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电网调控范围划分与业务界面探讨论文_卢向东[1],南亚楠[2]

直辖市电网调控范围划分与业务界面探讨论文_卢向东[1],南亚楠[2]

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 300010;2.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大运行”体系建设完成后,调控融合,调控机构实现对了设备的监视与控制,加强了电网的调控管理,加快了故障处置,提高了工作成效。总结了直辖市电网调控范围划分现状,分析了优缺点;针对调控业务再集约,提出了电网调控范围与业务界面调整原则。

关键词:直辖市;大运行;调控;再集约

一、调控范围划分及业务界面现状

1.调度范围划分现状

直辖市电网分为两级调控机构,分别为市调、地调,其中市调负责主网调控运行管理,主要包括220千伏电网;地调负责地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主要包括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分中心调度主要负责500千伏电网调度运行管理。

2.监控范围划分

市调监控负责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集中监控,地调负责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集中监控。

3.业务界面现状

市调、地调按照调控范围开展输变电设备调控运行管理,检修公司负责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变电站设备与部分110千伏电缆运维,各供电单位负责110千伏及以下线路、变电站设备与部分220千伏用户站并网线路运维。

4.存在的问题

(1)协同处置环节多,降低了倒闸操作效率。一是涉及要求将母线转备用或停电,要求市调与地调协同对现场下达逐项令形式的调度命令将母线状态改变,造成了现场在备票、模拟、操作环节的繁琐,降低了倒闸操作效率。二是故障处置恢复送电环节,如线路故障停运、变电站全停或部分停电,要求市调与地调协同处置,在两级调控机构沟通过程中,降低了倒闸操作效率。

(2)“反调”现象造成信息共享时间长,降低了“大运行”成效。市调监控范围内220千伏变电站10~110千伏出线开关由地调直调,因此,存在地调向市调监控下令操作的“反调”现象。在远方操作、故障停运线路远方试送及故障处置过程中,市调监控与地调在设备信息共享方面较调控融合时间长,降低了倒闸操作与故障快速处置的效率。

二、“大运行”再集约调控范围划分与业务界面调整

“大运行”再集约后,110千伏输变电设备将由市调调度,电网调控机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传统的市调、地调两级调控机构调整为市调调控一处、调控二处、地调三级调控机构,转变为真正意义的“省级”调控机构,调控范围划分与业务界面将相应变化。以提升“大运行”成效为主旨,按照“便于倒闸操作、便于故障处置、压缩协同环节、合理分工”原则,调控范围划分与业务界面调整有以下方式:

1.监控范围划分

按照“与调度机构分层”原则划分:调控一处负责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调控二处负责22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地调负责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集中监控,实现“省级”三级调控机构监控。优点:一是监控范围未发生变化,监控业务量总体未变化,不会增加设备监控处、自动化处工作量;二是调控一处监控员可调整补充至调控二处;三是调控一处负责分中心调度设备监控、调控二处负责调度一处调度设备监控,层次更加清晰,避免了远方操作时“同一场所办公,下令仍使用电话下达”的情况,流程更加顺畅。缺点:故障处置时,调控一处、调控二处、地调三方协同环节较多,延缓故障处置速度。

按照“谁调度、谁监控”原则划分:调控一处负责分中心调度及与其调度范围内设备集中监控,调控二处、地调负责其调度范围内设备集中监控。优点:调控一处、调控二处、地调三方协同环节少,便于倒闸操作与故障处置。缺点:将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按照调度范围重新划分及日后设备信息的运维,增加了设备监控处、自动化处工作量。

按照目前“整站监控”原则划分:调控一处负责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集中监控,调控二处负责11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地调负责35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集中监控。优点:调控一处监控业务不变,变电站站内设备信息不需要打乱重新划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缺点:一是整体监控业务量增加,增加了安全隐患,设备监控处、自动化处工作量增加;二是调控一处、调控二处、地调协同处置环节多,“反调”现象依然存在。

2.调度范围划分

(1)第一种方式

1.1调度范围划分

调控一处调度范围为原市调调度范围;

调控二处调度范围包括: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出线开关,110千伏线路,110千伏变电站主变、110千伏进、出线开关、10~110千伏母线、母联与分段开关;

地调调控范围为110~220千伏变电站10~35千伏母线出线开关、主变中性点消弧电抗器,10~35千伏线路、变电站。

1.2优点与缺点

优点:一是调度范围变化小。按照目前调度范围划分原则,将原地调调度的110千伏部门由调控二处调度,原地调调度的10~35千伏部门不变。二是业务量变小。调控一处业务量不变,调控二处与地调因调度范围变小,相应业务量减少。三是安全由保障。虽调控二处与地调调度范围变化,但所调度的电网结构没有改变,安全有保障。

缺点:协同处置环节多与“反调”的现象没有变化。

(2)第二种

2.1调度范围划分

调控一处调度范围为220千伏主变、线路、线路开关、母线、母联及分段开关;

调控二处调度范围为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母线及出线开关,110千伏线路,11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母线、主变与进、出线开关;地调调度范围为110~220千伏变电站10~35千伏母线及出线开关、主变中性点消弧电抗器、10~35千伏线路、变电站。

2.2优点与缺点

优点:相比于第一种方式,将110千伏母线下放至调控二处调度,将10~35千伏母线下放至地调调度,调控二处与地调自主权更大,可使调控一处、调控二处、地调三方交叉更少,更便于倒闸操作、故障处置;

缺点:调控二处与地调加强相关培训,提高调控员业务水平。

(3)第三种

3.1调度范围划分(以“调控一处管主网、调控二处与地调管负荷”原则划分)

调控一处调度范围为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母线、母联与分段开关,220千伏环网变电站220千伏母线,220千伏环网线路及开关;

调控二处调度范围为220千伏负荷线路及开关,220千伏主变,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母线、母联、分段开关及出线开关(或包括10~35千伏母线),220千伏负荷变电站220千伏母线,110千伏线路,11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进出线开关、110千伏母线(或包括10~35千伏母线)、主变;

地调调度范围为110~220千伏变电站10~35千伏母线及出线开关(或110~220千伏变电站10~35千伏出线开关)、主变中性点消弧电抗器、10~35千伏线路、变电站。

3.2优点与缺点

优点:一是工作界面清晰。调控一处负责环网,调控二处与低调负责负荷。二是协同环节减少。在调度业务联系环节,调控一处仅于调控二处联系,地调仅于调控二处联系。

缺点:调控二处调度范围扩展至220千伏负荷线路、主变等,业务量增加。

(4)第四种

4.1调度范围划分

调控一处调度范围为在原调度范围基础上增加110千伏线路及开关;

调控二处调度范围为11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进、出线开关、主变、10~110千伏母线(110千伏母线);

地调调度范围为110~220千伏变电站10~35千伏出线开关(110~220千伏变电站10~35千伏母线、母联、分段及其出线开关),35千伏及以下变电站。

4.2优点与缺点

优点:检修公司联系对象简化,仅与调控一处、地调开展业务,与调控二处无业务交叉,调控二处仅负责110千伏集控站相关操作,操作量较少;

缺点:调控一处既调度220千伏主网,又调度110千伏电网,工作量增加。

三.结论

以上分析了“大运行”体系建设完成后直辖市电网调控范围划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控再集约后,提出了以上调控范围划分的情况,分析了优缺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卢向东(1982-),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网调控运行。天津市河北区五经路39号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论文作者:卢向东[1],南亚楠[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直辖市电网调控范围划分与业务界面探讨论文_卢向东[1],南亚楠[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