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边缘切口在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兰建军

岳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100

【摘 要】目的 探讨乳晕边缘切口在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 月至2015年1 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46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23)采用乳腺边缘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23)采用放射形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块瘢痕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瘢痕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和瘀斑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100.00 %,对照组为86.96 %,P<0.05。结论 乳晕边缘切口可有效降低乳腺纤维瘤手术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术后患者的瘢痕大小和减少瘀斑、血肿面积均具有积极作用,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晕边缘切口;放射形切口手术;乳腺纤维瘤手术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女性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小叶和腺上皮质混合性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多采用手术治疗法进行彻底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法多在肿瘤的表面作手术切口并将切口扩大直至能完全显示肿块以达到将肿块彻底清除的目的,但是传统手术治疗法手术切口过大[1],愈合后会形成较大的瘢痕,对女性乳房的美观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患者对瘢痕美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基于此,我院采用乳晕边缘切口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 月至2015年1 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46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3 例患者采用乳腺边缘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23 例患者采用放射形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19~51 岁,平均年龄33.67±2.54 岁,纤维肿瘤直径0.6~6.1 cm,平均直径2.58±1.08 cm,病程1个月~3 年,平均病程1.21±0.62 年,单发13 例,多发1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50 岁,平均年龄33.28±2.42 岁,纤维肿瘤直径0.6~6.2 cm,平均直径2.61±1.12 cm,病程1个月~3 年,平均病程1.26±0.59 年,单发12 例,多发1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经X线检查、B超检查和组织穿刺活检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瘤;② 患者无严重肝、肾疾病,无其他乳腺恶性肿瘤疾病;③ 患者对手术治疗无禁忌症;④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1 个月内未接受过乳腺纤维瘤治疗;⑤ 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乳晕边缘切口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即术前对患者的入院进行超声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的血流情况,对于部分无法用手触及到的肿瘤,可通过金属丝结合超声进行定位,依据B超检查结果于患者乳房表面皮肤对肿块的位置和大小进行标记,依据绝大多数肿块聚集部位选择切口,通常选择在距离肿瘤最近的乳腺一侧的乳晕边缘位置做手术切口,切口的长度以能使肿物通过为宜,通常在5 cm以内[2],依次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直至腺体表面,在腺体和皮下脂肪间性潜行游离,将肿块及周围的腺体组织向乳头的方向拉动,待肿块推动至切口下方时进行切除,创面不缝合,使用电刀进行止血,在使用拉钩将切口依次牵引到其他肿瘤部位,并依次对肿瘤进行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射形状切口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即于肿瘤表面作放射形状切口,将肿瘤切除,并将纤维瘤周围0.5 cm范围内的组织作垂直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块瘢痕情况和治疗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块瘢痕情况进行χ2检验,治疗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术后肿块瘢痕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和瘀斑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见表2。

Z=-2.537,P=0.011,P<0.05。

3.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常见的乳腺上皮良性肿瘤,其在青壮年女性中较为常见,传统的放射形状切口由于手术切口过大,术后瘢痕较大,已难以满足患者乳房美观性的需求。乳晕边缘切口较之放射形状切口具有如下优点:① 女性乳晕的颜色较深,且皮肤腺可使周围皮肤呈现结节状[3],因此术后患者瘢痕不明显,有效的提高了乳房的美观性;② 乳晕边缘作切口,乳房皮肤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弹性,可有效调节切口位置,使病变部位暴露,通过皮下脂肪将纤维瘤摘除,可有效保护乳导管和乳腺,保护患者术后正常哺乳能力;③ 手术过程总通过皮下内翻缝合,线头远离真皮层,有效的降低术后血肿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乳晕边缘切口可有效保护患者乳腺组织,术中损伤较小,术后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同时观察组术后瘢痕、血肿情况和治疗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乳晕边缘切口可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瘢痕大小和减少瘀斑、血肿面积,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飞. 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2,18(3):23-24.

[2] 叶朝阳,林伟广.乳晕边缘切口治疗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可行性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32-33.

[3] 何兆群. 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瘤手术切口的改进[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1):12-13.

论文作者:兰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乳晕边缘切口在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兰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