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生化指标检测在早期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勤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北谷城 441700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生化指标检测在早期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内科诊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受试者血样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包括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8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检出率(P<0.05)。结论:综合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可为早期脂肪肝诊断提高可靠依据,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生化指标;脂肪肝;诊断;应用价值

脂肪肝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得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包括脂肪变性、脂肪肝炎和肝硬化等病理改变,严重损害了肝细胞,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肝功能[2]。然而,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其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诊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综合生化指标检测在早期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内科诊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肝脏病学会制定的脂肪肝诊断标准[4],排除肝炎、肝炎病毒携带等患者。本组病例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为(57.62±5.9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5.09±2.37)年。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素食3d以上,于清晨空腹抽取5mL静脉血,将血样放置1h,离心处理(10min,3000r/min)。然后采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检测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钒酸氧化酶法检测)、直接胆红素(DBIL,钒酸氧化酶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P)、总胆固醇(TC,胆固醇氧化法检测)、三酰甘油(TG,磷酸甘油氧化法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免疫抑制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酮酸氧化酶法检测)、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检测指标异常诊断标准:TBIL>20.5umol/L,DBIL>6.6umol/L,TC>6.69mmol/L,TG>1.69mmol/L,γ-GT>64U/L,ALKP>150U/L,AST>34U/L,ALT>40U/L均视为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来显示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观察组单项和联合检测检出率比较 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77.5%(31/40);TBIL、DBIL、ALKP、TC、TG、AST、ALT、γ-GT的检出率分别为20.0%(8/40)、22.5%(9/40)、17.5%(7/40)、20.0%(8/40)、20.0%(8/40)、17.5%(7/40)、15.0%(6/40);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检出率(P<0.05)。

3.讨论

肝脏是人体脂肪代谢的关键场所,当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则导致脂肪肝。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脂肪肝容易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不可逆的肝损害[6]。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促进机体抗浮,防止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通常采用肝组织活检进行脂肪肝诊断,虽然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可靠性,但其创伤大,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与肝脏组织活检相比,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案,能够清晰显示血液各项生化指标异常,对脂肪肝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8项生化检测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检出率(P<0.05)。综上所述,综合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可为早期脂肪肝诊断提高可靠依据,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敏双,翁春霞,项辉. 综合检测生化指标对早期脂肪肝诊断及肝损伤程度的评价意义[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01):129-131.

[2]范志广. 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9):26-27.

[3]尚宝荣.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8):2614-2615+2617.

[4]吴喜红. 分析血脂及肝功能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56. [5]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2):1651-1652.

[6]王加斌,潘武.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3452-3453.

论文作者:李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综合生化指标检测在早期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