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_许俊杰

西红花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_许俊杰

许俊杰

(华东医院 上海 200000)

【摘要】 西红花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其较为稀有,所以其价格较为昂贵,且其用药部位仅为柱头,其余部分均不能够使用,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对其非药用部分进行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相关人士共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西红花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西红花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西红花;费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010-02

西红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在我国又被称为藏红花,其最早的药用部位仅限于干燥的柱头,被许多国家作为传统药物。我国认为该药物具有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西红花极为稀有,且其产量较低,相关统计17万左右的花朵才能够提取1kg柱头,同时,还能够产生13kg左右的去柱头西红花,除柱头部分的西红花不能够被应用,将全部扔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浪费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西红花非药用部分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对其开发利用。

1.化学成分

除柱头外,花瓣、球茎、雄蕊以及花粉等部位是主要研究部位,其中对花瓣的研究更为深入。西红花非药用部位中含有黄酮、酚酸、皂苷、糖苷等成分,下文将对西红花非药用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1 黄酮类成分

在花粉研究中主要发现的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发现28个黄酮类已知成分,且还发现5个花色苷类成分,另外,还有少量的山柰酚、槲皮素等。

1.2 酚酸类成分

酚酸类成分多在花瓣和花粉中,利用我国现有技术对其提取,能够检测到7个酚酸类成分,但是,有国外学者能够提取出10个酚酸类成分,因此,我国应在此方面进行一步研究[1]。

1.3 生物碱

在西红花非药用部分中已经提取到了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含量相对较少,目前发现10个生物碱类成分,还有部分学者从中发发现了含有S语原子的生物碱成分。

1.4 皂苷级苷类成分

皂苷以及苷类成分主要在花粉、花瓣中,另外,花柱中也含有此类成分,目前已知的皂苷级苷类成为6个[2]。

1.5 其他类成分

单萜类成分、蒽醌类成分也是西红花非药用部分的化学成分。西红花香气与单萜类成分相关,雄蕊中也含有该类成分。蒽醌类成分主要来源于西红花的侧芽部分,当下已知的该类化合物为4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氧化作用

西红花的各个部位均表现为较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西红花花瓣表现最为明显。通过西红花花瓣能够提取出抗氧化物质,能够对血清中的羟自由基、超阴离子自由基能够起到较好的清除作用,这与西红花瓣中含有黄酮类成分相关。另外,相关资料显示,西红花花瓣中含有的乙酸乙酯能够起到抑制血红细胞氧化的用作,从而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在化妆品中得以应用。

2.2 抗真菌和细胞毒性的作用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西红花花瓣和雄蕊能够发挥出抗细胞毒性和抗真菌的作用,该作用与西红花花瓣中的乙醚提取液有关,该类物质能够对真菌起到抑制的作用[3]。部分学者认为西红花雄蕊中的乙醚提取液能够对癌细胞起到抑制作用,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尤其去柱头部分的花柱,能够对大肠腺癌起到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发展,因此,该类成分在治疗癌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国外学者从西红花球茎中提取了一种多糖蛋白,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该多糖蛋白能够对癌细胞的细胞膜进行破坏,从而达到抑制细胞毒性的目的,其对纤维肉瘤、宫颈上皮细胞癌等都能够起到抑制的作用,但是抑制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2.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西红花花瓣中的乙醇提取物能够对降低血脂起到促进作用,以小鼠实验为例,注射过该成分药物的小鼠体重和脂肪垫的系统明显降低,尤其可以判断出,其能够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国外学者也做过相同的实验,其主要对西红花花瓣水的提取物进行研究,研发发现,其能够对大鼠的血压造成影响,能够使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降低,并且大鼠的心率较为稳定,不能够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学者认为西红花花瓣水的提取物能够影响患者的学血液循环,有降血压的作用,在临床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2.4 能够保护肝脏和肾脏

乙酰氨基酚能够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乙酰氨基酚为西红花花瓣醇提取物,能够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其他物质起到降低的作用,能够提高体内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最终的改善肝功能,经过对大鼠的实践证明,能够对大鼠的急性肝损伤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持续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4]。国外学者经过大量相关实践证明,西红花花瓣醇类提取物能够改善庆大霉素引起的肾衰竭,从而判断出其具有肾脏保护功能。

2.5 抗炎、止痛作用

西红花花瓣乙醇提取物能够具有止痛的作用,其疼痛为醋酸引起的,其余止痛效果尚不明确,还能够起到抗炎性的作用。

2.6 抗抑郁作用

国外学者将西红花花瓣提取物制成胶囊,并采用双盲试验法进行实验,从而发现,西红花花瓣提取能够治疗轻度及中度抑郁的患者,且效果显著。

3.结语

就当下的技术而言,对西红花非药用部分的应用主要在去头花柱、花瓣、雄蕊等部位,并能够从中提取出黄酮类、酚酸类、皂苷、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真菌性和细胞毒性、保护肝脏、肾脏等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希望相关学者能够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楚溪,刘涛,韩雪,等.西红花的化学成分和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J].广州化工,2016,44(18):30-32.

[2]宁娜,韩建军.西红花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4,26(1):45-48.

[3]李伟平,张云,丁志山,等.西红花的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5(3):55-58.

[4]臧宝霞.西红花黄酮成分抗血小板作用和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225(15):301-302.

作者简介:许俊杰(1988.01-),男,安徽合肥人,本科,主管中药师,中药学方向.

论文作者:许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西红花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_许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