。

2.2体育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2.2.1竞技体育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体育作为一种产业,自二战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产业的效益及作用,首先从竞技运动中得以显现。1964年,日本成功地主办了第18届东京奥运会,带来“奥林匹克景气”使日本在房屋建筑、交通道路、通讯基础、社会环境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观,并第一次把大型体育竞赛通过卫星向全世界作实况转播,使世界上近二分之一的人成为体育迷。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美国人彼得·尤伯罗斯开了奥运史上民办奥运的先河,他在政府不投分文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盈利1.5亿美元的壮举。从此, 随着经济效益的逐渐增大,大大地推进了世界体育产业的进程。不仅如此,各种类别的大型体育比赛,也明显地呈现出商业化趋势,其广告收入、门票收入、电视转播收入都蔚为可观,而厂家利用体育这一种特殊的宣传效应,宣传自己及其商品,不惜重金赞助运动队的实例更是举不胜举。

以足球为例,在意大利,以发行足球彩票、足球比赛门票和职业球员买卖为内容的“足球工业”,年产值为4万亿里拉(约32亿美元), 成为意大利国民经济中的大部分。欧宝汽车公司每个赛季向意大利AC米兰队支付100亿里拉(约800万美元)的高额赞助以垄断球衣上那一寸之地,此外,欧宝公司还赞助了德国的拜仁慕尼黑队,使之穿着有欧宝字样的运动服在绿茵场上奔跑、跳跃。意大利的食品大王帕尔梅拉斯公司买下了意大利甲级劲旅帕尔马队,使之成为该公司永久性的“运动广告”。为进军足球市场,美国耐克公司已经和巴西国家队签署了赞助合同。但在足球产业上,做得最好的还是英国,1997年至2001年的5年中, 参加英格兰超级联赛的20个俱乐部仅转播费一项即获得英国卫星电视广播业的6.2亿英镑(约10亿美元)[3]。

2.2.2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兴起的大众健身体育和休闲体育也将使体育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因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大众体育都将比竞技体育涉及更多的人群和领域。美国“消遣性”和“参与性”体育1988年总收入就达227.89亿美元,其体育用品市场销售额仅1990年就达400亿美元[4]。日本的体育消费水平居世界前列,1990年日本体育场馆收入为4.2万亿日元。 在我国随着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对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随着我国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加意识到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花钱买健康”已逐步为大多数人认识并接受。我国的体育健身与娱乐正在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围绕着《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体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的、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动员和组织国民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国民素质的跨世纪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规划。全民健身计划由于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因此必将会使体育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而且会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和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首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在关注自己健康的同时,更加注意寻求科学的适合自己身体状况、职业特点的健身方法,因此,在健身技能培训、辅导、咨询、体质测试、健康评估、体质康复等方面会出现一定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人们也将在体育知识不断丰富、体育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体育刊物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和运动队给予更大的关注。这些将带来体育表演市场的繁荣,并使体育广告业、体育信息业、体育彩票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其次,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和部门的促进作用也是极其明显的。这一作用首先表现在体育用品和体育健身器材市场的繁荣上。山西澳瑞特健身器材总厂,几年前,就紧紧围绕促进全民健身这一目标,不断研制开发了一系列适应不同阶层使用的健身器材投放市场,在满足全民健身活动需要的同时,也使企业自身不断得以发展壮大[5]。企业服务于全民健身,全民健身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这不是某个人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市场机制不可抗拒的规律。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的同时,体育用品、体育器材、体育服装的生产以及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将促进我国轻工机械、冶金制造、建材生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印刷出版等产业部门的发展。而由于体育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将使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潜能和长远效益更加不可低估。

总之,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产业乃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实现我国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社会的就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建议与对策

全民健身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其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使全民健身计划整体地、科学地、健康地实施,其必要环节和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建议如下:

3.1 破除福利型体育体制的束缚,建立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有偿服务的良性循环机制

长期以来,体育在我国一直作为一项公共福利事业和单纯的消耗性事业而存在,其后果是体育的发展由于受到国家财政拨款数额的限制而步履艰难。

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原有体育体制产生强烈的冲击。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全民健身运动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应该摒弃那种把体育作为福利事业来搞的传统观念,树立和强化体育产业意识,如把大众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同城市公园建设和小区绿地开发结合在一起;把现有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共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实行广大群众能够接受的有偿服务;培训一定规模和一定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开展对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的有偿指导服务等。这样,一方面使社会体育有人投资,更使投资者有所受益,从而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并真正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3.2 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发展进程

在我国,体育产业和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引导,促进体育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是使大众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大众体育不可能也不应该依赖传统的国家拨款和计划管理来满足几乎是全社会的需要,又加之不仅消费的人数多,更由于年龄层次、职业差异、健康状况不同而使大众体育的消费呈多样化需求局面。因此,应引进市场机制、调节供求矛盾,疏导层次需求,打破传统的福利消费观念,尽快推进健身业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的服务与消费,并充分发挥国家对体育市场的经济、法律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这项利国利民的产业健康发展。

3.3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突破,……”并强调指出:“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国体育产业刚刚起步,特别是健身产业刚刚兴起,如何使健身产业以一种全新的态势进入市场,笔者以为,解放思想,努力寻求并探索一条促进健身产业发展的体制是我国体育健身产业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广泛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特别是可以探求一条由上市公司设立管理集团直接管理的形式,这种从我国资本市场筹集社会资金,加之股份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形式,是推动健身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健身产业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4 建立大众体育健身俱乐部

全民健身是全民的事业,应当植根于基层。而基层体育组织恰恰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从世界上许多的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大众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这种俱乐部进出自由,灵活机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有的建立在居民区,有的建立在机关学校,一般俱乐部人数不多,便于开展活动,活动经费大部分是自筹,主要来源是俱乐部成员缴纳的会费、社会赞助和比赛活动的门票收入。在英国,居民社区建立的体育俱乐部达15万个,在俱乐部担任辅导员的志愿者达70万人,瑞典建立体育俱乐部4.5万个,加入俱乐部的人数是200多万,几乎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6]。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产业的兴起,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健身娱乐业在一些国家发展迅猛,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也离不开产业化的方向。而通过俱乐部这种组织形式,不但能使大众体育的基础更牢固,也能引导和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化的进程,进而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收稿:1998-03-25 修回:1998—06—05

标签:;  ;  ;  ;  ;  ;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注:原国家体育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一些成果)_全民健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