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宗教史教学研究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中学宗教史教学研究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中学宗教史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宗教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里所指的宗教史主要为中学世界历史课本中的宗教史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比例不大,也不系统,一般不易引起教师的重视,但在教学上却具有重要意义。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意识形态,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即使在当今的国际政治和诸多国家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还是一种具有世界观意义的意识形态,能影响到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因此,搞好宗教史教学,可以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增添新角度,开拓新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及对当今世界的认识,并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此,本文着重对宗教史的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

要把握好宗教史的教学,首先要对宗教史的基本线索和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新课本中,宗教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古代国家宗教;二是世界性大宗教。前者包括古代埃及宗教、巴比伦宗教、印度婆罗门教、犹太教、希腊罗马宗教等。后者主要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古代国家宗教与世界宗教具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的狭隘性,崇拜的神为本民族的保护神。后者则无地域和民族的排它性,所信奉的神被视为整个宇宙唯一的神,能够被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具有普世性的特点。另外,前者为世代相传的传统信仰,没有特殊的个人作为宗教的创始人;后者则是通过创始人的传教活动,争取人们的信仰,具有系统的教义和独立的教会组织。从发展趋势上看,古代国家宗教由于种种原因,顽强生存下来的较少,像犹太教这样的生命力很强的宗教是少见的。它们有的在发展中终止,如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宗教、古代希腊、罗马宗教;有的吸收其他宗教的成份发展成为一种新宗教,如印度的婆罗门教因佛教兴起而衰弱,后又吸收佛教和民间信仰等演化为印度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世界宗教借助世界帝国的产生和对外扩张而发展传播,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并且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调整,至今仍牢牢地附在社会的肌体之上。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是宗教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的知识点为宗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教义,以及散落于各章节之中的发展简史等。其中,线索较清晰的是基督教,其要点有中古时期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中古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神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天主教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沉重打击,对宗教神学的进一步批判,以及资产阶级对加尔文教的利用。

伊斯兰教的内容除了公元7世纪该教的兴起,8至10世纪的发展与传播、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外,其他内容主要表现在20世纪的中东史中。具体的有伊斯兰教与中东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关系,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的影响,阿以冲突中的宗教因素等。

佛教的内容不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印度的宗教状况比较复杂。古代印度在国家产生的同时出现了婆罗门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兴起,并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开始外传,逐渐形成世界宗教。公元4世纪,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产生,佛教趋于衰弱。13世纪,穆斯林的势力侵入印度,佛教最终在印度消失(注:据1980年统计,印度7亿人口中,印度教徒占78.8%,穆斯林占11.6%,基督教徒占3.9%,佛教徒仅为0.8%。)。佛教虽在印度孕育而成,但在它的故乡却已影响甚微,它的繁荣发展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这说明,印度教对印度社会的适应性。我们可以从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中,看到印度教的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等思想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整个印度社会也是根深蒂固的,“这可以说就是非暴力主义的思想、历史和社会根源”(注:甘地著,杜危、吴耀宗译:《甘地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译本前言。)。

与宗教史有关的内容还包括,宗教在各历史时期对文化的影响,如宗教对文学、艺术、建筑、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影响。

从以上宗教史的基本线索来看,至少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存在于从古代到现代的整个历史之中。要想搞好历史教学,必须同时搞好宗教史教学,因为它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第二,宗教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曲折反映,它的影响不仅限于意识形态诸领域,而且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必须开阔视野和思路,以求发掘好课本本身潜在的深度。

当我们了解了宗教史的基本线索和特点之后,对其中的重点便有了明确的认识。我认为,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1.宏观的分析与归纳

宏观分析与归纳的目的在于揭示宗教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宗教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意识形态。它教人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着世界和人生,使人产生对神的崇拜和敬畏。但随着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宗教必然会受到冲击,以致使它的地位和影响动摇。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宗教现象虽然一直没有在历史中消失,但它的发展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把握的一条。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古最强盛的时期,政治上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经济上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并享有征收什一税的特权;在思想领域里主宰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垄断了文化教育事业。但从14、15世纪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会的社会地位与威信日愈衰退。尤其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教会及神学的猛烈抨击,使其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挡在他们面前的是陈腐的封建制度和为其辩护的宗教神学。神密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说教笼罩着整个思想界。这些宗教教条与资产阶级蓬勃向上、开拓进取、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的精神格格不入,必然引起他们的反对和批判。人文主义者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在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向封建神学发起猛攻,唤起了人们的觉醒。启蒙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已相当强大,在经济上拥有雄厚的实力。由于受文艺复兴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17、18世纪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在思想上也更加成熟。他们以理性为旗帜,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与反动神学,企图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加广泛与深刻,它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理论,成为法国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从中可见,西欧历史上这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神学世界观,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对欧洲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中古晚期的宗教改革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教会的经济打击也不可忽视。教会的土地被没收,什一税被取消,几乎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再如,伊斯兰教在它产生的时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迅速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但在日后历史的发展中,它同样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尤其在一次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土耳其在凯末尔领导下,不仅取得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共和国,而且进行了以世俗化为特点的改革。改革废除了封建王权和封建神权的象征“哈里发”制,实现了宗教与政治、宗教与司法、宗教与教育的分离。此举使僧侣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使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世俗国家。二战后独立的中东国家,也大都把发展经济、从事现代化建设作为基本目标。伊斯兰教被置于从属国家政治的次要地位,它主要为国家政权的正义性、合法性、庄严性提供一种传统依据和神圣象征。

宗教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是由宗教的本质和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失的历史过程。结合教学说明宗教的这一发展规律,可以使学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他们相信,当人类社会进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恩格斯语),人们将能够以科学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那时宗教将随之淡化,并最终消亡。

2.关于一般宗教知识

一般宗教知识主要包括宗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宗教圣地、圣物等。这些内容在介绍时最好根据“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的原则加以必要分析。对宗教产生的背景,着重指出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说明宗教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曲折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产物。关于宗教创始人,其生平往往被神化,如耶稣从出生、传教和死后复活都充满自然奇象,穆罕默德则是以安拉使者的名义从事传教活动的。这是因为各大宗教为扩大影响,争取信徒,唤起人们的宗教情感所致。创始人越是超凡入圣,越利于宗教的传播。宗教圣地是教徒朝觐和顶礼膜拜之地。它的形成一般与宗教创始人的生平活动,或该教初期的重大事件有关。因此耶路撒冷成为三大宗教的圣地。对圣地和圣物的朝拜活动是宗教信仰的体现形式,它使宗教信仰取得可感的象征性形式,对于坚定和深化教徒的信仰,强化宗教内部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上述分析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宗教知识,同时也利于他们树立无神论的思想。

3.关于西欧宗教改革运动

关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教学,最重要的是结合其背景说明新教教义的进步性。既然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这一点必然要体现在新教教义之中。而新教的教义是在路德宗教改革时期奠定理论基础的。其基本信条是:“信仰得救”,又称“唯信称义”,认为教徒只要以《圣经》为最高信仰准则,凭着对耶稣的虔诚信仰,便可使灵魂得救,而不需要教皇和教会的干预。这一主张与教会的救赎理论相左。按照教会的说法,只有经过神职人员主持的圣礼,教徒才能与上帝交流。同时,教徒还要参加做礼拜、施舍、朝圣、买赎罪券等“善功”,才能获得神恩。因此说,“信仰得救”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神圣性和作用。既然“教士和教会的仪式并不掌握拯救的钥匙”(注:马文·佛里主编,胡万里等译:《西方文明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14页。),不再是人和上帝之间的中介,教会的神圣光圈便被彻底击碎。路德正是据此提出君权至上的观点,认为教权应服从王权,德意志应断绝与罗马教皇在组织、经济和信仰方面的关系,建立德意志民族的廉俭教会。这正是宗教改革的实质所在。

新教各派的共同点是反对教皇的权威,建立民族的教会,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一点在教学中应注意说明。路德宗首先打破了天主教在西欧的垄断地位,其意义重大,但它同时又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后成为诸侯统治的工具。加尔文的神学思想较为激进,他继承了路德的“唯信得救”说,又提出了“预定论”,使之更加适合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发家致富、积累资本的要求和政治上夺取政权的需要。它在资本主义较发达的法国、荷兰、英格兰等地得到广泛传播。英国的宗教改革是由都铎王朝诸王自上而下推行的,建立了以英王为首的民族教会。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改革割断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收回了教皇在英国任命主教,收缴年贡和司法大权等,无疑有利于加强王权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宗教改革是王权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相结合、相利用的结果,显示出王权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在16世纪的英国,君主便是民族凝聚力人格化的体现。所以,英国国教虽然陆续吸收了路德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但却是新教中保留天主教残余最多的一派,成为日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障碍。

4.加尔文教与资产阶级革命

由于加尔文教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加适用的思想武器和伦理价值观念,使它为尼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外衣。怎样看待加尔文教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是新课本中的一个难点。在此仅以英国为例加以分析。

从原因上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是由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所决定的。当时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在理论上还不能用明确的语言提出非宗教的政治纲领,在组织上还未形成自己的政党,来发动和组织群众。于是,他们在加尔文教的影响下创立了新教,并以此宣传和组织革命。而且17世纪英国群众的宗教情感依然十分浓厚,“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1页。)。从实质上看,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则是政治斗争。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英国,专制君主将国教视为王权的精神支柱。他们利用主教制控制教会,使主教成为国王的臣僚,教会成为“君权神授”的鼓吹者。詹姆士一世曾露骨地说:“没有主教,就没有国王。”可见王权与国教关系之密切。清教徒的思想则与其针锋相对,他们主张:以加尔文教改造英国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反对专制王权,废除主教,简化教会仪式,建立适应资产阶级的教会组织。在这其中,宗教主张和政治思想交织在一起,政治斗争采取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清教徒与国教徒之间的斗争,是对不彻底的英国宗教改革的反抗,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在整个革命进程中,宗教分歧与政治斗争也始终是并行发展的。

以宗教的形式发动革命,毕竟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但由这场革命所产生的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却具有深远影响。大家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不仅声势浩大、彻底有力,而且第一次完全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在毫不掩饰的政治领域里作战。这固然是由于法国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也由于启蒙运动为它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而这些理论的渊源许多可追溯至英国。这里主要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进思想家霍布斯、弥尔顿和洛克等人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实际上,“法国启蒙思想继承、发展了英、法两国历史上的进步思想,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以综合、改造,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注: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如果我们将尼德兰、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资产阶级从以宗教为旗帜反封建,到彻底抛弃宗教外衣,形成较系统而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是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的。

可见,清教徒内容的增加,提高了教材的难度,但却使学生得以深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全貌,了解欧洲历史与基督教的关系。并且通过横向比较,还可以使学生从深层次上把握欧洲近代历史进程。

当今的世界文化整体化趋势增强,新学科大量涌现,呈现出一派“知识大爆炸”、文化大繁荣的景象。宗教史的研究近些年来也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课题。其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1.关于当代宗教

目前对当代宗教的研究倍受重视。在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明高度发展,现代化与世俗化的潮流不可逆转,宗教按说应更加衰弱。但在实际上,宗教的作用和影响却呈现出某种强劲的势头。自二战后“各宗教参政议政的意识大大加强,宗教性的政治活动在世界各地复苏”(注:于可主编:《当代基督新教》,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总序第2页。)。在一些地区发生的政治、民族和国家间的纷争中,往往夹杂着诸多宗教因素。在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区中东,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战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的中东战争,是因领土争端引起的,并非宗教战争。但由于战争的双方各信奉不同的宗教,使宗教成为强化和延续战争的一大因素。尤其是以色列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并将其定为首都后,冲突的宗教因素明显增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建立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使中东地区出现了本世纪以来第一个由宗教领袖控制的政权。它使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跃居为中东政治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两伊战争的长期性、残酷性也与宗教狂热有很大关系。伊斯兰教再度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原因是极为复杂的。简言之“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它强烈的政治性和深入到社会体制和社会生活之中”(注: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而且,中东社会二元化的现象十分突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主要存在于城市,尤其是有产阶级和知识阶层中;而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主要存在于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中。”(注: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如遇到内外压力,各国政府仍需利用伊斯兰教的影响。如在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各国均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号召人民,与以色列举行“圣战”。况且70年代后,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连连受挫:在中东战争中屡次战败,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恶化,富裕的产油国内的贫富分化,加上大国的强权政治、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这一切使许多人再次将眼光转向伊斯兰教,企图恢复伊斯兰教的重要地位,进而解决当代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可以认为,在有着几十年世俗化、西化实践的中东地区,恢复严格的宗教传统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但伊斯兰教能否通过自我调节,解决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还要历史作出回答。

2.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既是世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文学、艺术、建筑、哲学等文化领域有重要影响。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

以建筑为例。在近代社会以前,欧洲流行的几种建筑风格的代表型制多见于教堂。如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风格都是这样。当然,世俗建筑的地位也日愈重要。每种建筑的风格也与社会变迁相伴随。哥特式那垂直高大、明快奢华的风格,象征着西欧神权的强大和城市的繁荣。文艺复兴式所采用的非基督教的古典建筑结构和柱式,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巴洛克式是对宗教改革的对抗。教会企图借此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文化艺术声势,以挽回宗教改革引起的信仰危机,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也借此满足其享乐主义审美情趣。宗教建筑的垄断地位直到18世纪才被完全打破,因为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建筑的功能和形式。

欧洲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以及人民群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愿望和要求。但它并没完全脱离基督教文学的土壤。许多作品都借用了教会文学的隐喻、寓言和梦境的形式,在思想上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神学的影响。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是以新教作为其斗争的思想武器的,这一点也反映在当时的文学之中。著名诗人弥尔顿以《圣经》为题材,写出了动人心弦的《失乐园》等诗篇。该诗通过撒旦敢于反抗上帝的胆识,表现了资产阶级不妥协的斗志;通过人类始祖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写出了人的痛苦经历和从痛苦中见到的希望”(注:王佐良:《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19世纪下半叶,当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趋于衰弱之时,在俄国却依然保持着极大的生命力。托尔斯泰作为千百万农民的代言人,写出了三部不朽的世界文学杰作。这些作品暴露了社会的黑暗,提出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但作者晚年陷入深沉的宗教情绪之中,他一面抨击当时的土地私有制、教会和资产阶级金钱势力,一面又宣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完善”和宗教的博爱精神,这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的共同点。

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上述文学作品与基督教的关系是由当时的时代所决定的,这并没使作品的进步性和思想性减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并未表达他们各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但恩格斯和列宁在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缺点的同时,又给他们以高度的评价。”(注:杨周翰、吴达元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这是我们对西方文学应持的态度。

标签:;  ;  ;  ;  ;  ;  ;  ;  

中学宗教史教学研究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