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同代交往的影响机制与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当代青少年同代交往的影响机制与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当代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0)05-0102-07

同辈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青少年同辈交往,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本质,引导青少年通过积极的同辈交往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青少年同辈交往成为系统教育的重要补充。

一、同辈交往的独特性及其价值

(一)同辈交往的概念

同辈交往原意指在年龄相同或相邻的群体中发生的人际交往,但由于社会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独特关注,现通常专指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交往。

同辈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同辈交往指青少年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同辈交往指青少年群体中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具有普遍性的联系,它对于人的生活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处于人生探索阶段,价值体系的形成和个性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并且他们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同辈是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首要参照系,因此,情感定向性质的同辈交往对于他们有着远超越成人的独特影响[1]

(二)青少年年龄特征及其同辈交往的独特性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敏锐和个性不成熟集中反映在偶像崇拜一反权威、渴望自我表现—害怕自我表现、追求独立—逃避独立等几对矛盾上。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伴随着生理成熟、性意识萌发和成人感的出现,他们急切需要建立摆脱“儿童”刻板印象的新的自我概念。为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明星人物往往首先吸引他们的注意而成为他们认同和崇拜的对象,影视明星、当红歌手、体育英杰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与此同时,他们反感成人社会惯常的将他们当作“孩子”看待,不喜欢被命令、告诫、劝说和指引,而喜欢自己作决定从而显示出反权威倾向,因此反权威的代言人往往受到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欢迎和尊重,并易于成为他们的代表。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穆斯说过:人一生的全部努力,都在于使自己相信,生活不是荒谬的。也就是说,人活着必须有理由,必须有价值。而人的价值首先从被别人承认来获得,对于自我意识敏感和个性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所以,青少年尤其渴望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但是,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高度敏感,他们的被评价压力也比一般成人更大,有更多害怕失败的焦虑,从而就出现了当表现机会来到时又害怕表现。

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成人感出现的自然后果,是青少年开始追求独立,喜欢自己作决定,反对教师或家长仍然将他们看成是孩子,更不喜欢成人社会依然用简单的命令、告诫、指引的方式对自己施加影响。他们希望被尊重,希望成人用商讨的方式同他们讨论问题,希望由自己来作同自己有关的决定。但是在过度保护、过度引导、过度压力下成长的青少年,实际上独立承担责任、控制情境和周到决策的能力又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过度的保护使他们丧失了许多机会,不能经历本该由自己经验的事情,而且学会了依赖;过度引导使他们丧失了接受挑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学会了被动接受影响而不是主动思考的习惯;过度压力则限制了他们经验的范围和心灵的自由,限制了他们想象的空间[2]。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当独立的要求成为生活现实,他们必须承担责任时,有关情境不明确引发的焦虑又常常使他们表现出软弱、无能和退缩,从而又愿意回到依赖的状态,逃避独立和责任。

独立的前提通常是自立,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独立性除有家庭的鼓励和文化传统的强化外,个人较早经济上获得独立地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关研究证明,由于中国家庭较为普遍的过度保护,青少年学生独立性和个性成熟程度低于发达国家同龄青少年。依赖和独立成了许多青少年矛盾的行为方式,常常出现一只手伸出向家长要钱、要名牌,另一只手伸出要独立。

偶像崇拜—反权威、渴望自我表现—害怕自我表现、追求独立—逃避独立等矛盾的心态和行为,常常使青少年行为不能按照成人社会期待的轨道发生,并引起与成人的冲突。这种矛盾情况的存在,使得青少年与成人社会的分离加深。当青少年不能对成人社会产生很好的认同时,关注心态与行为状况倾向一致的同辈群体,发展自己的同辈交往,就成了青少年生活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也正因为同辈交往是青少年社会生活与成人社会相疏离的补充,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青少年的同辈交往问题尤其应当受到关注[3]。

二、同辈交往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同辈交往的社会比较压力及其作用

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自我意识的水平不断提高,自我意识的广度与深度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也相应提高。这种变化的一个直接效应,是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

无论从动机的出发点来说,还是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说,青少年的自我评价都倾向于是社会性的。由于更多的时候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进行社会性评价的绝对标准,青少年必须通过将自己的状态与同辈群体的状态进行对比,才能够对自己的状态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这种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比较。实验表明,在缺乏客观的物理标准的情境中,青少年自我判断的确信程度会下降,此时他们要求知道别人的判断,并将自己的判断与同辈群体的判断进行比较的倾向明显加强。青少年面临的情境越是偏于社会方面,越是缺乏客观标准,他们要求进行社会比较的倾向也越强。

社会比较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米尔格莱姆与谢立夫[4](S.Milgram,1965;M.sherif,1935,1969)的经典研究发现,社会比较不仅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而且会导致稳定的观念改变,经过社会比较过程所获得的规范概念即便在青少年独处时也会继续发挥影响。

青少年进行社会比较的动机是十分复杂的,确切了解自己的状况仅仅是社会比较动机的一种原因。实际上,青少年许多社会比较行为都超出了试图确切了解自己的范围。尽管青少年有方便的客观评价标准,但常常仍会进行社会比较。比如,一个学生知道自己考试得到满分时,虽然满分是个客观标准,说明考试没有错误,但学生并不会满足于知道自己的成绩,他还会急切地想知道其他同学的成绩,并将自己的成绩与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比较不只是为了了解自己的状况,而且是为了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别人而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肯定感(见金盛华,1995)[1]。

由于社会比较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这种社会比较机制,引导青少年扩展自己的社会比较范围和深化社会比较的性质,就成了促进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同辈交往的亚社会认同作用

亚社会也称次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在总体上说,大陆范围内的中国人都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统一的大社会之中,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青少年的价值倾向、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仍具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的微观心理发展环境有所不同。

不同居住区也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的文化模式。青少年的直接生活世界与社会环境,是自己居住地在一定范围内构成文化同一体的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亚社会,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宏观社会。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青少年的同辈群体也可以构成与大社会高度疏离的亚社会。青少年同辈群体越是与其学校,还是家庭和社区的文化倾向相疏离(如得不到教师或学校的承认),其对于参与成员的亚社会特性的影响就越强,相应地,这种亚社会群体中的同辈交往对其参与者心理发展和行为状况的影响也越大[4]。

作为青少年现实的社会环境,亚社会背景中的同辈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直接背景,亚社会成了外部社会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青少年的出发点。因此,青少年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需要认同的是作为自己直接生活世界的亚社会。他们必须接受亚社会的引导,必须完成对亚社会的良好适应,否则就会遭遇被亚社会同辈群体惩罚或抛弃的危险。一个青少年越是不能在正统的社会体系中得到承认或由于种种原因(如拒绝或逃避某一课程的教师)自己不能认同正统社会体系,则亚社会同辈群体对他的影响就越大。

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相一致,常常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产生冲突的根源。当青少年的亚社会交往带来的经验与大社会要求或期望相冲突时,他们就会产生究竟是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强大压力。一般而言,青少年正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因而这种压力常常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青少年发展阶段之所以充满矛盾,除了他们身心发育不平衡等原因外,由于卷入亚社会同辈群体而带来的外部环境要求与期望不相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或社区,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青少年亚社会同辈群体发挥积极作用,使之形成大社会影响力不足的有效补充,都是重要而需要高度创造性的教育任务之一。在青少年生活空间日益开放,交往范围日益广泛的今天,引导青少年的同辈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富有挑战性。

(三)同辈交往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同辈交往所产生的同辈关系是许多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对象。同辈关系对于儿童社会性、社会认知、自我概念、人格及情感的健康发展的独特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同(邹泓,1999)[5]。

同辈关系的优劣反映出同辈交往的质量水平。在关于同辈交往与心理适应的研究中发现,由教师报告的9岁儿童同辈关系问题和以后的心理适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早期同伴关系问题容易导致儿童内化性的行为问题。另外,儿童与家庭因素的效应都与早期同伴关系和后期的适应有关系(Woodward,Lianne,et al.,1999)[6]。

也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不良以及缺乏同辈交往都会导致儿童抑郁、适应不良等症状(Oldenburg,Christopher,et al.,1997)[7]。由于高水平的抑郁症状与低水平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推测同辈关系的质量也与儿童的抑郁有联系。而抑郁情感又会干扰同辈关系的形成,与同辈群体不能建立关系会导致抑郁情感的恶化。(参见Oldenburg,Christopher,et al.,1997)[7]

三、同辈交往的引导

(一)指导同辈交往的原则

“人是社会的动物”,但同时也是情感的动物。人的生活中不仅有与自己社会角色相对应的正式社会交往,也需要有摆脱社会角色压力的非正式社会交往。青少年同辈交往属于非正式交往范畴,是青少年生活中自然的部分,也是青少年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因此,指导青少年同辈交往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疏导高于阻止。研究表明(Lawhon,1997)[8],对于青少年认同的行为进行简单阻止,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也就是说,阻止青少年同辈交往反而会加重他们与成人社会的疏离。

根据心理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或事物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第二个指导原则是建设性介入。了解青少年的同辈交往,并通过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活动,建设性介入,是青少年同辈交往管理的有效途径。不阻止青少年同辈交往,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青少年价值观念尚未成熟,抵抗诱惑、理性驾驭自己的能力还很缺乏,行为还具有相当的冲动性,青少年同辈群体行为的冲动性就更加明显。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对青少年同辈交往进行管理,使它们在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轨道中运行。

教师和家长管理青少年同辈交往的第一步,是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了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对象、场合和内容。为了真实了解青少年的同辈交往,教师和家长与青少年达成相互信任,使青少年在自己面前有安全感,而不是将自己当成他们的异己力量。教师和家长可以同意青少年参与同辈交往,但需要他们报告同辈交往的对象、场合和内容。了解青少年的同辈交往,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管理。

对青少年同辈交往进行管理是需要高度策略的行为。教师或家长需要站到青少年的立场上,通过移情的方式来理解青少年的同辈交往和自己可能介入的程度。通常,教师可用运用帮助青少年谋划(而不直接参与),协助他们使同辈交往更加丰富多采,贯彻自己的管理目的。家长则可以通过提供有关条件、场所、交通工具、娱乐设施、计算机等方式,了解青少年同辈交往,并使它们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发生,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如使青少年远离色情、毒品)[8]。

(二)协助建立积极的群体亚文化

1.同辈群体的社会比较危机

从前面问题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社会比较是青少年进行同辈交往的基本出发点,他们需要通过社会比较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实质是一种社会安全感的确立)和安全感的确立。然而,社会比较的这一定向,给青少年带来了一种深刻的危机,即倾向于关注与维持既有的状态,而不能将注意力投注于发展。由于这一原因,每一个青少年的社会比较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危机。

研究表明了社会比较的简单自我支持倾向。德雷耶(A.S.Dreyer)[1]研究发现,被试在相信自己与别人同等的条件下最有挑战的热情。而相信自己已经比别人优秀时,继续努力的动力最低。相信自己比他人低劣的情况则处于中间位置,说明人在相互竞争的情境中最有行动的热情,即人的行动首先着眼于维护既有的状况不受挑战。对于已经出现的差距,青少年并不投注很高的热情,特别是在相信自己已经超越别人之后,进取的动机水平更低。这种心态,无疑是不利于人的发展的。

2.同辈群体社会比较的扩展

很明显,社会比较的自我服务(self-serving)倾向,会使青少年在许多情况下有意无意地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社会领域内。当自己在这一领域内变得优秀时,青少年会降低乃至放弃向更大成就冲击的努力。而当在这一领域中是失败者时,则会转向高度退缩,用与更为失败的人进行比较来安慰自己。毫无疑问,这两种方式都是消极的,不利于人发挥自己的潜能。人要想使自己有更大的成功,使自己的潜能有更充分的发挥,使自己的个性有更为广阔、丰富的经验背景支持,从而使自己走向更高水平的成功与心理健康境界,需要有更广泛的交往范围,使自己有更广阔的社会比较机会。另一方面,人不仅需要横向的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同时还需要有纵向的个人自己内部的比较。

社会比较范围最为直接的扩展,是不仅进行自己所属的同辈群体的比较,同时还进行不同水平的跨群体的比较,从而使自己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参照系得到广泛延伸。

另一个扩展社会比较的途径是经常性交往范围的扩展。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社交上的姿态越是退缩,他的社会比较范围也越是可能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和广泛人际关系的建立,青少年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交往对象作为自己进行社会比较的背景[9]。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被什么样的人所影响,这无论在常识上还是科学研究上都已得到了千锤百炼的证明。从倾向上说,青少年在自己核心的同辈群体中耗费时间越多,越可能对自己的发展构成不利影响。

自我比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比较领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我比较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人永远不会失去进取的目标。

自我比较的另一种形式,是将现实自我亦即现在自我与旧有自我状况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确认自己的价值。在人不可摆脱地面对社会比较的压力时,如留学生出国之初,语言和经济上都会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这种自我比较可以给自己以勇气与信心。如果说社会比较的取向很容易使人迷失自我的话,那么自我比较会使人牢固地保持清醒的自我同一性意识[2]。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在自我比较的意义上,它们都是短暂的。“我”会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

通过引导青少年同辈群体形成积极的亚社会文化倾向,使他们的视野超越同辈群体,向更广大的社会范围延伸,可以很好地利用同辈交往的独特作用,引导青少年向积极、理性的方向发展。由于青少年亚社会文化倾向更容易被他们所认同,因此这种努力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学校社会心理处境特殊的青少年学生

第一,学校社会心理处境指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发展环境,它是一个由性质不同的位置组成的结构化环境,除教师态度和教室空间位置等因素外,同辈群体的接纳是青少年学校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教师可用社会测量方法,即测量学生彼此之间互相选择的情况,来了解班级非正式同辈群体的分化和每一个学生被同辈群体接受的状况。

第二,几个人相互选择属于小群体分化,小群体中有人选择群体外成员属于开放型小群体,小群体只互选而不选择群体外成员,则是封闭型小群体。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班级中小群体的分化。特别是封闭型小群体,这类群体如果长期得不到成人的有益引导,其发展方向偏离成人社会期待方向的可能性很大(方晓义,1997)[2]。

第三,班级社会测量结果常常会发现一名或几名“孤立儿”。他们往往在学校社会生活适应上有特殊的困难,需要教师或心理学专门人员的特别帮助(Doll,1996)[10]“孤立儿”有两种,一种是虽然不被其他同学选择,但仍然主动选择别人。主动选择的意义是这种“孤立儿”仍然保持着对班级的认同。另一种“孤立儿”既不被别人选择也不选择别人。他们的问题往往比第一种“孤立儿”更加严重,如果长期得不到教师或其他途径的有效关怀,他们极有可能转向社会其他群体寻求承认和安慰,从而很可能被社会不良群体俘虏而走向歧途。

通过改变“孤立儿”的交往状况,能够有效地改变他们的心理处境,并且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积极的改善(Nelson,Klutas & Kristin,2000)[11]。

标签:;  ;  ;  ;  

当代青少年同代交往的影响机制与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