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瑜伽选项课学生的耐力素质——以河北师范大学瑜伽选项课为例论文_周冬 高志红 王乙淇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践法、问卷法,历经两年半的时间将耐力素质练习有效的融入到瑜伽选项课中,结合相应的瑜伽体式,使原本枯燥、乏累的身体素质练习变得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希望我们的实践能更好的推进、完善瑜伽这门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建设。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瑜伽选项课;耐力素质

【注】 河北师范大学第17批教学改革项目(年度:201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1-023-02

1、前言:

瑜伽(YOGA)梵文音译而来。瑜伽一词意指联结,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受诸多人追捧的时尚运动,它具备集提高人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功能,是一项身心兼修的运动。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也已成为受学生追捧的课程。实践证明,如果将一节课(90分钟)完整的进行瑜伽教学,会影响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这一点在以往的学生每年参加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已有充分的证明。

学生经过一年瑜伽选项课的学习后,在来年的测试中,其核心力量(屈腿仰卧起坐)、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及肺活量均有显著提高。但体现耐力素质的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却鲜有提高,速度素质50米跑基本持平。针对上述情况,通过两年半的教学实践与追踪,我们将耐力素质练习结合瑜伽体式组合融入到瑜伽课堂中,并在课堂外设定了一些特殊规定(课后有氧练习)。实践证明:有效的组合练习和课外有氧很大程度的弥补了瑜伽课堂缺乏耐力素质提高的短板。有效均衡的发展了学生的各项素质,为更好的建设普通高校瑜伽选项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实验对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我校2016级、2017级、2018级非体育专业的瑜伽选项课学生,共计556人。

2.2实验方法:一是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有关瑜伽教学模式、体能练习方法等方面的文章十余篇。通过实践--分析--改进结合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对本实验进行指导,为本实验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调查问卷法,根据实验要求,科学的设计体式组合以此促进学生的有氧能力,及时回收学生反馈,调整练习强度和方式.在两年半的实践中共发放问卷556份,回收有效问卷520份,有效回收率为93%。三是实践法,在两年半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练习强度,制定练习方法,对课后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完善和解决。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

3.1.1教学目标的设定:结合现代教育和瑜伽教学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制定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两个学期全体学生的统一目标。第二个层次为针对个体差异每名学生为自己制定单独的目标。

3.1.2教学内容的设定,见表一:

3.2教学内容的实施

教学内容的实施本着由易至难、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从三个方面入手。

3.2.1体位的学习和练习。从简单的单一部位拉伸逐渐深入到综合部位的拉伸、从开肩体式逐渐向开髋体式过渡、从加强上下肢力量逐渐向核心力量延伸、从简单的平衡体式练习逐渐向高难度平衡体式渗透。

3.2.2在每一次课上执行20至25分钟的有氧练习。有氧练习计划的制定要遵循尊重个体的差异--即要制定统一的练习计划,又要针对个体情况酌情加减练习的强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要多于动作示范,学生的自我约束也必须到位,要克服懒惰思想.最重要的是有氧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单一体式的强化重复,也可以是体式组合,以此来增加学生练习的兴趣,保证练习的效果。

3.2.3在两个学期的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每周利用某运动软件进行连续20分钟以上的快走、或慢跑或骑行。并对打卡提出严格的要求:时长不得少于20分钟且必须是连续20分钟以上的运动,快走或慢跑的步数不得少于3000步,每千米的速度不得慢于9分钟,20分钟的运动不得少于2.8公里,而对于骑行打卡,时长不得少于30分钟,骑行的距离不得少于6公里.不论是骑行、快走或慢跑,上传图片必须有每公里的配速和运动轨迹,满足上述所有要求视为一次合格打卡。为督促学生完成课下的有氧练习,我将这部分纳入到期末总成绩的20分,一周三次累计45次,对完不成合格打卡的同学酌情按次数扣分。

4. 实验结果:

历经两年半的教学实验,通过本文所述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实施得出如下结果:

4.1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回收的520份有效问卷中,体质标准测试成绩提高率依次为体现核心力量的屈腿仰卧起坐,成绩得到提高的学生为506人,提高率为97%.其次是肺活量,494人的成绩得到提高,提高率为95%.第三是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成绩得到提高的学生人数为469人,提高率为90%。立定跳远成绩提高的学生人数为467人,提高率为89%。50米跑成绩得到提高的人数为446人,提高率为85%。

4.2通过课下时间利用运动软件实施有氧锻炼计划,有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锻炼意识.在两年半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曾在2017至2018学年的第二学期的前六周停止了有氧打卡,以此来区分打卡和不打卡的区别,后经与学生们探讨,所有的学生均认为上一学期的打卡受益匪浅,故在第七周开始重启有氧打卡。实验证明我们的课下有氧打卡是受到相当多的学生欢迎的,学生们反映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二是课下有氧打卡相当程度的弥补了瑜伽课上有氧练习强度不够的遗憾。

5、结语:

瑜伽选项课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已经普遍存在,但在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仍处在百家争艳--摸索--优化的过程中。本文通过两年半的教学实验、整理、优化,励志在更好的弥补瑜伽课中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方面贡献自己的点点经验,为瑜伽这一项身心双修的项目能在高校中持续发展更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论文作者:周冬 高志红 王乙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如何有效提高瑜伽选项课学生的耐力素质——以河北师范大学瑜伽选项课为例论文_周冬 高志红 王乙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