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代明云论文_代明云 刘建峰 刘文坡 马昌生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代明云论文_代明云 刘建峰 刘文坡 马昌生

摘要:水利工程在近些年工程建筑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也拓展了范围,近年来各区域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大,水利工程在区域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赞誉,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强化质控措施效力,为工程质量优化提供保障是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果的重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做好质量管控效力强化工作。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提升;策略

1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分析

1.1工程影响因素较多,涉及范围较广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了能够实现有效的水资源调配就需要占用较大范围土地,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生态以及地容地貌、水文等多环境因素综合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控制,施工中影响因素较多,并且需要与当地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水利工程施工推进的节奏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落实施工管理进度控制,提升施工作业的有序性与水利工程组织的协调性。

1.2工程涉及多学科协作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技术方案的落实不仅与工程土建技术相关,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当地水文情况、城市规划需求、气候变化等,水利工程建设与普通民建工程不同,其对于区域水资源调配有影响,同时甚至会影响当地地理环境、区域气候、区域生态链完整性等,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尽量降低水利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水利施工必须做好进度、质量等多方面控制,并对多学科技术操作的协调性进行管理,优化技术操作协同效果,同时也为水利工程施工中各方面效果协调打好基础。

1.3工程建设涉及的法规较多

由于水利工程的性质比较特殊,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方面,也出台了如《水利法》、《合同法》等多部法律,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理性,另外,水利工程还涉及到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水利工程的管理者只有明确相关法律,并严格控制与落实,才能更好的开展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2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

2.1GIS和GPS新技术

为了解决水利施工过程中定位不准确、无法搜集施工对象的动态问题,技术人员发现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其中GIS技术解决了对施工对象的采集、描述和动态监测。及时保存水利施工各单元、各时刻的动态信息和相应的数据,使得施工过程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GPS的原理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地理坐标。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测量不方便、不准确的问题。这些三维立体数据为施工人员提供了方便。由GPS提供的三维数据信息在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任务的高要求,为水利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2.2绿色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和水利工程施工现有的保护结构,从而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稳定,以此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不同于传统的水工防护施工技术,水工施工新技术不仅是一种新技术。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强度。绿色混凝土技术本身的原理是在混凝土的孔径内种植填料,使施工项目得到保护时,在绿色植物的能量充分发挥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优点,进一步达到它的环保性能。在绿色混凝土技术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填充混凝土孔径,填充物可以为肥料和土壤,肥料为植物提供了养分,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但也要注意用量,这样有利于以便植物在孔径内顺利生长。在混凝土异形孔预制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孔径的耐久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混凝土绿化技术将绿色植物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除了可以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凝聚力之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继续重视混凝土绿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绿色混凝土法施工,但这种施工工艺会大大增加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而人们不断深入对混凝土绿化技术的研究就可以在成本上降低不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围堰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除了以上三种新技术外,围堰技术也是一种新兴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水下施工,我们将会在下文说明围堰技术的必要性。在坝体和闸门施工过程中,水下施工往往采用围堰技术。因为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必须控制水流和河床就是为了提高坝身和闸门的施工质量,使水利工程的坝身和闸门能够在水下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我们经常采用围堰技术施工。采用该技术的唯一途径是导流,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围堰的稳定性,又能使水流处于稳定状态,使水利工程坝体的施工环境简单明了。因此,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常提到这一点。要高度重视围堰技术,保证水利建设的进度。水下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大坝和闸门施工中。围堰技术不仅可以使水利工程水下施工更加安全,而且可以引导围堰排水,提高水利工程隧道开挖的稳定性。

3提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质控效力的措施

3.1优化水利工程参建团队综合素质

水利工程建设参建团队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影响较大,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控效果就应该优化参见团队人员能力与素质,从总体范围入手,应在参建队伍中树立良好的质控意识,通过法律宣传与质控案例分析等工作在施工参建队伍中形成水利工程质控关键。从技术人员入手,则需要针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与培训,只有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技术人员才能够进入水利施工技术岗位,并在施工前对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保证技术人员对于施工技术操作要求有所了解,并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于技术操作不规范人员进行惩戒,以促进施工团队人员质控意识强化。

3.2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特点进行质控体系完善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控工作最重要的依托就是质控制度,施工前要根据水利工程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工程质控标准体系的构建,同时还要对水利工程质量管控结构进行营建,保证各工序质量管理都有专人负责,从宏观上讲,要将工程质量评定体系与水利工程竞标活动挂钩,针对施工单位过去参建项目进行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已决定其是否有资格参与水利工程施工竞标,这样就能够将一些资质不足、质控效果不佳的施工队伍筛选出去,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质控。

3.3完善监理市场规范性管控

在工程建设中结合监理制度,是当前建筑行业的行规,而水利工程建设中第三方监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落实监理工作就要首先提升监理行业的规范性,落实监理人员竞争上岗制度,保证外派到水利工程现场的监理人员在技能水平与质控意识方面符合水利项目建设需求,并要完善监理考核制度,针对监理师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行为进行考核,并做好评定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保证行为不断、监理意识差、同施工单位勾结的施工监理人员受到应有的惩处,以优化监理工作规范性,提升监理师总体工作效力。另外还应将政府与公众等第三方力量纳入到水利工程质控体系中来,通过监管单位抽检、公众监督等方式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控工作的力度。

结论

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迫在眉睫,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幸福生活的指数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项目的总体质量管理中,要学会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各个部门的施工人员对每一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未来才能为我国的水利建设铺设一条坚固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宇峰.探析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152+238.

[2]孙镭.探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9(04):252.

[3]曹千山.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8(2):7.

[4]王安杰.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5):111.

论文作者:代明云 刘建峰 刘文坡 马昌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代明云论文_代明云 刘建峰 刘文坡 马昌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